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區區14個字的書法,即使放大20倍也無懈可擊,成為國寶級文物

區區14個字的書法,即使放大20倍也無懈可擊,成為國寶級文物

在中國的國寶之中,有的相當複雜,有的卻看似普通。比如說王安石所寫的《楞嚴經旨要》,是密密麻麻摘抄了《楞嚴經》中的一大節。但同時收藏在上海博物館的國寶《苦筍帖》,卻只有區區14個字。雖然字數少,價值卻一點都不低,被譽為「傳神之作」。

這份《苦筍帖》,是有著名的草書大家懷素所寫。懷素是唐代著名書法家,由以「狂草」書法而出名,被人稱為「草聖」。他自幼出家,除了禪學以外,酷愛書法,與當時的張旭齊名,又被稱為「顛張狂素」。唐朝雖然書法家輩出,但只要講述書法簡史,都不能迴避懷素和尚。

然而,在懷素為數不多的存世品中,這份《苦筍貼》卻顯得實在太過單薄。因為在絹本之上,卻只有這樣14個字:

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徑來。懷素上。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現在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苦筍即筍子,是一種蔬菜,茗即茶,這都沒有什麼稀奇的。有人認為,懷素的這句話是:苦筍和茶的味道都非常好,所以請直接送來吧,懷素敬上。另外也有部分學者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苦筍和茶口感很好,你趕緊來。

這副字,只有署名,沒有收信人的稱謂,也沒有提及其它的內容。要知道,在唐朝的交通並不像現在這麼便捷,送一封信並不容易,僅僅就閑聊這一句話,未免太過奢侈。除非是同城送信,但那也許是讓人帶口信更為穩妥。

因此,小珏大膽推測,這份被後人稱之為《苦筍貼》的國寶,很有可能是一封正規書信的最後半截。前半部份,因為各種原因遺失或者損毀了,當後人發現它的不凡時,只好用心保存後半截。

儘管它的意思,並不明確,但幸好評價一件書法作品,更關鍵還是字的好壞。由於字數少,字體變化並不多,而且在筆畫構建來看,也相對均勻,不如懷素平時的書法作品那樣,在各筆畫之間的用筆誇張,造成不死不休的獨特效果。

它的美,主要是是在於流暢洒脫的意境。這14個字,宛如飛龍一般,呼之欲出,又如同字字有神,通靈剔透。近觀這些字,那怕用20倍放大鏡來看,也是氣勢如虹,顯出了狂草的奔放和從容。

雖然沒有親見,但懂書法的人可以看得出來,懷素在控制用墨和筆畫時,並非是以力度來衡量。它是以書寫的速度和運筆的節奏來達到這個效果的,這樣一來,字就沒有矯揉造作之感,而增加了流暢的風格。同時,因為這是一封給友人的書信,懷素雖然也是用的草書,但明顯少了一些「狂詭」,多了一些自由洒脫。

曾經有人質疑,這件國寶是絹本的,是否是當時的臨摹本?其實,在唐朝的時候,給友人寫信,確實是用絲絹的。著名書法家、收藏家

徐邦達先生就對此考證過:

唐人寫信用絹,是當時的習俗。盧仝詩云:「口雲諫議送書至,白絹斜封三道印」,可為佐證。——《古書畫過眼要錄·晉隋唐五代宋書法》

另外,它上面密密麻麻的收藏印章和題跋證明,這件《苦筍貼》曾經進入過宋朝的內府、元代歐陽玄,明代項元汴,清朝安岐直至乾隆內府,後來清朝著名的書法家和名人永瑢、永瑆、奕訢、戴瀅等都一一收藏。這樣流承有序的作品,自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傳世珍寶。

昔日王侯將相才能擁有欣賞的國寶,現在也收藏在上海博物館之中,成為了平民百姓也能駐足欣賞的佳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白的家鄉在哪裡?歷史上有過很多爭議,你看看他自己是怎麼說的
雖然活了82歲,卻被圈禁53年,他是康熙97個孫子中最慘的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