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鎮醫巫閭山遺址群考古確定遼代顯陵、乾陵兩座帝陵,並發現韓德讓、耶律隆裕家族墓地

北鎮醫巫閭山遺址群考古確定遼代顯陵、乾陵兩座帝陵,並發現韓德讓、耶律隆裕家族墓地

遼代帝陵考古是遼代歷史和考古研究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據《遼史》等文獻記載,遼代有兩座帝陵(顯陵和乾陵)位於醫巫閭山,但具體位置不詳。20世紀30年代,歷史學家金毓黼親自深入醫巫閭山實地踏查,他認為北鎮琉璃寺遺址就是東丹王陵。1970年北鎮龍崗子村果園內意外發現兩座大型遼墓,出土墓誌證實北鎮龍崗子村是遼代乾陵的陪葬墓區。1980年,錦州市文物普查隊發現了新立遼代建築遺址、琉璃寺西山遺址等。上述發現為醫巫閭山遼代帝陵專項考古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2012~2013年,按照遼寧省文物局的部署,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開展了醫巫閭山遼代重要遺存考古調查。兩年間陸續發現了偏坡寺、駱駝峰、壩牆子、石板道、三道溝瞭望台等一批遼代遺址,結合以往發現,初步確定醫巫閭山東麓的二道溝和三道溝地區為遼代帝王陵區。

2014年,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製了《醫巫閭山遼代遺址考古工作計劃(2014~2018年)》並於同年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准。按照工作計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北鎮二道溝和三道溝地區有序開展了地面踏查、人工鑽探、遙感調查等考古工作,重點對新立遼代建築遺址、琉璃寺遺址和兩處墓地(洪家街墓地、小河北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穫。

北鎮新立遺址

遺址位於遼寧省北鎮市富屯街道新立村櫻桃溝村民組西北約100米的黃土台地上,在北鎮市區西北約8公里。這裡地處醫巫閭山中段東麓的「三道溝」溝內,遺址所在黃土台地背倚駱駝山,東、西兩側各有一條季節性小河,周圍群山環抱,風景殊絕。

新立遺址周邊地貌

經過全面勘探發現,台地北部有一組大型建築址,南部為規模較小的附屬建築。北部建築址的西南側發現一座巨型墓葬(編號新立M1),全長84米;建築址北側發現一座大型墓葬(編號新立M2),全長約44米。兩座墓葬與建築址緊密相鄰,最近處均不足10米。

新立遺址全景

此次發掘揭露出一組較完整的遼代四合院式建築基址。它由正殿、殿門和四周廊廡圍合而成,建築外部環繞一周露明的排水通道,整個建築朝向東南。

新立遺址四合院建築基址

新立遺址四合院正殿基址

新立遺址四合院基址西廊廡

出土遺物以建築構件為主,瓦件絕大多數為綠色琉璃質,證明該四合院建築為一座滿鋪綠琉璃瓦的高等級建築。正殿周圍出土了大量鋪地花斑石殘塊,這種高級石材一般僅用於皇家宮殿和陵寢建築。正殿之上還出土了一些玉冊殘塊,有契丹小字和漢字兩套。遺址東側的坡地上出土了一件雕刻精美、造型渾厚,具有皇家氣派的大型石螭首。

新立遺址四合院基址出土瓦件

新立遺址出土遺物

此次發掘的北鎮新立遺址四合院建築與巴林右旗遼慶陵三座陵前主要殿址進行比較,它們的朝向、平面形制、結構基本相同,出土的獸面瓦當、檐頭板瓦、筒瓦、板瓦等綠琉璃建築瓦件高度相似,遺址出土了玉冊、大型石螭首等高等級遺物,由此證明北鎮新立遺址四合院建築就是遼代帝陵玄宮前的祭殿。遼代顯、乾二陵均葬於醫巫閭山,但只有乾陵與慶陵前後相繼,結合遺址出土建築構件、瓷器等遺物的時代特徵,我們認為北鎮新立遺址四合院建築就是遼代乾陵的陵前祭殿。

琉璃寺遺址

遺址位於遼寧省北鎮市富屯街道龍崗子村西北約3 公里的山谷中,東南距北鎮市區約9公里,東距新立遺址約3.4公里,西南距醫巫閭山最高峰——望海峰約1.8公里。這裡屬於醫巫閭山中段東麓的「二道溝」,遺址座落在二道溝最里端的山窪內,掩藏在深山密林之中,平均海拔660米。遺址四周築有石圍牆,平面呈不規則形,門址位於東南,面積約3.5萬平方米。遺址內有兩道接近平行的石築護坡牆,把遺址分成階梯式的前、中、後三個人工台地(三進院落),在中、後部院落髮現大型建築基址。

