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窮人的2019:誰不是一邊想逃離北上廣,一邊拚命留下

窮人的2019:誰不是一邊想逃離北上廣,一邊拚命留下


酷玩實驗室作品


首發於微信號 酷玩實驗室


微信ID:coollabs

大家好,我是蛋蛋姐,2019年已過去了十幾天。

前兩天,我的朋友搶到了2019的最後一張票,沒錯,這是她最後一次離開北京。明年就不再回來了。在這些大城市裡,每天都有人默默離開,也有人前赴後繼,然後和這裡死磕。

那麼多人都說北上廣深無情,喊著逃離北上廣甚至都能成為一種潮流。可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心甘情願留在這裡,和這些城市,和自己死磕呢。這是幾個在北上廣深打拚的人的故事。



1


就在12個小時前,他還西裝革履,在上海的寫字樓里,和客戶眉飛色舞,此刻卻成了放牛郎。



2018年6月3日上午11點,依然在辦公室忙活,連早飯都沒來得及吃的小林接到了家裡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母親焦急地說:「林啊,你能請個假嗎,昨天拉麥子,你爸的手扶拖拉機翻了,腳踝好像是骨折了。要不就讓你妹回來了,可是她這不要高考了嗎...」

母親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哭腔,掛了電話,小林就著急忙慌地買了他平時幾乎都不捨得買的最快一班高鐵票往家趕,高鐵轉汽車,又坐三輪摩托,到縣醫院匆忙看了父親一眼後,他就又迅速搭別人的三輪車回家了,因為他家的牛還在山上。

晚上8點就開始上山的小林,打著手電筒找到深夜,才把那幾頭牛趕回家。

就在12個小時前,他還西裝革履,在上海的寫字樓里,和客戶眉飛色舞,此刻卻成了放牛郎。

小林是他們村裡的第二個大學生,比第一個好一些,上了個普通二本,畢業後去了上海,進了一家金融公司,幾年努力下來,一個月能拿到2萬。

他小心翼翼地和老闆請了一個星期的假,這一個星期內,他要幫著家裡把地里那些麥子全部收回家。那一個星期內,他每天早上5點起床,把牛趕到地里,然後和母親去地里割麥子。晚上9點再去山上把牛趕回家。

沒錯,他的父親必須獨自在醫院,偶爾靠同病房病人的家屬照應著,因為家裡急需勞動力。即便他媽媽有高血壓,也還是要長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干著人間最辛苦的活兒。

7天過去,這從播種到除草再到收割,家人忙活了大半年的麥子終於收到打麥場上,可工作並沒有結束,因為還要把麥穗變成麥粒。但小林必須走了,這些也只能仰仗鄉親們了。

這些麥子能賣多少錢呢,不到小林一個月工資的四分之一。

這就是小林家,是他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祖祖輩輩的生活。每天從天亮忙到繁星滿天,年復一年,每年的全部收成不到兩萬元。這裡面還要刨去種子、化肥、農藥等等,還能剩多少錢可想而知。

小林的大學是靠3萬的助學貸款、獎學金、還有好心人的捐助過來的。而從他畢業的那一天起,他就跟父親說:

我來承擔妹妹大學的生活費

他要擔起的,還有整個家的責任。

上海很大,也很殘酷。他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付出一百分的努力。他也曾熬過無數個夜晚,六尺男兒也曾被客戶氣到在深夜痛哭。

小林說:都說老家也可以發展,可是我的老家不在北上廣深,更不在他們的周邊,那裡是一望無際的山,是連綿不斷的窮。

回老家幹什麼呢?繼續當農民,延續世世代代的貧窮嗎?不像二三線城市的孩子們,我無路可退。

也有人說回到二三線城市,可是回到那裡又怎麼樣,你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一樣的,何不趁年輕在這裡多拿一些,年輕肯拼是我唯一的資本。也有人說,生活嘛夠用就好,何必那麼拼。

可是就算我付出全力,都未必能達到爸爸媽媽妹妹,還有我自己的「夠用」。

何況,未來我還會有自己的家。

他說:

我不喜歡這個城市,可是我尊敬他

他不會看不起我農民的父母,也不需要我有什麼背景,它認可我的每一分努力。它給了我打破家族宿命的希望。

他每月的工資都會分成幾部分,交房租、給爸媽寄的錢,給妹妹的生活費,小林充滿了希望。



2


「他們說我是一不小心生出來的,我就是個賠錢貨。」

5年前的那個9月,是王春紅正式站在講台上的第一天。她走進教室,孩子們站起來,齊刷刷地喊了一句「老師好」。那一瞬間,她眼含熱淚,對那所貧困縣鄉中學的學生們講:「你們一定一定要好好學習,知識真的可以改變命運,我就是最好的例子。」

