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前,他就雜交番薯讓中國人口翻倍,改良火炮幹掉努爾哈赤,還翻譯了點、線、直線、曲線、平行線…卻救不了大明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機會是命運的影子」
--蘇格拉底
上海,徐家匯地鐵站,無數行色匆匆的人群穿梭在繁華與喧囂交織的城市裡,鮮為人知的是,距離地鐵站幾公里外,便是大明內閣學士徐光啟的紀念館。
夕陽西下,這座古樸的建築物在人聲鼎沸中顯得孤寂而清冷,餘暉傾瀉在館中央那尊褐青色的銅像上,彷彿訴說著主人的宦海浮沉,以及隱藏於其間的那些引人喟嘆的帝國往事…
作為一名江南傳統的農家子弟(徐光啟籍貫上海縣法華匯,今屬上海),在大明帝國276年的夜空中,徐光啟無疑是最另類的一顆:他雖為炎黃子孫,卻結識了高鼻深目的異域傳教士。
雖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卻畢生致力於數學、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
時值17世紀的帝國,他所展現出的百科全書式的才華,為這個頑固守舊的王朝帶來了最後一縷新潮的風氣。
歷史不會簡單重複,卻總是那樣似曾相識。
一個王朝覆滅前,總是詭異的將所有的機會精準的逐一消亡。
明帝國的覆滅,有太多的原因,今天,且不論後世學者提出的「明末小冰河時代」或「黨爭、貪腐、」等論調,單從徐光啟的悲情人生而言,這座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帝國身死國滅,冥冥之中已被上蒼註定。
郭居靜
01
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徐光啟受聘到廣東韶州授課。
這次南下,成為他命運的轉折點,明代的廣東,曾是沿海通商之地,不乏傳教士的身影,在這裡,他結識了平生第一個傳教士朋友:義大利傳教士郭居靜。
利瑪竇徐光啟
七年後,徐光啟赴京參加會試,途中與著名的的耶穌會士利瑪竇會面了。
隨著與外籍朋友的相處日益加深,他發現,這些傳教士身上有著中國先儒所沒有的特點:學有專長,技術興國。
正是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他翻譯了古希臘人的著作《《幾何原本》,在這本書中,他準確而形象的譯出了點、線、直線、曲線、平行線、角、直角、銳角、鈍角、三角形、四邊形…
後人難以想像,這些數學課本上耳熟能詳的術語,都是徐光啟在400年前定下來的。
倘若此時,當權者能夠重視西學,以利瑪竇等人悲憫而智慧的天性為契機,積極的開放海外貿易,出口深受西方貴族熱衷的瓷器、茶葉、絲綢、香料等商品,便可以有足夠的經濟體量撐起帝國的財政支出。就如同13世紀的南宋一樣,即便在兵力、地域處於絕對劣勢的前提下,卻用驚人的GDP將國祚延長了一百多年。
歷史不容假設,當徐光啟在案前專心譯著的時候,那位二十幾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正躺在在深宮的雕花大床上吞雲吐霧,金鑾殿下,是一幫喋喋不休的酸朽腐儒。
02
明末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根源在於底層人民的溫飽問題。
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江南受災,徐光啟託人傳送了番薯種到家鄉上海來種植,效果極佳,便撰寫《甘薯疏》一書,在江南地區普遍種植。
番薯最初由南向北傳播時,因為氣候上的差異,留種和藏種成為引種的關鍵。
徐光啟總結了生產實踐的經驗,在其《農政全書》中介紹了用稻草覆蓋草木灰的方法,完美的攻克了這個技術難題,為番薯的向北推廣提供了理論依據。
歷史證明,這堪稱是明末的一次雜交水稻實驗工程,正是由於徐光啟的這次技術革新,為一百多年後增長的突飛猛進的人口提供了食物供給,並由此成就就了康乾盛世。
只此一項,放眼古今,唯有21世紀的農業天才袁隆平,可與之比肩。
番薯這種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的農作物,經過徐光啟的傳播,與西北乾旱少雨的氣候環境近乎完美融合,其產量高、耐儲藏、易成活的農作物已被列為當今世界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
至今,西北地域的定西市,已成為全國馬鈴薯三大主產區之一,是當地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
詭異的是,歷史沒有帝國足夠的時間,當徐光啟引植的甘薯藤蔓還沒有爬向關中的黃土地,在一個叫米脂縣的地方,聚集了無數飢餓的流民,豎起了不納糧的大旗。
正是這群人,多年後意氣風發的踏入了紫禁城,那一年是甲申年,為首的人,叫李自成。
3
徐光啟在汲取西方文化的同時,發現了熱兵器的先進性,因此成為西洋火器輸入中國最積極的組織者和倡導者。
天啟年間,他與葡萄牙人合作改良了大炮的鑄造技術,還引進了炮規、銃尺等先進儀器,使炮的射程精度都有極大的提高。
在他的倡導下,朝廷先後購進西洋火炮40多門,這些火炮大多被安置在戰事吃緊的關寧防線上,天啟七年,寧遠守將袁崇煥用這些炮將進犯的後金梟雄努爾哈赤擊成重傷,導致其在幾個月後鬱悶而終。
這一戰果,極大的穩固了邊防。
在徐光啟所著的《兵機要決.兵法條格》中,他自信的寫道:「當今兵憊將弱, 刀槍劍戟,不能制勝,非火器莫能禦敵也. 火器神妙全在於製造精工, 又須練習純熟,施加如意,百發百中, 斯為有用」。
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徐光啟的愛徒孫元化擔任登萊巡撫,徐光啟受命前往主持仿造紅夷炮的工作,至該年八月,共製造出大中小各型紅夷炮400餘門,又專門請洋人擔任教官,經過苦心訓練,這支受西式訓練、以裝備紅夷炮為主的火器部隊已然成為帝國的最有力的屏障。
崇禎四年(1631年)八月,皇太極率清兵進攻大凌河城(今遼寧錦縣)。
孫元化急令部下孔有德率領800名士兵趕赴前線。
此時,軍隊卻因給養不足,軍士擁戴孔有德為主,發動了兵變,巡撫孫元化在此戰中被俘,叛將孔有德念在舊情上,將孫元化放還,但即刻被崇禎問罪下獄。
徐光啟雖然努力營救,在崇禎五年,愛徒孫元化依然被下詔處死。經此一役,大明損失軍糧無數,徐光啟苦心經營的那些火炮軍團,也都盡陷敵手。
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心力交瘁的徐光啟撒手人寰,他的身後,是千瘡百孔的帝國。
關外,旌旗獵獵。
游牧民族的鐵騎,正奔向大明心臟的最後屏障--山海關,漫天的殺氣,堙沒了落日下的紫禁城,跟著一起的,還有失業員工李自成…
04
稍微總結一下
徐光啟那會兒,上海還是個小漁村,毛都不是;
舉世聞名,房價賊高的徐家匯,徐家,就是說徐光啟家;
點、線、直線、曲線、平行線、角、直角、銳角、鈍角、三角形、四邊形…這些幾何詞都是徐光啟翻譯過來的;
徐光啟是天主教徒,只娶過一個妻子;
番薯經過徐光啟的雜交才傳播開來,然後中國人口翻倍了。
※李世民:你再賣力,終究服侍過楊廣…
※擊敗他的王猛 苻堅 姚萇 謝安 謝玄 桓玄 劉牢之,還有戲弄他的司馬元顯,都被他名字熬死了…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