琉璃寺遺址地形

此次發掘了遺址中軸線上的兩個建築台基,分別編號為一號建築台基(TJ1)和二號建築台基(TJ2)。TJ1和 TJ2這兩座建築台基均為單體建築,其方向完全相同,兩者一前一後,一上一下,呈前、後殿的布局。

琉璃寺遺址TJ1和TJ2全景

一號建築台基位於後部院落的中前部,朝向東南,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台基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30.2、東西寬26.4、高約0.62米。上層台基平面呈方形,邊長19.1米。兩層台基的周壁均用加工規整的條石包砌,台基內部填夯黃土。台基頂部現為林地,未能發掘。

琉璃寺遺址TJ1上層台基南壁包石

出土遺物以建築構件為主,瓦件有棕紅色琉璃質、綠琉璃質、三彩質、灰陶質等,種類多樣。還出土了大量石構件,包括石欄板、石螭首和石獅首等。石構件專門選用石質細膩的青黑色石材,雕刻細緻,工藝精湛。石螭首和石獅首為台基上緣的裝飾構件,刻畫生動,造型各異。石欄板為雙面高浮雕,題材廣泛,有的飽含生活氣息,有的富有神秘色彩。

琉璃寺遺址出土屋頂建築構件

琉璃寺遺址TJ1出土石螭首和石獅首

琉璃寺遺址TJ1出土石欄板

經與新立遺址和遼慶陵殿址進行比較研究,結合琉璃寺遺址所在位置,我們認為琉璃寺遺址很可能就是遼顯陵的陵寢建築址。

洪家街墓地和小河北墓地

洪家街墓地位於遼寧省北鎮市富屯街道富屯村洪家街村民組西北,距離北鎮市區約5公里。小河北墓地位於洪家街墓地西南約600米處,兩者緊鄰。這裡地處三道溝溝口,洪家街墓地距離三道溝溝內的新立遺址約2.8公里。

洪家街墓地

兩個墓地近年來都多次遭到盜掘,並還有再次被盜的風險。此次結合醫巫閭山遼代帝陵考古工作,對它們進行了全面勘探和主動發掘。經過勘探,洪家街墓地一共發現墓葬5座,目前發掘了其中4座;小河北墓地發現墓葬5座,發掘5座。

已發掘的這9座墓葬早年均已被盜,其中幾座近年又遭到野蠻破壞,但是仍有重要收穫。最重要的是共出土了4合較完整的墓誌,從而明確了這批墓葬的年代、性質和墓主人身份。洪家街墓地出土墓誌3合,證實了該墓地就是遼代大丞相耶律隆運(韓德讓)的家族墓地,是遼乾陵的重要陪葬墓地之一。此外,墓地還出土了壁畫、陶瓷器、金屬器、木器、玉石器等一批珍貴文物。小河北墓地出土墓誌1合,墓主人為耶律弘義,是遼代衛王耶律宗熙之子、齊王耶律隆裕之孫、遼景宗的曾孫。由此可知該墓地應為齊國王耶律隆裕的家族墓地,也是醫巫閭山遼代帝陵的重要陪葬墓地之一。

耶律隆運墓全景

洪家街墓地出土遺物

醫巫閭山遼代顯、乾二陵的準確位置和範圍,自金元以來的文獻記載就語焉不詳,逐漸成為歷史謎團。通過此次考古工作,基本上解決了這個沉封數百年的問題,極大推動了遼代考古學和遼金史學研究。

醫巫閭山遼代帝陵的發現,填補了遼代帝陵考古和遼代陵寢制度研究的空白,對於我國古代陵寢制度研究也有重要價值。遼乾陵是遼代中期帝陵,它承上啟下,是遼代陵寢制度發展演變中關鍵的一環。遼乾陵開創的以一組四合院建築作為帝陵玄宮前祭祀建築的模式,與唐、北宋以及遼代早期以一個單體建築(獻殿)作為玄宮前祭殿的做法有顯著區別,突出了朝拜祭祀儀式的重要性,並且被明、清兩代帝陵繼承和發展,充分體現了遼代陵寢制度在中國陵寢制度史上的重要地位。

醫巫閭山帝陵在遼代全部五座帝陵中佔據其二,尤其是遼乾陵修建於遼代鼎盛時期,是遼代帝陵遺址和遼代文明的精華所在。此次發掘揭露了一批遼代皇家建築基址和高等級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貴遺物和文字資料,為遼代官式建築、皇族譜系、喪葬制度、手工業、對外交流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萬雄飛)

來源:北鎮發布 文博中國

編輯:劉琳 校對:賀瀟

你可能會喜歡

點擊可進入

點贊一下,我們的新聞會更好!

想說兩句嗎?歡迎動動手指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錦州日報 的精彩文章:

TAG:錦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