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為什麼越聰明的人,越喜歡「有限選擇」?

為什麼越聰明的人,越喜歡「有限選擇」?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我發現凡是身邊的那些聰明人,都特別善於以小博大,將有限的資源發揮出無限的潛能。


好比前幾天,我和一個創業的朋友聊到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他總結了一條自己近年來的時間管理方法:




我限制自己每天只工作4個小時。



說完後他看我有些詫異,於是補充道:




其實我做的事情並沒有減少。只不過,我覺得一個人太忙,會沒有時間思考。



所以我會通過給自己時間的限制,強迫自己去做最重要的事,並分清每件工作的價值。



是的。回想現實當中,絕大多數人不喜歡邊界和限制。



我們通常認為,擁有越多的資源,成功的概率也就越高。尤其在追逐人脈和關係的今天,想成大事,你就必須有大資源。


然而,真實的情況卻恰恰相反,「有限的資源」往往才具備更大的價值。



正如達·芬奇所說,「限制產生力量,而自由導向死亡。」



所以,今天不妨我們一起聊聊:如何利用有限資源,發揮自己的無限潛能?




一、

為什麼「無限的資源」,往往會導致意志力的匱乏?

人最痛苦的,不是你沒得選擇,而是你有太多選擇。



有本暢銷書叫《眨眼之間》,其中闡述了一個重要觀點:意志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越多的選擇,往往意味著更多的浪費。


尤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可選擇的東西太多了,而選擇的過程往往只會帶來迷惑、猶豫、懷疑和退縮。



就拿我自己來說。近幾年我養成了一個讀書的習慣,雖然家裡屯了好幾摞書,但一年算下來,真正的收穫卻仍舊很少。這是為什麼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市面上的書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每一本我都細細地咀嚼完,怕是好幾輩子都不夠用。



更何況,我們每天都會接觸手機里各式各樣的文章,在信息極度冗餘的情況下,我大量的時間都被花在了如何甄選內容。




換句話說,我將80%的注意力都浪費在了選擇上。




之前我看到一句話,叫做「人生很貴,不要浪費」。後來我覺得這句話有點片面,於是把它改成了「人生很貴,別怕浪費」。



當然,這裡的浪費指的不是生命,而是「過多的資源」。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據我觀察,很多人潛意識地喜歡盲目追求更多的資源,而往往誤解了資源的真正本質。

到底什麼是資源?在我看來,只有那些能被你轉化為結果的東西才叫資源。




人脈是資源嗎?不,只有那些能與你平等交換利益的人才是資源;



時間是資源嗎?不,只有當它能為你創造出更高溢價時才是資源;


金錢是資源嗎?不,只有那些能為你產生價值的投入才是資源。



因此,很多人總是在極力地尋找資源,可這未必是件好事。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跑步機效應」,意思是說,一味追逐資源的人有時候就像在跑步機上跑步,上面顯示你跑了一百公里,但停下來其實還在原地。



反之,我特別不喜歡有些人動不動就說自己有XX資源,或者XX資源有多牛……


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所「擁有」的資源都是偽資源。資源的意義不在於大小多少,而是你能否真正將其轉化為可利用的價值。



就像讀書的例子一樣,很多資源擺在那裡無法利用,其本質無異於垃圾。



而真正有效的資源,有時候並不需要你過度開發,因為它是你用自我價值吸引來的。

二、為何資源越少,

越會關注核心能力?

據我觀察,越是聰明的人,越懂得「克制」。



所謂的剋制,就是明明有條件去做,卻仍然強制自己不去做。



比如喬布斯生前,總是穿著代表性的黑色高領衫,配上固定的牛仔褲和球鞋;又如扎克伯格的衣櫃里永遠是一排同款的灰色T恤。



為什麼很多擁有巨額財富的人,卻「不捨得」在自己的裝扮上下功夫呢?



因為他們更希望在有限的意志力資源里,盡量節省自己的決策成本。



就像奧巴馬在一次採訪中談到:




你們會看到我只穿灰色或藍色的西裝,那是因為我刻意把選擇變少。



我不想在吃什麼或穿什麼這些瑣事上做決定,因為我需要做太多其它的決定。



在我看來,對於一個沒錢、沒資源的人來說,有時候資源匱乏也是一件好事。因為選擇太多容易分散精力,甚至等於沒有選擇。



相反,一個選擇越少的人,有時候越容易孤注一擲,在繁雜的競爭中撕開一條裂縫,從而殺出一片天地。



換句話說,相比依賴資源上的勤奮,有時候「專註」更容易取得成就。



好比我身邊不乏許多毫無背景的草根創業者,有時候他們做事情時的決策很簡單,就是從自我優勢上出發,專註把一件事情死磕到底。



這些人身上有種「阿甘精神」,就是勇於將最微小的細節落地。一來當然是因為身邊沒有什麼誘惑;二來是他們的資源有限,容不得有多餘的選擇。



反之,我發現身邊還有一些人特別容易「唯資源論」,比如:




當他遇到一個項目難題時,首先會向公司索要資源;



