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盤點二戰時期小鬼子的稀有步槍和極少見的手槍

盤點二戰時期小鬼子的稀有步槍和極少見的手槍

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以為憑藉「大炮轟完」之後,步兵端著三八步槍和刺刀衝鋒的戰術,以及被武士道精神洗腦,就能橫掃天線的日本軍隊。突然發現,美國人的輕重火器在日軍面前形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火牆。日軍在一次次的衝鋒之後,除了遺留下漫山遍野的屍骸,達不到任何戰術目的。此時,日本軍方才回頭開始重新啟動半自動步槍的研製工作,此時已經是1944年。1944年,對於日本來說可謂是「極為艱苦的時期」。除了在中國戰場拼盡全力發動了「豫湘桂」戰役之外,在太平洋戰場上簡直是被美軍各種吊打。所以,在這個時候研製半自動步槍,已經無法按部就班的制定技術指標等過程,直接就是採用「拿來主義」的方式,進行仿製。

日軍三八式步槍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自行研製半自動步槍的計劃也隨之被擱置。

但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面對美軍大量裝備的現代化半自動步槍-M1加蘭德。日軍的手動步槍顯得力不從心,而在歐洲戰場上,德國和蘇聯也已在研發他們的半自動步槍(G43和SVT40)。

上美軍M1加蘭德 中蘇軍svt-36/40 下德軍G43

為了扭轉這種劣勢,日軍也打算研發一款可以與之抗衡的半自動步槍,但是當時陷入中國全面抗戰泥潭和被美國封鎖暴揍的日本顯然無力去從零設計一款武器,於是館山炮術學校研究部開始直接拿了太平洋戰場上繳獲的美軍M1加蘭德作為原型仿製。

上美軍加蘭德 下日軍四式

日本將仿製的任務交給了海軍橫須賀工廠。當時,正好是日本所謂神武紀年2604年,所以新仿製的半自動步槍就被命名為「四式半自動步槍」。該槍主要結構與M1伽蘭德步槍相同,不過進行了所謂的日本特色的改進,比如採用的子彈改為了7.7×58mm九九式步槍彈,容彈量增加到10發,通過10發固定彈倉供彈。此外,考慮到日軍士兵身材矮小,手小的特點,扳機握手處比M-1原型細很多,槍管也進行了縮短;另外在準星、準星座以及機匣外形也按照日本的習慣及生產條件重新進行了設計。這款全新的半自動步槍長1073毫米,槍管長610毫米,重4.07 公斤,子彈初速:720 米/秒,尺標射程240米,最大射程350米。

四式甲半自動步槍

就這樣,一把名叫四式半自動小銃的山寨貨問世了(也有稱為五式)。當它們最明顯的差異的,四式步槍使用的是以兩個5發裝彈夾條裝填,而加蘭德步槍則使用8發塊狀漏夾,在子彈打光後會「呯」一聲自動彈出,日本這把槍則不會自動彈出。而且它還使用日式切線瞄準器,不是美國常用的覘孔瞄準器。

二式傘兵步槍

這種步槍專門為傘兵研製,由於步槍不能攜帶太長槍械,所以日軍傘兵沒有與敵人步槍機槍對射,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日軍設計人員以99式短步槍為藍本,設計了可以通過插銷快速分解組合的傘兵型步槍,傘兵登機時可以把步槍分成2段,這樣就可方便的攜帶上機了,當跳傘落地後,可以立刻組合成1把完整的步槍,不過這種設計對槍械的設計精度有一定影響,2式傘兵步槍的射擊精度比99式短步槍低一些,而且成本高。

拆解狀態下的二式傘兵步槍

機匣頂部

機匣頂部, 有曰本皇室的家紋 - 十六八重表菊. 該槍被繳獲前, 曰本兵已經將其銼掉, 以防天皇的菊花落入敵手。

菊紋下方是"二式"字樣。

機匣頂部還有一個炸殼時用於泄壓的開孔, 防止高壓氣體將碎片吹向射手眼睛。

壹式將佐手槍

日軍陸軍當時的手槍,通常外觀並不好看,而且也不適合高級軍官攜帶,只適合低級軍官攜帶,當出席重要禮儀場合時,日軍陸軍的高級軍官往往因無合適的配槍感到尷尬,這使日軍陸軍的將佐非常不滿,強烈要求裝備一種外觀適合高級軍官佩掛的禮儀手槍,於是陸軍立即研製裝備了多型軍官手槍。

這種手槍使用.32 ACP彈,射擊精度也不差,外觀適合高級將佐佩掛

感謝觀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遊撈 的精彩文章:

TAG:雲遊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