儘管台下的學生們並不明白,這位瘦瘦小小的新老師,為何會如此激動。儘管那只是一個看起來美好的開始,之後兩年的日子還會更艱難。

那一天,確實值得王春紅驕傲。這幾乎是她二十多年人生中,第一次得到如此隆重的歡迎,認真的尊重。前二十年,在那個家中,她就像空氣。哦不,

空氣還被人們歌頌,而她,在哪裡都好像是多餘,甚至多余到不該來到這個世界

她的確不該來到這個世界,因為父母從來沒想過要個女兒。於是,在有了她的第二年,父母就又急不可耐地給她生了個弟弟,而她就成了弟弟的保姆姐姐。

多年後她仍然記得,5歲那年,和她同年出生的小夥伴們,都背著書包去了學校。她也好想去啊,於是和父母又哭又鬧,父親冷漠地說:「女娃子上啥學,將來做針線茶飯需要識字嗎?都沒用!」

她甚至還聽到,父親轉身快步走到院子里時,對母親說的那句「女娃子早晚都是要嫁到別家做媳婦的,就是個賠錢貨」。雖然那個時候她並不明白,「賠錢貨」這三個字意味著什麼。

第二年,這個一出生就被當成寶貝疙瘩的弟弟,5歲了,也到了上學的年齡,母親給他做了新書包,買了新衣服。還殺了只雞,做出了全家多年來最豐盛的一餐飯,請村小學那位唯一的老師來吃。希望老師在學校能多照應一下。

後來,父母還是不放心,終於角落裡的她被想起來了。

讓她到學校去照看弟弟,不是挺好的嗎?

不知該說是幸運還是悲哀,總之她上學了。她知道這個機會來得有多不容易,學習十分努力,從學前班到初三,她就沒考過班級第二。高中到了縣城去讀,年級數百學生,她的成績也能維持在年級前20。老師說:她考個211是沒有問題的。

而她那個被寵上天的弟弟,從小學一路調皮到中學,成績也一路墊底。當然,大學也沒考上。父母花費多年給他攢的大學學費,似乎也用不上了。本來想著再找鄉親們湊一湊,勉強上個三本。沒想到他死活不去,說讓姐姐去讀吧。

父母對視一眼:你姐也讀的差不多了,明年就給她找個婆家,

這錢還得留著給你說媳婦呢

雖然早有預料,但真的聽到這句話,心還是涼了半截。「但這大學,我必須得上,否則一輩子我都無法逃離這裡。」王春紅心裡想著。

她找到父母,鼓足了勇氣,帶著哭腔和近乎決裂的激動對父母大聲說道:「我不要你們的錢,但這大學我必須得上。」

她已經決定了要當免費師範生,學校可以解決學費、住宿費,每個月還會有幾百塊的補貼,自己平時再去找找兼職也勉強能生活下去。這幾乎是她不靠家裡上大學的唯一一條路。

如願以償,王春紅在西部某211師範大學,度過了她人生中無比辛苦卻最快樂自由的四年。她沒有跟家裡要一分錢,上學時做兼職,寒暑假就到工廠打工,省吃儉用的她甚至還能貼補一點家裡。他們那樣對她,但她不忍心。

當童年的那些玩伴們,已經嫁人,每天抱著孩子村頭晃悠的時候,

她感覺到她正在插上翅膀,一步步逃離。

只是,天不遂人願。免費師範生,是要到貧困地區支教兩年的。畢業時,她本想去一個離家遠一點的地方教書,貧困也行,只要離家遠一點。沒想到教育局說:按戶籍回到原鄉鎮中學。

就這樣,她又回到了家門口,但總歸是有了一份正式工作。就像文章開頭說到的那樣,第一天她還是無比開心。村裡人見她就誇,這孩子有出息啊。但他們往往把另一句話咽回去:這麼大年紀了還不嫁人。

她依然孤立無援。父母卻把拿著微薄薪資的她,當成了搖錢樹,把離家近的她,當成了免費短工。

「春紅,你幫你弟找份工作嘛。」


「春紅,你弟跟人打架把人打傷了,在醫院你快去看看吧。」


「春紅,最近家裡很忙,你看跟學校請個假,回來幫一星期吧。」


......

