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牛頓不懂地心引力?愛因斯坦誤導世界?印度科學大會畫風偏了

牛頓不懂地心引力?愛因斯坦誤導世界?印度科學大會畫風偏了



第106屆

印度科學大會

(Indian Science Congress,簡稱ISC)於當地時間1月3日至1月7日舉行,印度政府相當重視科學大會的召開,總理莫迪親自出席開幕式並做了主旨發言。雖然名稱寫了「科學」二字,但自2015年來,在會議上宣揚關於印度神話的

偽科學

信仰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今年,ISC再次成為話題熱點,兩位科學家頗有爭議的言論製造了不少負面新聞。有外媒驚呼,將

神學和科學盲目結合

簡直是無稽之談,愛因斯坦、牛頓的棺材板快要按不住了。


難以置信,這些言論站上權威舞台



安得拉邦大學副校長、無機化學教授納格斯瓦拉·拉奧(G Nageswara Rao)在ISC一個面向兒童分會上援引《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和《羅摩衍那》(Ramayana)的故事。他認為

數千年前,印度就對幹細胞、試管授精和導彈了如指掌

。拉奧說:「《摩訶婆羅多》里寫道,有100個卵子受精,然後放在100個陶罐里,100個俱盧族(Kauravas)由此誕生,這不就是試管嬰兒的雛形嗎?我可以斷言,印度的幹細胞研究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他接著說,另一部史詩《羅摩衍那》中的人物拉瓦納(Ravana)擁有24種不同類型的飛機,和一個位於斯里蘭卡的飛機起降跑道。同時,拉奧對進化論也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挑戰達爾文的理論,聲稱「達薩瓦塔拉」(Dasavatara)——毗瑟奴十世的化身——在解釋進化論方面更先進。




▲教授納格斯瓦拉·拉奧。



和拉奧出席同一場會議的還有印度科學家K J·克里希南(K J Krishnan),他的一番言論更讓人大跌眼鏡。克里希南宣稱

牛頓和愛因斯坦對物理學知之甚少

,「牛頓沒有理解引力斥力,愛因斯坦的理論是誤導性的」。而自己發明的引力現象理論在未來將被世人看作是一個更為正確的理論,引力波應該被命名為「納倫德拉·莫迪波」。

民族主義上台,」偽科學「正走向主流



對於印度科學大會上令人咂舌的插曲,BBC記者Soutik Biswas評論稱,

印度與科學有著複雜的關係





一方面,

它孕育了很多傑出的科學家

,比如希格斯玻色粒子(Higgs boson)名字的一部分就以印度物理學家薩蒂揚德拉·納斯·玻色(Satyendra Nath Bose)命名。此外,印度物理學家阿修科·申恩(Ashoke Sen)曾獲得過「基礎物理學突破獎」(Fundamental Physics Breakthrough Prize),這是世界上獎金額度最高(300萬美元)的物理學獎項。



但是,另一方面,這個擁有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國度,也有著用神話取代科學的傳統,經常在偽科學邊緣徘徊。而且許多人相信,自莫迪上台後,

在印度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的領導下,偽科學正在從邊緣走向主流





BBC報道,早在2014年,印度總理莫迪就公開宣稱印度古代便有了「整容手術」,他的證據來自印度教神、象頭人身的甘尼薩(Ganesha)的故事。莫迪手下的部長也多次公開發表偽科學言論——2018年,印度人力資源部副部長薩蒂亞帕爾·辛格(Satyapal Singh)公開質疑達爾文進化論,並誓言要改變全國的學校課程。也正是在這股潮流下,

頂尖科學活動ISC也開始邀請那些帶有民族主義傾向的學者

,他們提出的奇怪理論常常讓人難以接受,而總理莫迪自2015年起年年出席科學大會。這些言論和行為試圖

追溯印度教光榮的過去

,以此鼓動信奉宗教的民族主義者。印度人民黨及其強硬派盟友一直將神話和宗教、科學混為一談,以支持印度教和民族主義。




▲印度總理莫迪參加印度科學大會。

維護科學獨立,知識團體和科學大會都在行動


眼看這些「意圖不明」的行為愈演愈烈,真·科學分子坐不住了。印度「突破科學協會」(Breakthrough Science Society)、「全印度人民科學網路」等協會團體於上周日(6日)舉行了

抗議活動

,抗議者舉著標語牌,上面寫著「不要詆毀印度的科學」「停止以科學的名義傳播不科學的思想」「捍衛印度的科學就是真正的愛國主義」等口號,譴責印度科學委員會的非理性言論。



1月6日,「突破科學協會」發表了一篇聲明,文中這樣寫道:「《古蘭經》詩篇和史詩富有詩意,令人愉悅,包含道德元素,想像力豐富,但並不包含經過科學構建和驗證的理論。」文中直指科學家們有關古印度文化的「沙文主義主張」令人不安與震驚。根據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最近的一項分析顯示,在全球被引用最多的1%的研究人員中,只有10名印度人。




在今年大會中兩位學者提出令人難以接受的理論後,ISC在媒體的譴責下也終於開始反思。組織者決定

優化制度

,稱不論大會發言者是否身居高位,都要先提交演講大綱,然後再決定是否讓他們發言。ISC更是迅速甩鍋:「教授拉奧的理論和我們完全無關。」



回顧ISC的最初模樣,就會發現它的出發點實則是幫助彌合科學家和普通人之間的鴻溝。當年,兩位英國化學家認為「如果能安排一次類似於英國科學促進會(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那樣的研究人員年度會議,印度的科學研究可能會得到推動。」但這種美好的目標放在實際中很難完成。



印度媒體The Wire認為,印度科學大會的

時間太短,安排太多

,無法「一口氣吃成胖子」。在短短5天的會議中,科學家們一個接一個地走上講台,談論各種各樣的話題,從材料科學到農業,從「球蟲性別決定機制」到「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重建印度的計劃」。這種做法使所有議題只能夠泛泛而談,無法有的放矢,深入探討,促進科學的發展。 



抗議者們。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總理莫迪親臨現場並致辭,讓印度科學大會的「含金量」倍增,更添了一絲

政治氣息

。領導人們的演講總被用來作為某領域研究的「發令槍」,但是政治家們不應該規定什麼時候進行什麼研究,除了自主性和權威性的問題之外,科學研究應該保持獨立和單純。 更重要的是,正如印度經濟學家考希克·巴蘇(Kaushik Basu)所說:「對於一個尋求發展的國家來說,重要的是人們花時間學習科學、數學和文學,而不是花時間展示5000年前他們的祖先做過科學、數學和文學。」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點擊下圖,即可購買《周末畫報》2018年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卡達退群OPEC,打了誰的臉?
真的,沒看過這些「歪」新聞我都不知道2018如此可「樂」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