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楨墓誌》好在哪
《元楨墓誌》亦稱《南安王元楨墓誌》。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刻。墓誌高、寬均為71厘米。正書。17行,行18字,共306字。是屬於北魏中期的典型碑刻。1926年夏出土於洛陽城北高溝村東南,後經于右任先生收藏並移存西安碑林至今。其筆畫茂實剛勁,結體緊峻,意態恣肆,氣勢雄奇。
「碑學」的興起給書法界注入了新的血液。這個影響及於書法的各個方面。從《龍門二十品》到《張黑女墓誌》,無論是用筆、結體、技法,還是風格、意韻,都因這個「碑」的介入而更加豐富起來了。其間的大宗就是北魏墓誌。這些墓誌往往因出土較晚,所以保存完好,字口清晰,風格多樣,意趣橫生,代表了北魏書法風格的一個方面,從而得到很多專家和學書者的重視,《元楨墓誌》就是這些墓誌中頗具特色的作品之一。
正如文章前面提到的,在龐雜的「碑學」系統中,墓誌是其中一個相對完整的子系統。如果說北碑書法的審美特徵突出地表現在「大氣、厚重、樸拙」三個方面的話,《元楨墓誌》書法當然也同樣表現有這三方面的審美特徵。先說「大氣」。一般來說,墓誌字體較小,大致屬「中楷」或「小楷」類,說其「大」是指其字態的「大」,是小中見大之「大」。《元楨墓誌》書法方截峻峭、稜角誇張及結體的坦蕩自然,無不體現著一種磊落大氣,一種俊邁豪氣。說其「厚重」,則是指脫胎於篆分的圓渾線條所特有的凝重質感,這是立體的厚重之態,是一種體現了穿透力量的金屬美感。說其「樸拙」,一是指其結體的自然生拙,二是指歷史滄桑的剝蝕漫漶所造成的渾茫樸拙。由此看來,墓誌書法的這三方面審美特徵都與刻工的「二度創作」及時間老人的風雨蝕化直接相關。
中國書法家論壇官方微店小程序
直接購買更方便
※齊白石與吳昌碩唯一面世的合作作品
※古人書法技法真言88句,真學書法就應細細讀並揣摩之
TAG:書法家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