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老師,你天天騎單車上下班,讓我坐寶馬的孩子怎麼想?」

「老師,你天天騎單車上下班,讓我坐寶馬的孩子怎麼想?」

家長的眼界和格局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讀書可能無法讓我們賺取更多的鈔票,坐上更豪華的轎車,卻能讓我們成為一個更美好的人。


文 | 李子厚

來源 | 問渠筆談(wenqubitan)

01

幾天前,偶然間在同事微信群中看到這樣一段對話截屏,讓我陷入了久久的思考之中。

根據圖片顯示,對話是在某個家長群,一位學生的媽媽抱怨老師天天騎自行車,會對自己從小坐寶馬的孩子產生不利的影響。理由是當老師的混了半輩子都這麼窮,還不如孩子一出生就坐寶馬,會讓他覺得讀書沒什麼用,就不再努力讀書了。

相信看了這段對話,大家都會哭笑不得。當然,上述內容的真實性已經無法考證,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下一些人的真實心態,也展現出多重比較真實的社會觀念。

第一,老師沒錢,甚至在家長眼中很窮,混了半輩子,還騎自行車,不如一個剛出生就坐寶馬的孩子。

第二,讀書有什麼用。有的人讀了十幾年書,到頭來還不如一個有好爹。

第三,某些自詡重視孩子讀書的家長,根本不知道讀書和教育的真正意義,用自己狹隘的視角,揣測孩子的想法,影響孩子的未來。

顯然,上述問題的焦點並不是家長在抱怨老師為什麼很窮不開豪車,而在於讀書、接受教育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02

首先,在我看來,讀書是寒門子弟實現逆襲的重要途徑。

不可否認,「寒門難出貴子」早已成為嚴峻的社會現實,普通人家或者農村的孩子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進入社會的中上階層越來越難。而讀書,絕對是一條重要途徑甚至是必由之路。

還記得去年暑假,兩個高考錄取的新聞報道讓我印象深刻。一則是雲南考生崔慶濤同學在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另一則是被北大錄取的、因《感謝貧窮》一文而飽受爭議的河北寒門女孩王心儀。他們都是出生於農家,同時也是因讀書而改變命運。

同樣從農村出來的北大學霸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的演講曾轟動一時,她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是因為她父母雖然沒怎麼讀過書,卻堅定地認為,讀書很重要。所以吃再多的苦,也要供所有的孩子讀書,讓他們上大學。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對於寒門子弟來說,讀書的意義,不僅是這些少年的未來,更是這些家庭的未來以及社會、國家的希望。

當然,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即使窮困潦倒、即使奔波辛勞,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也會在某個時刻給予最好的回報。

在去年的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上,杭州外賣小哥雷海為一舉奪冠,用13年來刻苦讀詩背詩的親身經歷,詮釋了「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深刻意涵,更詮釋了讀書的真正意義。而近年來為眾人知曉的女詩人余秀華,正是在其捉襟見肘的生活里,始終保持著閱讀的習慣,才打開了生命中的另一扇更加光亮的窗。

正是文化的力量,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也正是讀書的力量,增添了他們的魅力。即便出生寒門,縱使遭遇不幸,讀書也能為我們帶來回報。

03

寒門需要通過讀書取得逆襲的機會,那身處中上層的豪門還需要讀書嗎?答案是肯定的,豪門更要讀書,增強本領、提升修養,才能從容應對未知的變化,在複雜的社會中堅守一席之地。

還是去年,賭王之子何猷君火了,在學霸滿屏的《最強大腦》中,他的高智商表現讓大家驚訝,同時也刷新了我們對富二代的新認知。

儘管出生在豪門,本不用努力就可以擁有輕鬆的一生,可他卻在學業上格外認真踏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18歲時因格外優異的成績被牛津和麻省理工同時錄取,本科畢業後又被錄取成為麻省理工「史上最年輕」的金融碩士研究生。

