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核電磁脈衝突襲沒法破解?全球最大測試設施讓美早有準備

核電磁脈衝突襲沒法破解?全球最大測試設施讓美早有準備

核電磁脈衝是一種通過引爆核彈而造成的劇烈變化的交變電磁場,不設防的軍用和民間設施會因為突如其來的襲擊破壞電子設備而瞬間陷入癱瘓。製造核電磁脈衝攻擊,一般是通過引爆核彈在高空引發的,其波及範圍非常廣。圖為一枚核彈發起電磁脈衝攻擊後的波及範圍,美國的絕大多數區域都在這個範圍以內。

現代作戰裝備對電子設備的依賴越來越強,以至一些觀點開始認為核電磁脈衝是無法防禦的,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用電磁脈衝攻擊癱瘓對方,其實並不是一個全新的命題。因為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軍進行核試驗之時,就發現了電磁脈衝這頭怪獸。

認識到核電磁脈衝帶來的巨大危害,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就展開了大量的相關研究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新建ATLAS-I模擬器。該模擬器也被稱作棧橋模擬器,是世界上最大的不依賴於核爆而產生電磁脈衝的測試設施。

ATLAS-I模擬器的總投資為6000萬美元,建造於1972年至1980年,歷時八年才完工。這座測試設施的具體位置在美國基特蘭空軍基地附近的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其主要目的就是用來測試飛機和導彈在核打擊條件下的抗電磁脈衝攻擊能力。截至目前,基本上美國所有的現役戰略轟炸機都在這裡做了試驗。

建造ATLAS-I模擬器有一個特殊的要求,那就是為了完全模擬空中環境,對飛機的測試工作產生影響,應盡量減少使用導電材料,所以只能使用大量的木材和膠合層壓製件。這無疑帶來巨大的工程難度,因為它要能承受得起B-52戰略轟炸機這種八發巨無霸的全尺寸模型重量,而不至於會坍塌。

該模擬器由分別為ATLAS和ATLAS-I的兩台發生器組成,其電壓分別為4毫伏和10毫伏,能夠用於產生分別為100千伏/米和50千伏/米的水平場和垂直場。模擬器的傳輸線為板子形狀,兩個板子之間的距離為105米。板子的長度是410米,寬度是34米。

依靠ATLAS-I模擬器,美國獲得了關於電磁脈衝及其效果的大量實測數據,對各種作戰飛機和裝備抵禦這種攻擊提出無數細節的要求。核電磁脈衝是一種非常恐怖的魔鬼誠然不假,但防禦方如果有對抗措施,則會極大地減輕其損害和效果。

通常的做法有,為電子設備建造金屬屏蔽罩、系統設計時就考慮到電磁防護的要求、提高易損部件的可更換性、選擇跳頻通信、增加自閉系統、採用多條通信線路實施同時通信。在重大的軍用建設設施之中,不要說美國了,其實很多一流的軍事大國都有相應的應對措施。

實際上在應對電磁脈衝方面,各軍事大國都建有非常完善的測試設施。主要分為四大類,即源區外電磁脈衝環境模擬器、地面附近核爆源區內電磁脈衝模擬器、空中核爆源區內電磁脈衝模擬器和高空核爆源區內電磁脈衝模擬器等等。

而在電磁脈衝測試設施方面,美國多年以來投入血本進行建造,已經形成極為完善的體系,大大小小的測試設施有數十種之多,並呈現出系列化發展的特徵。這意味著,美國在應對電磁脈衝的能力建設方面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另一方面核電磁脈衝也不應當小覷,因為強化這方面的防護無疑會大大提升設施的成本,現在的防禦措施主要是集中在軍用領域,無防護的民間設施在它面前仍然是極為脆弱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獃說 的精彩文章:

小行星將從地球旁邊經過,專家:距離最近時只有670萬千米

TAG:阿獃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