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是佛祖的成佛之日?你喝過靈隱寺的臘八粥嗎?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是民間的一句俗語,這也意味著臘八拉開了過年的序幕。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隨著時間的推移,祭祀的部分慢慢的消失,畢竟一年祭祀的時候非常多,但是臘八的習俗卻保留下來,臘八節這天,中國絕大多數地區都有喝臘八粥的習慣,北方部分地區,如山東等地有腌制臘八蒜的習俗,青海的西寧則有吃麥仁飯的習俗,不管什麼樣的習俗,都是拉開了過年的序幕,從這一天開始,年味逐漸濃了起來,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甚至是過完正月。
臘八節是我們傳統的節日,只是並沒有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而已,從上古時期,就有了臘八節的雛形,之所以這麼早就有臘八節,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臘月的特殊性,臘月也就是農曆的十二月,是歲末之交,這才顯得跟其他月份不一樣,臘月的臘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就是有新舊交替的意思,第二層意思,臘在古代從獵,因此需要將打獵來的野獸進行祭祀,第三層意思是祛除疫病,迎接新春的到來,因此臘月在上古時代就得到了如此的重視。
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臘祭這一天是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直到南北朝時期才定為臘月初八,這一切還是佛教的功勞。
佛教的「法寶節」
眾所周知,佛教是漢朝時候傳入的,此時的中國的臘祭已經進行了幾百年了,佛教為了擴大影響,結合了當時中國非常重視的臘祭,打造成了佛祖的成佛之日,故事是這樣的:
佛教的佛祖釋迦牟尼,也是佛教的創始人,本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年輕時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他在雪山苦行六年,經常日食一麥一麻,餓的皮包骨頭,卻發現一味苦行並非解脫之道,於是放棄苦行下山。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熬乳糜(奶與穀物共煮而成)供養他。釋迦牟尼的體力由此恢復,隨後於菩提樹下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從此,臘月初八,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成道之日,便成為佛教的一個盛大、隆重的紀念日,而中國本土的臘祭也受到佛教的影響,定下來臘八這一天為臘八節,臘八節既由此而來。
而供養佛祖的乳糜也就是臘八粥,實際上臘八粥是中國先有的,佛教附會才有了乳糜。不管怎麼說,派送臘八粥,百姓和臘八粥成為了一個傳統。史書中也多有記載,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是日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而宋人吳自牧的《夢粱錄》也說:「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
靈隱寺臘八習俗
臘八是佛教盛大的節日,在一些寺廟也成為了固定的習俗,比如在非常有名的杭州靈隱寺,每年都有固定的習俗,已經成功申報浙江非遺,而靈隱寺的臘八習俗也有固定的程序,大概的習俗如下:
1.供佛祈福。臘八日當日,由於是佛教的法寶節,靈隱寺僧人取香谷及果實等,造粥供佛。臘八日,寺中舉行臘八粥出鍋、盛粥、供送儀軌,將第一份出鍋的臘八粥,由僧人依次送至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宇之內,誠供在佛像的前面,既是為天下民眾祈願幸福安康,也是表達對佛祖的恩念之情。
2.方丈講經。臘八日當天,靈隱寺會舉行一場由方丈主講的大型講經法會。講經是為了開示臘八節的來歷和意義。講經在大雄寶殿廣場舉行,整個過程按照佛教儀軌規定,先由信眾、僧人前往方丈室,禮拜方丈,以表聽經聞法之心,並誠請方丈慈悲為大眾講經。然後,方丈應允,隨眾來到講經會場,登台講經。
3.千僧傳供。傳供即眾僧供佛。臘八日當天,由一千多位僧人、信眾排成兩列隊伍,逐一將臘八粥、花果等供品經一千多雙手,由外向里,傳遞至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前供台上,用以紀念祖佛成道,表達知恩感恩之情,並從中體悟蘊含在經手傳遞過程中的舍與得的關係。
4. 煮臘八粥。臘八節前,由於派送的粥逐年增多,因此靈隱寺從臘月初一就開始準備。寺院就開始準備煮臘八粥的食材、製備工具、爐灶。煮粥時,火候控制,攪拌時厚薄把握等都有一定講究和訣竅,按照江南人的口味進行熬制,其中的糖桂花製作是靈隱寺專擅的技藝,其工藝須經桂花採摘、攤曬挑揀、梅鹵腌泡(四、五個月)、晒乾、烘乾、鹽炙(可保質兩年)、拌糖等若干工藝環節,當然這個配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杭州老百姓的建議下,靈隱寺的臘八粥已經將糖的分量減半,這樣熬出來的臘八粥更是甜而不膩。
5. 施粥民眾。靈隱寺熬制的臘八粥,除了供佛和送居士信眾之外,還要分享給普通民眾。受靈隱寺臘八節習俗感召,每年此日清晨,上萬民眾紛至沓來,而僧人則在寺院一一給大家施送臘八粥。由於來的人太多,會出現人身安全風險,因此改為網上預約,當然也有僧人和義工一起把臘八粥送到養老院、福利院等慈善機構,民工子弟學校的學生、環衛工人等。目前,靈隱臘八節饋送臘八粥數量,居全國之首。
可以說,臘八節喝一碗靈隱寺臘八粥已經成為老底子的杭州人的一個習慣,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喝上靈應寺的臘八粥,畢竟數量有限,因此杭州的其他寺廟如香積寺也開始在臘八這天派送臘八粥,滿足更多信眾的需求。
從2008年靈隱寺恢復派送臘八粥開始,已經有11年,但是這個傳統則可以追溯到宋代,蘇東坡任杭知州時,曾在《留題靈隱方丈》用「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哺」來描寫靈隱臘八節的空前盛況。南宋杭州鐘磬相繼,寺院普遍舉行臘八節活動,誠如吳自牧《夢粱錄》卷六「十二月」條云:「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寺俱設五味粥。」
靈隱寺臘八習俗已經深深的刻在老杭州人的心裡,而新杭州人也慢慢參與其中,尤其是在申請互聯網化以後,臘八節的習俗插上互聯網的翅膀,能夠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傳統節日的魅力,對於傳統節日的推廣也是大有裨益的
※2角紙幣中的「大橋2角」,很值錢了,快找找你家有沒有
※三國演義里的小人物實際上是東吳大司馬,出土文物都是國寶
TAG:歷史百家爭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