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如何判斷茶葉年份?

如何判斷茶葉年份?

@塵世迷途小茶農:普洱茶的顏色會根據不同的地方氣候、空氣濕度、存放環境等很多因素影響......

舉個例子,我店鋪在麗江,高原氣候、乾燥清爽、室內溫度低。

倉庫在勐庫鎮, 同一批貨壓制, 放勐庫鎮的生普,顏色明顯要暗很多,而且不到一年已經有些許陳香味,澀度明顯低很多,而存放在麗江的和剛剛壓制出來的差不多......

茶葉一定要靠嘴巴去嘗,不要相信眼睛,更不能相信耳朵。

@千江有水千江月:普洱里的名目夠多了不用再人為硬造了,拼配就是拼配,不同年份的拼配就這麼高大上,不過,拼配是門學問,好的配方可是專利。

@是晴是雨還是你:很多能百度到的東西就不提了,首先符合值得存且存得好的普洱茶,確實越陳越香,但也是有年份限制的,不是無限的。其次,很多或高齡或拍賣級的茶品,可能所謂文化價值已經高於茶品本身了,當然保存得當的話,能喝。

@張三:關於茶葉的年份,我一直有一個觀點,如果您用嘴巴喝得出準確年份來,那就去追求年份吧,反正這樣的人我沒有見過。

關於市場上炒作老茶,其實是一種博傻理論,是看哪個最傻,由最傻的接盤。價格和產品無關,和忽悠水平有染。

@山靜士:六堡茶是一款放陳年喝的茶,有越陳越香的屬性,它沒有保質期。又由於六堡茶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而且它的保健功效是茶越老越顯著,很多茶友也喜歡喝老茶。

市面上的老茶各種年份都有,由於年份的東西有時很難分辨。該從哪些角度去辨別和判斷六堡茶的年份?什麼樣的茶算老茶?試著從以下方面給予一些甄別的建議:

1、 看干茶,干茶的顏色越深年份越老。六堡茶的轉化是發酵和氧化的過程,新茶是墨綠色或黃褐色,慢慢變深,變成黑褐黑色。時間越久干茶表面的微生物活動過的痕迹會越明顯,上年份的茶會起白或灰色的附著物,有的是因為金花退去的痕迹,有的是「白霜」。這是時光的沉澱,不會再像新茶般光潔。

2、 觀湯色,老茶的茶湯是發亮的。有人會認為老茶的湯色會很紅濃,紅濃只會在某個時段出現,過後會湯色轉淡。老到一定程度,湯色會越來越淺。如果是六堡生茶,湯色是琥珀色。但老茶的湯色一定是通透發亮的。湯色的轉變過程以六堡生茶為例是淡黃-橙黃-橙紅-橙黃。六堡熟茶是橙黃-橙紅-紅濃-橙紅。

3、 嗅香氣,老茶有其獨特的陳香。香氣其實是最騙不了人的,湯色和干茶可以人為做舊,但香氣最難。對應的香氣是茶葉中內涵物質轉化的結果,以六堡原茶為原料的生茶會出松煙香和檳榔香,而且檳榔香隨著年份變得越來越純,所謂越陳越香其實就是指生茶。六堡熟茶會出木香、棗香、參香和葯香,年份老的一般是參香再老就是葯香。這是基本的規律。

4、 辨真偽,一般緊壓茶的真偽比較好分辨,散茶會難一些。其實六堡茶以緊壓為主,以前大量是壓竹簍,散茶老的就不多。所以六堡老茶基本是沒有散茶的。但總有些可能是爺爺輩的掛在房樑上忘記掉的茶,該如何鑒別?除了上面說得三個方面,還要看茶底,年份茶一般茶底因碳化而黑亮,另外用手搓可以有些堅硬的碳末。還有生茶葉底會起皺褶,也是老的痕迹。有些所謂六堡的茶化石,就不要相信了。

總之,辨老茶是個望聞問切的過程,經驗很重要,在鑒別的過程中僅以茶的角度去分辨,不要信所謂的行家,最終好喝是唯一的標準。(本文系說茶網整理自網路,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圖來源:說茶網圖庫)

說茶觀是說茶網新興的欄目,各位茶友可以積极參与評論,關於茶的看法、獨到見解,筆者會積極採納並放入說茶觀專題內!(扶您上牆,是我們的意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茶網 的精彩文章:

據說這棵冰島「母樹」價值堪比一棟「豪宅」!
90名選手雲集農大角逐首屆「中茶普洱杯」評茶大賽

TAG:說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