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跑龍套人物,正史里助袁紹以弱勝強擊敗公孫瓚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把持朝政,專權亂政,擅自廢黜漢少帝劉辯,另立陳留王劉協為帝,關東諸侯紛紛表示不服。次年,十二路諸侯組成聯軍,討伐董卓,聲勢浩大。東漢政權本已苟延殘喘,經此折騰,更為虛弱。各路諸侯推舉袁紹為聯軍盟主,公孫瓚作為幽州的地方實力派,也參加了聯軍,雙方的交集由此開始。
為了積極表現,公孫瓚派弟弟公孫越率軍協助袁術,由此出現了兄幫兄、弟幫弟的有趣現象。不過,表面上聯軍對外旗幟鮮明地討伐董卓,匡扶漢室,實際上諸侯之間暗流涌動,爾虞我詐,藉機擴充地盤,壯大自身實力。
圖1 公孫瓚(?—199年),字伯圭
在各路諸侯中,孫堅是倒董的骨幹分子,軍事行動也同樣堅決果斷。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冬,袁術任命孫堅為豫州剌史,駐兵陽城。正當孫策率軍攻打董卓之際,袁紹暗下陰招,任命周昂為豫州刺史,派兵襲取陽城。袁術派遣公孫越率兵回援。雙方激戰,公孫越中流矢身亡。
此時,公孫瓚正在青州鎮壓黃巾軍,聽聞噩耗,大怒道:「余弟死,禍起於紹。」公孫瓚和袁紹由戰友變成了仇敵。公孫瓚的軍隊長期與鮮卑、烏桓作戰,驍勇強悍,經驗豐富。其騎兵精銳,總數三千人,均是清一色白馬,弓馬嫻熟,攻擊速度快,是當時最有戰鬥力的軍隊之一。這支軍隊揍遍北方少數民族, 「當避白馬」在各民族之間流傳,「白馬義從」的名號不脛而走,威震北方。
有了白馬義從站台助陣,公孫瓚率先發難,大舉進攻冀州,攻勢銳利,所向披靡,所過郡縣無不歸附。袁紹做賊心虛,主動示好,他提拔公孫瓚的從弟公孫范為渤海太守。沒想到,公孫范到任之後,絲毫沒領袁紹的情,反而與公孫瓚一起反戈一擊。
圖2 袁紹(?-202年6月28日),字本初
更令袁紹膽寒的是,當時公孫瓚在青州與黃巾軍作戰,以二萬步騎擊敗了三十萬之眾的黃巾軍,斬首數萬,俘虜七萬,車甲牛馬無數,軍事實力一躍成為當世豪門,其聲譽也水漲船高,與袁紹相比,公孫瓚白手起家,相當地接地氣,是當時勵志的典型代表。
對付完黃巾軍,接下來就要找袁紹的晦氣了。公孫瓚進軍界橋(故址在今河北威縣境內),袁紹只得硬著頭皮應戰了。面對公孫瓚咄咄逼人的軍勢,袁紹派出的不是顏良、文丑、張郃,而是鞠義。在《三國演義》第七回中,鞠義就是個跑龍套的。袁紹和公孫瓚激戰,鞠義一度擊退公孫瓚,結果被趙雲一槍刺死。
正因如此,鞠義在小說、電視、遊戲中一直是三流角色。現實中,鞠義的表現卻亮瞎雙眼,很有血性。鞠義曾在涼州與西羌作戰,精通羌人戰法,能征善戰,悍勇驍銳,聲威在河間四將之上,率領的是八百先登死士。
圖3 麴義(又作曲義、鞠義),生卒年不詳
先登死士是身披重甲,一手持刀斧,一手舉木盾的重裝步兵。由於機動能力弱,在野戰時,先登死士採用防守反擊的策略。此次界橋之戰,鞠義以八百先登死士為先鋒,一千弓弩手為掩護,袁紹率領的數萬步兵作為後援。對手公孫瓚則以三萬步兵為中堅,兩翼各五千騎兵,精銳的白馬義從作為攻堅矛頭,部署在陣型中央。
公孫瓚見對方人少,命所有騎兵發動衝鋒。冷兵器時代,一個騎兵相當於二十個步兵的戰鬥力。公孫瓚這麼做,完全是由底氣的,他要用實力碾壓袁紹。鞠義見對面萬馬奔騰,塵土飛揚,並不膽怯。他命令所有人躲在木盾後面,靜待時機。