她隨時都可能會接到這樣一通電話,亦或者是正在上課時,看到出現在教室門口的她爸或她媽。

她不過只比弟弟大一歲啊,為何卻要承擔那麼多。她是個老師啊,怎麼能隨便丟下學生。但她的父母不會管。

在無數次給弟弟擦屁股,還要遭到冷臉後,她決定:我必須得逃得更遠。她開始重新撿起書本,給學生上課之餘,每天複習到深夜,她要再次考研,要到北京去。

一個人的人生有多絕望,他體內迸發的力量就會有多強大。

她每天可以只睡三四個小時。複習一年後,她考上了北師大的在職研究生。

兩年之後,她終於修滿了學分。北師大研究生,四年教學經驗,出色的專業能力,她徹底逃離家庭,走進了北京的一所中學。

工作後的她,像曾經一樣拼,依然會每天備課到深夜,周末也是看書學習,偶爾逛下博物館。進去短短一年後的今天,她已經被評為了優秀教師。

雖然偶爾還是會接到家裡類似的電話,但是越來越少了,他們知道她回不去。她只會在過年回去幾天,平時每月會給家裡寄一些錢。她說:比較他們對我有養育之恩。他們那樣,但我不能。

她的男朋友是她同校的老師,北京當地人,對她很好。他說:我從來就沒有見過像她這麼隱忍、刻苦、寬容的女孩兒,她的精神世界也如此豐富,我和她有好多共同語言。這就是個寶啊,她的父母怎麼就不珍惜呢,他們準備明年情人節結婚。

王春紅說:我不怨他們,只是在這裡,我的人生才真正開始了。我愛北京這座城市。我要和過去告別。



3


他眼睜睜看著母親跪在街頭乞討,父親站在旁邊賣甘蔗,但他無法上前相認

因為這會兒,他應該在讀大學。

2003年,高考發榜,李一航考上了河南的一所大學。父母托堂叔捎來了一個包裹,李一航小心翼翼地打開,裡面1角、5角、1元,毛票和硬幣混合著,這是給他上大學的學費。

這下似乎真的證實了堂叔的說法,父母在深圳乞討

,他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淚。

作為農村人,母親很早就殘疾,無法下床行走,父親也就是給人賣賣力氣,來養活一家人。在農村,他們是萬萬活不下去的,於是父母早早地去了深圳,只想著能給遠在家鄉的兒子湊齊學費,讓他奔個好未來。就這樣,李一航一路從小學讀到高中。

可眼下拿著這些錢,李一航哪裡還忍心去上大學。

他擦乾眼淚,還完欠同學的302元,花160元買了張通往深圳的火車票,身上只剩下了3塊錢,

他要拿著這3塊錢南下闖深圳

下了火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車輛,還有滿大街聽不懂的粵語。李一航陷入恍惚,他從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城市,我該去哪裡?

循著口音,他走進了一個老鄉的飯館,叫了一碗面。狼吞虎咽地吃完後,他才知道那碗面要5塊錢,家鄉不是才3塊嗎?

他等了很久,客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上前去幫老闆收拾桌子,老闆一看他的穿著打扮,啥都明白了,就說不收錢了。李一航還是把那3塊錢壓在碗底,說了聲謝謝,然後才離開。

從那天開始,寶安區的流塘天橋,成了身無分文的李一航的家。他的第一份白天工作,是撿破爛。晚上就在天橋上搞個修表攤,一天能賺20多元。

有一天,他無意間看到一個摔壞的手機,高中物理知識告訴他,這個手機可以賣錢。他步行二十多里,到華強北,果然,賣了300多元。

從那天開始,李一航贏來了人生的第二份工作——收購舊手機。

他找了個5平米的鐵皮房做辦公室,每天騎著單車走街串巷地吆喝。有一天,卻在路口三四十米遠的地方,看到了兩個熟悉的身影——

母親跪在地上乞討,父親站在旁邊賣甘蔗。那一刻他淚如雨下,但卻無法上前相認

。因為在父母眼裡,這一刻他應該在讀大學。

從那天開始,李一航更加拚命地回收舊手機,半年後終於積攢了一些錢,他鼓足了勇氣去見父母。父母沒有任何地責怪,只是反覆地說:「俺娃受苦了。」

一家團聚,李一航累卻幸福著,父親也以鍛煉身體為由,加入了他回收舊手機的行列。他們倆每天一起早出晚歸,晚上回家全家一起吃飯。

這樣的幸福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2004年的一天,李一航卻接到一個電話:「你父親得了腦出血,在我們醫院。」

