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中國一件普通物品,卻讓整個歐洲掀起了革命,影響力太大
陶瓷的發展史,是中華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這其中,陶瓷的發明和發展更具有其獨特的意義。上海歷史博物館,曾進行過一場歐洲瓷器展,展出的作品均為加拿大人拉斯洛及孫建偉夫婦捐獻。
孫建偉夫婦曾花了二十年時間,從各地收集了176件歐洲古代瓷器,最終,他們將其全部捐給了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在展出的瓷器中我們不難發現,歐洲古瓷器受到了中國瓷器的影響。並且,歐洲的制瓷技術也是源於中國。那麼,是什麼讓歐洲人產生了學習中國瓷器的想法呢?
其實,早在十六世紀初,中國人民間就已開始用簡易的炭窯燒制釉碗,此時的西方國家卻仍使用金屬、陶盤,歐洲貴族則用銀製作餐具。遊歷過東方的歐洲人說:「神秘的東方有一種特殊的餐具,造型美觀並且經久耐用... ...」此物更是引起了歐洲人的注意。
1602年,一艘葡萄牙商船來到中國,從我國購買了數千件瓷器。在返航的過程中,這艘船被荷蘭截獲,自然這批陶瓷也被荷蘭人作為戰利品拍賣。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幾千件瓷器瞬間被搶購一空。自此,瓷器迅速風靡歐洲,就連英、法兩國國王也成了瓷器的「發燒友」。
鐵質餐具易生鏽,使用起來觸感冰冷,體驗極差;陶制餐具則缺乏美感,由於,歐洲制陶工藝落後所以稍顯笨重。中國的瓷器並沒有這些缺點,不但輕巧美觀,而且觸感柔滑易於清潔。歐洲上流社會非常喜歡瓷器這種格調,後來還衍生出「洛可可」這種深受瓷器影響的藝術風格。
可以說,這些東西在歐洲人眼中是珍貴的寶貝,甚至,比銀製品還要珍貴。由於數量稀少,只有貴族階層才有機會享用這種「舶來品」,平民百姓根本負擔不起。正因為,中國瓷器在市場上的售價太高,且常常有價無市,所以,很多歐洲工匠產生了模仿中國制瓷工藝的想法。
由於技術限制,直到十八世紀末,歐洲才有了一套相對系統的制瓷技術。以至於,現今有很多歐洲人喜歡講:「中國人發明了瓷器,後來歐洲人再發明了它」。這種說法聽起來很彆扭,但是,若仔細了解一下歐洲人製造瓷器的歷史,便會覺得,這種說法也是頗有道理的。
在這段時間裡,歐洲國家開始爭相模仿中國的瓷器,最早的制瓷工廠,先是按照中國瓷器上的圖案照貓畫虎,等到技術相對成熟後,他們便開始試著發展迎合西方審美的款式和釉料,在中國瓷器的基礎上創造出別具一格的鍍金瓷器、印刷瓷器等。
與此同時,西方瓷器還融入了許多西方藝術作品的風格,逐漸另闢蹊徑,最終,有了屬於自己的歐洲風格。隨著歐洲科技不斷發展,瓷器被應用到各個領域中,先是出現了瓷製的燈具,後來,又有了瓷製文具盒瓷製傢具。
這一從模仿、融合、創新到自成一派的制瓷技術,在十八世紀末的歐洲,竟然成了每個歐洲工匠都引以為傲的資本,制瓷業逐漸成了當時西方國家最有競爭力的工業之一。至此,無數資本家憑藉瓷器工廠發了橫財,許多藝術家借用瓷器使自己的藝術生涯增色添彩。
並且,從文藝復興開始,歐洲人長期進行各種科學實驗和材料分析,在沒有亞洲工匠的幫助下,終於掌握了瓷器製造的秘訣。這與熟練掌握瓷器製造工藝卻不明白它的化學原理的亞洲工匠不同,這些歐洲人對瓷器燒制的原理有著理性的認識。
加拿大人拉斯洛一生中收集了許多十八世紀歐洲瓷製工藝品,他深深的意識到,遠在東亞的中國瓷器,竟然,在短短的百年時間裡,對整個歐洲的藝術、工業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可以說,中國的制瓷工藝推動了歐洲的經濟發展。
時至今日,許多歐洲人對這段歷史仍缺乏了解,倘若,中國瓷器沒有來到西方國家,那麼,歐洲的制瓷工業不可能得到跨越式的發展,甚至,根本無法達到中國的水平。所以,歐洲人的制瓷工藝向我們訴說著這樣一個事實:
幾百年前歐洲人開始爭相模仿我國的制瓷工藝,在結合了西方元素後,融會貫通造就了令人驚嘆的歐洲瓷器工藝的發展,於此同時,還間接影響了之後發生的歐洲工業革命。從中國、歐洲幾百年前的瓷器貿易里,雙方不但互利共贏,並且,也帶來了不可預期的發展機遇。
「China」一詞既有中國之意,又有瓷器之意,這都是因為十八世紀我國瓷器在西方國家盛行的緣故。提到那個遠在東亞的神秘古國,外國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精湛的制瓷工藝,由此可見,瓷器在歐洲的影響力有多大。
瓷器剛剛來到法國時,一本名為《牧羊女愛斯坦來》正在法國風靡。法國人覺得用這本小說里的男主人公Celadon來稱呼瓷器再合適不過了。之後,法國國王命人遠渡中國,到廣東定製有法國王室標識的瓷器。而英國人則直接稱瓷器為Chinaware,意為「中國貨」,英國女王更是偏愛中國瓷器,並且,在皇宮中布置很多玻璃櫥櫃用以展示自己的瓷器收藏... ...
可以說,西方國家對中國瓷器的發音大同小異,最終,都演變成了近乎China的發音。這裡,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正是由於歐洲盛行的瓷器傳播,使這種極具東方特色的藝術品受到世界人民的追捧,將瓷器與神秘的東方古國牢牢結合在一起。
參考資料:
【《世界陶瓷史》、《中華陶瓷發展的歷史脈絡》、《中國陶瓷對歐洲的影響》】
※一個曲折離奇的宮廷故事,被民間改編後流傳至今,看哭了太多的人
※大明朝唯一不識字卻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其手段讓人咋舌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