當騎兵距離鞠義三十步時,鞠義一聲令下,弩兵率先起身,抬弩射擊。弩箭威力大,準確性高,只是連發間隔時間較長。公孫瓚的騎兵應聲落馬,人馬嘶鳴。倒下的人馬成為後繼騎兵前進的障礙,大批騎兵摔倒在地。
圖4 白馬義從指跟隨公孫瓚的那些善射之士
這時,鞠義再次大吼,八百先登死士起身衝殺,沖入敵陣,他們砍斷前進馬匹的馬蹄,殺死倒地的騎兵。步兵的行動,為弩兵爭取了時間,在一連串的打擊下,騎兵攻勢頓減,主將嚴綱死於陣中,白馬義從更是損失殆盡。騎兵受挫之際,公孫瓚又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以往作戰,通常是公孫瓚的騎兵追著敵人亂砍,可這天,正好相反,對此,公孫瓚並沒有預案。他下令撤退,剩下的騎兵轉頭就跑,可撤退的騎兵速度太快,反而衝散了作為中堅力量的步兵方陣,造成了更大的傷亡。
公孫瓚試圖在界橋反擊鞠義,沒有成功。鞠義率軍一直打到公孫瓚的大營門口,方才罷兵回營。其實公孫瓚還是有機會翻盤的。袁紹命大軍追剿公孫瓚,自己僅率弩兵數十人、持戟衛士百餘人緩緩而行。在離界橋十餘里處,卸鞍下馬,休整待機。就在此時,公孫瓚的二千輕騎突然殺到,一陣弓弩對射,輕騎不知圍住了袁紹,稍稍後退。這時,恰好鞠義回軍返營,袁紹的兩股力量形成夾擊之勢,公孫瓚的輕騎被迫退卻。逆轉戰局的最後希望因此錯過了。
圖5 東漢十三州地圖
界橋之戰,表面上看是公孫瓚為弟報仇,實際是北方帶頭大哥的爭奪戰。袁紹初履冀州,形勢不穩。界橋獲勝,爆出冷門,打破了公孫強袁弱的格局,穩定了冀州的基本盤,同時斬斷了公孫瓚南下的觸手。
界橋受挫,公孫瓚元氣大傷,雄心銳減,返回幽州後,實力稍漲。不久,他殺死上司劉虞,獨佔幽州。劉虞是東漢宗親,在士族和百姓中頗有人望。此舉引起了公憤,袁紹乘勢在幽州發展勢力。此後數年,公孫瓚連遭暴擊,實力此消彼長,最終在易京自焚。袁紹坐上了北方軍閥的頭把交椅。
公孫瓚和袁紹兩家互掐,曹操撿了便宜。兗州是曹操的地盤,受到公孫瓚、陶謙和袁術的三面夾擊。如今老大把公孫瓚打趴下了,自己又佔了陶謙的幾座城,而袁術的能力被曹操甩開幾條街了。曹操悶頭憋內功,為將來放大招做好了準備。
圖6 袁術(?-199年),字公路
盟友公孫瓚的失敗,削弱了袁孫陶聯盟的實力,打擊了袁術的稱帝計劃。陶謙雖占徐州,屢遭曹操霸凌。陶謙死後,徐州先後易主劉備和呂布。巧合的是公孫瓚、呂布、袁術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先後敗亡,袁紹擊敗公孫瓚,曹操吞併呂布和袁術。
最終,中國北方形成了袁紹和曹操之間的對峙。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紹和曹操翻臉,雙方大打出手,在官渡爆發激戰。曹操以弱勝戰,以少勝多,一舉統一北方,為三國鼎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時距離公孫瓚和袁紹翻臉僅僅九年。
袁紹身為盟主,暗箭傷人,著實可恨,公孫瓚為弟報仇無可厚非。然而公孫瓚佔領道義的制高點,沒能在戰場上轉化成勝利,這與他臨場指揮失誤有很大關係,此外,公孫瓚和劉虞的矛盾,導致他進退失據,點燃了最終覆沒的導火索。
文:計白當黑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從西周到清朝各代的官服都長什麼樣,外觀上如何區分官職大小
※清朝的洋務運動中,慈禧太后是保守派的代言人嗎
TAG:歷史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