當他要為某件事情負責時,首先想要更高的頭銜;



甚至,當他要尋找幸福的婚姻時,首先想到的是有沒有更大的房子。



這種對資源的盲目索取,其實是一種對目標失焦的表現,這種人將成敗寄希望於外部條件,而忽略了對自我核心能力的關注。



換個角度說,在經濟學上有個詞叫「窪地效應」,意思是說,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比較優勢,從而創造出理想的競爭優勢。



好比全球市場上有個原本資源匱乏的國度,但它所擁有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數量僅次於美國和中國。



這個國家的名字,叫做以色列。



一提到以色列,也許有人就會聯想到石油。



可事實上,以色列石油資源相當匱乏,除了近些年地中海發現的天然氣,其它地區,超過一半是不毛之地的大沙漠。



有人說,全球僅占不到0.2%的猶太人,控制了美國70%的社會財富。





為什麼在資源如此匱乏的情況下,以色列(或者說猶太人)卻創造出了如此巨大的財富呢?




因為猶太人有一種共識:他們知道自己資源薄弱,所以更加關注自律和勞動,他們善於經商,因為信仰靠雙手能夠致富。



回過頭來看,很多人認為一件事情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資源的多寡。其實未必。



我個人認為,沒有限制的資源,往往會導致效率的低下。



好比你手機上裝了滿屏的娛樂APP(諸如抖音、快手),每當有時間,你就會不自覺地點開它們,於是時間轉瞬即逝,一天下來毫無收穫。



如果你正為此疑惑,最好的方式只有一個,就是砍斷資源,狠狠地卸載它們。



正如思想家畢達哥拉斯所說,「不能制約自己的人,不能稱為自由的人。」

三、創造「局限」,

是實現效率的必要前提!

有效利用資源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主動創造「局限」。



心理學中還有個詞叫「稟賦效應」,就是我們會對已經擁有的東西估值過高。



尤其對於一個資源匱乏的人而言,相對長遠的獲得,當下微小的損失往往給他造成的痛苦更大。



就拿人脈這件事來說,很多人喜歡鑽營各種關係,試圖通過認識更多的人,從而讓自己的資源顯得足夠豐厚。



可聰明的人或許早就意識到了,哪怕你真的認識了更多的人,真正對你有影響、並且能產生直接價值的也就那麼幾個。





反之,如果你正在追逐不停地獲取人脈時,你必然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而當這些精力分攤到不同的人身上時,所有人平均感受的只有一點點。




所以,聰明人永遠不會選擇貪婪,他們只會在最重要的關係上下足功夫,從而確保友誼的天長地久。

再舉個商業中的例子。




早些年我在廣告公司做品牌投放的時候,通常客戶都會給你一個高預期的指標,以及一個十分有限的預算。



與此同時,他們還會給你列一堆自己傾向的媒介渠道,要求這些都要投放到。



這種做法顯然是不科學的。因為預算的稀釋,往往會導致效果分攤。廣告的用途是充分霸佔某類消費者的注意力,而不是到處 「蜻蜓點水」。



換句話說,如果預算有限,最佳的做法是去all in一個最接近目標用戶的媒體,並將其資源用到極致。



這個道理看似簡單,但很多人卻並不那麼想。



畢竟,當你面對浩瀚的網路資源,絕大多數人都喜歡像皇上一樣「雨露均沾」,他們害怕賭注背後所帶來的超額風險。



這種想法也不全錯。但如果你了解過史玉柱的營銷方法論,就會知道他為什麼會十年如一日地只在大型地方電台打「腦白金」的廣告了。



再者說,如今互聯網紅利已逝,但很多人仍然盲目地追求資源、苛求野蠻生長。可事實上,這同樣未必科學。



因為在獲客成本極高的今天,用現金補貼換來的用戶是極不划算的,而且當你根基不穩的時候,用戶越龐大,你的留存率也就越低。



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不是釋放資源,而應是利用好已有的資源,服務好已有的用戶。



正如被別人視為一個十分「克制」的產品人——張小龍,他說:




當我們在做一些決定的時候,合理性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我們少做一點,是因為很多事情我們做不好,很多決定一開頭就是錯的。



我們希望在微信里,展現的是對用戶有價值、是他們需要的東西。



由此,你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在資源極度豐富的移動互聯網產品上,我們卻很少能看到微信的貪婪。



所以,總結來說:



放棄,有時候就是收穫;有限,也常常意味著無限。



畢竟,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唯獨,一個人的潛能和創造力是無限的。


本文作者

墨多先生,北京大學碩士,英國全球青年創意企業家獎得主,百萬職場爆文作者,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墨多先生」(

id:mrmoduo)

,獲取100條職場晉陞秘笈。


本文為LinkedIn經授權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LinkedIn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來源於原作者和pixabay。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進行刪除,並就版權問題聯繫相關內容來源。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9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kedIn 的精彩文章:

已經30+的我,為什麼放棄70w年薪的工作,選擇北漂?
三招教你搞定老闆非工作時間發來的信息!

TAG:Linked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