李一航知道,父親是太辛苦了,他每天早上五六點就出門,不到天黑絕不回來,只為了讓兒子能早日過得好一點。

他迅速地趕往醫院,手術費需要9萬元。他賣光了手上所有的貨,也不過只有4萬多元。他給所有的醫生下跪,多方求助,最後還是高中班主任給他轉了4萬。

父親的手術還是晚了1個小時,變成了植物人。11個月後,父親去世。

從那天開始,李一航傾盡所有孝順母親,可不久後,母親也因同樣的疾病,隨父親而去。

李一航一瞬間覺得天都塌了。他覺得他應該早點來深圳,早點賺錢把父母接過來,這樣他們也許就不會受這麼多苦,就不會離開那麼早。

後來,李一航在父親的錢包中,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26個英文字母。父親不知道這是什麼,但是他知道兒子的生意需要這些。

李一航覺得,自己不能再這麼消沉。他決心補起沒上大學的短板,自學了電子IC再生資源循環管理,開始小規模經營電子垃圾回收。

也許是受到命運女神的垂青,2005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摧垮了一大批電子企業。經營電子垃圾回收的李一航,趁機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生意做得順風順水,他卻突然決心轉行。

因為他不想讓父母,也不想讓未來的孩子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收垃圾的。

而且這個事情也無法循環。

2008年,他拉上幾個鐵哥們,成立了一個公司,向電腦周邊製造業進軍——生產電腦電源。他親自帶著兄弟們裝修工廠,買來市面上最好的電源——長城、多彩等,拆開研究,並取長補短,設計出了他們自己的產品。公司也一步步走上了正軌。

如今,他和他的的公司正在深圳這個城市,在中國的矽谷一點點成長,和

華為、騰訊、大疆同呼吸。

20年前,他的父母想要為他奔一個未來,去了深圳,而他成了一個留守兒童

15年前,他循著父母的腳印去了深圳,如今他已為他的下一代,奔出了一個未來。

他的孩子再不會是留守兒童。



4


這裡無情卻也不需要人情。

這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分布在北上廣深等眾多大城市裡。

這些城市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金融商業發展成熟的上海,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北京,有中國矽谷之稱的科技之城深圳,它們有著不同的產業,也有著這些產業所賦予這些城市的獨特氣質。

一樣的是,他們都包容開放

。在這裡,你不必在意自己是出生在窮鄉僻壤的寒門子弟,你不必在意重男輕女,對你棄之如敝履的原生家庭,也不必在意自己曾經是一個口袋裡只有3元錢的毛頭小子,你的孩子也許不會再成為留守兒童的留守兒童。

誠然,我不是說這裡什麼都好。這裡有各種顯而易見的問題,比如同樣有關係戶,有金錢交易。只是說句實話,這些是上層人的遊戲。以大部分在這裡奮鬥的人的階層而言,遠不會觸達這些。相比較安穩的家鄉小城,這裡也有更高的房價,更大的壓力。

對於渴望自由和改變的人們而言,這裡同時也意味著機會和希望。

這些城市給了他們一個起舞的舞台,也正是一個個生機勃勃的他們,讓他們所在的產業蓬勃發展,讓這些城市飛速前進。這些光輝和勳章屬於他們。

在這些城市裡,有等了三趟都上不去的地鐵,有凌晨三點的辦公室燈光,在這個

無情卻不需要人情

的圈子裡,有他們的愛與恨,有他們的壓力和動力,有他們的欣喜和淚水。

我知道,2018,這個農曆新年結束,一定會有許多人,帶著遺憾,亦或是微笑著離開北上廣深,回到他們所在的家鄉,又或者是壓力更小一些的城市。但是也一定會有更多人,背井離鄉帶著希望來到這裡。

這裡,不甚完美,但充滿著希望。因為它讓無路可退的人,有路可進。






酷玩實驗室整理編輯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


如需轉載,請後台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



參考資料:



騰訊視頻 《80後經典創業故事——10年深圳心酸創業歷程真實回憶》

說找不到蛋蛋姐的


3秒鐘置頂



窮人來點個贊吧,我看看有多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酷玩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我們分析了67萬個村名,找到了中國地名的秘密
靠著這份攻略,我把抓娃娃店老闆給急哭了

TAG:酷玩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