在其父賭王何鴻燊心中,即使現在的家境優渥,一切皆會有變數,唯有憑藉自己的實力,才能應對未知的變化。他在一次大學講演時說過:「我什麼都可以給下一代,唯一給不了的就是學問。因為學問要靠自己去學、去問、去努力汲取。」所以,他對孩子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好好讀書。

畢竟,富人拼到最後不再是拼金錢的多寡,而是拼文化,拼修養,拼層次,沒有文化的積澱,也難有深厚的修養品質和人格魅力。沒有文化,即使再有錢的富人,到頭來也只能被冠以「土豪」之名。

04

好在隨著社會大眾思想的進步和認知能力的提高,在當下的社會中,不管是寒門還是豪門,對讀書、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都與日俱增。

拿筆者所在的珠三角為例,曾經很多內地人認為這裡不太重視教育,孩子讀書也遠沒有內地學生刻苦。因為這裡的企業遍地開花,人人都是老闆,個個都是富豪,孩子也是含著所謂的金鑰匙出生,即使不讀書不學習也能夠有好工作,甚至一出生就坐寶馬。

殊不知這裡不僅是經濟現代化的前沿,也是教育現代化的前沿。富人家庭對子女讀書、接受教育的重視程度遠超我們的想像,甚至全家族都把希望寄託於孩子身上,因為一大批辛苦創業的富一代父母並沒有接受過更高層次的教育,他們在人生經歷中深切感受到讀書的重要意義。而且孩子考上大學,對於家族來說也是一大榮耀。

所以,越是有錢的人,越想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好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甚至不惜動用各方資源。為了給孩子提供就學便利,有的家庭還在學校附近購置房產。此外,在學校舉行的大型活動中,也能看到家長的主動熱情參與......

有人說,「越是沒本事的人,越覺得讀書無用。」越有眼光的家長,都把孩子讀書、教育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

05

當然,也必須承認的是,仍有不少家長對孩子教育表現淡漠,「讀書無用論」仍有較多的擁躉者,從而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導向。

也有部分家長自詡重視教育、重視孩子讀書,卻經常干預學校、老師的教育工作,甚至對學校的工作和老師的管理指手畫腳。去年在網路引發熱議的「家長聯名要求校長,讓老師給孩子們補課」的事件,便是最典型的表現。

還有部分家長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認知錯位。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完全依靠學校,將學校當做託兒所,覺得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做甩手掌柜,甚至害怕孩子放假回家,因為在家裡面管不了孩子。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孩子從小家庭教育的缺失,引發的親子矛盾層出不窮。

而前文提到的家長抱怨老師騎自行車會讓自己的孩子覺得讀書無用,這更是對讀書對教育意義的認知偏差,儘管她自詡天天教育孩子好好讀書,殊不知其自以為是的想法早就與讀書的意義和教育的本質相背離。

06

家長的眼界和格局決定著孩子的未來。抱怨老師騎自行車會讓孩子覺得讀書無用,顯然是最低層級的家長,而這種處處追求功用的教育理念,只能將孩子成功打造成「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還記得教師董仲蠡在《我是演說家》中振聾發聵的呼籲:「曾經我們說讀書無用,才學與財富不成正比,造就了這個社會浮躁的狀態。然而什麼都可以浮躁,唯獨教育不可以!」

要知道,讀書的好處絕不是一朝一夕能體現出來,讀書對一個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可能會長達幾年甚至幾十年。讀書可能無法讓我們賺取更多的鈔票,坐上更豪華的轎車,卻能讓我們成為一個更美好的人。

在我看來,讀書、接受教育的真正意義,就是做人,實現對人的成全。它不僅僅是習得知識、培養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思想精神、完善獨立人格。

因此,它絕對是一種長期的慢的過程。拋開功利性,在久而久之,它讓我們心明眼亮起來。

非常喜歡一位同事在讀書會上給學生的寄語:「讀書讓人心明眼亮。不管何時何處、何種境地,它能讓我們用理性看待這個世界,用感性理解這個世界,用寬容擁抱這個世界,用溫情回饋這個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愛地理 的精彩文章:

網路上90%的旅行攻略,都是用來坑人的!你被坑過嗎?

TAG:我們都愛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