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老年痴呆患者們的好消息!施一公發表治療新策略!

老年痴呆患者們的好消息!施一公發表治療新策略!

在與阿爾茨海默症發病(俗稱老年痴呆症)密切相關的關鍵蛋白研究領域,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教授施一公研究組連下兩城。

1月10日,施一公領導的研究團在《科學》雜誌發表長篇論文,為阿爾茨海默症相關領域研究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此前幾天,2018年12月31日,施一公團隊還曾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為阿爾茨海默症的發病機理提供重要認知基礎。

4日,在「2018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頒獎典禮上,中國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董中原(左)為施一公(右)頒獎。

施一公團隊研究阿爾茨海默症關鍵致病因素

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會導致腦萎縮和記憶喪失,從而造成痴呆、殘疾,甚至死亡。

目前,這一世界性難題的疾病發病機制仍不明確,但根據研究人員在患者腦中看得到的致病現象是,一些錯誤摺疊的蛋白組成的澱粉樣蛋白斑塊不斷產生和聚集。

施一公領導的研究團隊在《科學》雜誌發表的文章題為《人源γ-分泌酶底物澱粉樣前體蛋白的識別》。論文報道了人源γ-分泌酶分別結合底物Notch和澱粉樣前體蛋白(APP)的冷凍電鏡結構。

而γ-分泌酶被認為是導致阿爾茲海默氏病關鍵因素之一。γ-分泌酶是人體細胞膜上的一個蛋白酶體,它的主要作用是降解細胞膜上一些廢物蛋白,把它降解成小的片段,讓人體再吸收、再利用。但是,上述在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腦中看到的錯誤摺疊的蛋白斑塊也是由γ-分泌酶異常降解所造成的。

所以簡單來說,施一公團隊此次主要研究方向——如何抑制γ-分泌酶異常降解而不影響其他物質。

其實,施一公團隊早在2014年時就在世界上首次解釋了與阿爾茨海默症發病直接相關的γ-分泌酶複合物精細三維結構。當時該研究被外界譽為施一公「科學生涯里最耀眼的成果」。

老年痴呆症發病率高

公開數據顯示,在65歲以上人群中,阿爾茨海默症發病率高達10%;在85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達30-50%。

美國研究人員稱到2050年,65歲及以上的美國老年痴呆症患者數量料為1380萬。而中國目前阿爾茨海默症人群高達500萬,約佔世界患者總數的1/4。

更為嚴峻的是,由於世界範圍內預防治療手段不足,缺乏特效藥物,該疾病有發病年齡提前、發病人數增加的趨勢,給病人及家屬造成極大痛苦,也同時為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所以,美國阿爾茨海默症協會提出,在目前形勢下,對阿爾茨海默症的研究投入是十分必要的。

製藥巨頭投入大量研究經費仍無果

雖然當前世界範圍內都在加大對阿爾茨海默症的研究投入,但卻尚未研製出針該癥狀的特效藥。而巨額的研究經費也讓醫療機構無法負擔。

上述提到,目前阿爾茨海默症發病機制仍不明確,但γ-分泌酶或是導致該症的關鍵因素,所以各大製藥巨頭也都將抑制γ-分泌酶看做具有潛力的治療策略。

美國輝瑞、默克公司、禮來公司紛紛針對此進行研究,也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以禮來公司為例,僅在開發新葯Solanezumab上,所花費資金就為90億美金。

但是截至目前,抑制γ-分泌酶策略在臨床上尚未看到任何療效,相反,還產生了嚴重的副作用。所以,各大製藥巨頭紛紛罷手。

所以施一公團隊論文指出,失敗的背後或許是,抑制γ-分泌酶的同時也抑制了合底物Notch的水解。

2018年12月31日,施一公等人在《自然》發表論文,解析了人源γ-分泌酶結合底物Notch的冷凍電鏡結構,揭示結合底物Notch後γ-分泌酶的構象變化。

施一公談到,這些藥物旨在降低γ-分泌酶對澱粉樣蛋白的切割,從而減少澱粉樣沉澱來治療老年痴呆症,而理想的情況是,γ-分泌酶只減少對澱粉樣蛋白的加工,而不影響處理其他物質。「為此,獲得γ-分泌酶與底物Notch以及前體蛋白APP複合物的結構,對研究γ-分泌酶的底物識別酶切機理和設計以γ-分泌酶為靶標的特異性藥物,具有極大科學意義和潛在應用價值。」

*部分文章內容或全部文章內容來源於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如有侵權,請在公眾號留言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洛杉磯華人自己的公眾號:"USLANEW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華人信息站 的精彩文章:

那些從美國回到中國的人,他們都後悔了嗎?
紐森加州新預算開支大增,全面覆蓋教育醫療與非移民!

TAG:美國華人信息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