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國內首個3D列印生物標本亮相:重現白鱀豚

國內首個3D列印生物標本亮相:重現白鱀豚

IT之家1月13日消息 根據科技日報官方微博的報道,1月12日,湖北武漢,白鱀豚「淇淇」3D列印標本在中科院水生所亮相,這也是國內首個3D列印生物標本。

國內首個3D列印生物標本亮相:重現白鱀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據介紹,「淇淇」被認為是最後一隻白鱀豚,人工飼養22年後於2002年去世。亮相的3D列印標本長2.07米,重約7公斤,它是通過3D列印構建「淇淇」的3D的數據模型復原而來的。

據悉,「淇淇」是世界上人工飼養時間最長的白鱀豚,1980年被漁民捕獲後送至水生所。它在2002年去世後,人們就再也沒有見過一頭活的白鱀豚。

白鱀豚

白鱀豚(學名:Baiji,Lipotes vexillifer)亦稱:白鰭鯨、白鰭、白旗、白夾、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揚子江豚及長江河豚等,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游。

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白鱀豚種群數量銳減,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白鱀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正式公布白鱀豚功能性滅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之家 的精彩文章:

華為59款機型換原裝電池官方只需99元
微博「點贊」現賞:可隨機,不超2000元

TAG:IT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