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學不好和活不好的原因都一樣:缺少遠見!

學不好和活不好的原因都一樣:缺少遠見!

點擊「一刻talks」,選擇「設為星標」

導讀:無論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不要上來就悶頭做,花點時間讓自己看清意義、產生遠見,是個好習慣!

我也是多年之後才明白,就能力而言,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能做「解答題」,而是會做「選擇題」。

很多人學不好或是過不好,並不是因為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行,而是因為在看待事物時缺乏遠見,總是做出短視或錯誤的選擇!

在生活中,「選擇大於努力」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戰略原則,這倒不是說"努力不重要,而是「選擇」的權重更高。

有意思的是,權重更高的「選擇力」反倒不在我們的視線之內,很少有人會把它主動當成一個學問去對待,也很少有人願意花大量的時間去思考與練習,以致我們在這方面弱得就像是天生的一樣。

這當然不能完全怪我們自己,最主要的原因,與當前的教育模式不無關係。

畢竟,在人生最初的十幾二十年里,每個人都要先經歷一個被動求學的階段。

說求學階段被動,是因為我們在這個時候沒有選擇,也不需要選擇,所有人的目標幾乎都確定的:考個好成績,上個好大學,拿個好文憑。

除了目標是確定的,學的知識也是確定的——所有習題都有條件、有答案,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想盡辦法把它們解答出來。

這麼多年,我們都把精力放到了「解答」上,卻對如何做「選擇」知之甚少,在這方面不僅沒人教,也很少有人給我們提示。

等衝進生活和社會之後才發現,目標沒了、條件沒了、答案沒了,原先引以為傲的「解答能力」瞬間失去了支撐,弱得可憐。

無論是找一份工作、選一個伴侶、定一個目標……似乎都有一萬種可能!

目之所及,我們看待和判斷事物的能力極為有限,不僅自己時常拿不定主意,問別人也是各說風雲。

最終的選擇,要麼隨機、要麼隨緣、要麼誤信他人、要麼順其自然,少有獨立、深刻、堅定、正確思考,是成是敗都是未知數。

都說命運就是人生所有選擇的集合,如果在「選擇題」上能力低下,就算「解答題」做得再好,終是不如意十之八九啊!

學校里的選擇題錯了,改正就行了,但生活中的選擇題錯了,我們可能會付出命運波折的代價!

所以,我想有必要把這個話題提上日程,用自己從坑裡看爬出來的經驗,反哺那些迷茫的,尤其是處在人生之初的年輕人。

「學能力」而不是「學知識」

一位高二學生社群里@我,說自己找不到目標,學習也不在狀態,因為看到老師從好大學出來,拿的工資也不高,於是覺得讀書可能是無用的……

因為當時我們在群里談論「主動目標」這個話題,所以我聽出了他的潛台詞,他其實是想說:

在學校里的被動學習很無趣,既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意義,自己沒有學習動力,要是能像我們這樣在社會上主動追求自己的目標就好了……

局外人當然一眼就能看出這其中的思考漏洞,但是一位高二的學生在面對繁重的學業,特別是成績還不是很好時,心生厭意也是值得理解的。

我隨即回復他:

在校階段,取得好成績、考上好學習就是最大的目標,雖然這個目標是被動的,但每個人都要經歷這樣的階段,你能在學校證明自己,就同樣能在校外更好的證明自己。

邏輯很簡單,能取得好成績,就證明你的學習能力。你能在被動的目標上取得成功,你就有更大概率在主動目標上取得成就。

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學知識,或者取得好成績,而是獲取學習能力,有了學習能力,知識和成績便是證明和附屬品。

不要指望儘快結束學校生活,去現實生活中去找成就,在學校沒有鍛煉起來的能力,也會讓你在社會上更大概率地對自己失望。

這些話從我們嘴裡說出來,似乎很輕鬆,但是在他們懵懵懂懂的年紀,往往當局者迷,需要有人幫助他們看清。

從背上書包那天起,我們都知道上學是為了學習本領,讓自己成為一個厲害的人,只是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的時間被每次的小測驗、大考核分割成一塊一塊。

每天忙著一道道地通關,學習知識和應付考試似乎成了唯一,最後不自覺地轉移了學習的動機。

視線要是被束縛在了眼前的事物上,我們就會越走越累、越走越迷,此時不妨主動停下來,轉換焦點,望向遠方,看清最初的意義和動機。

當我們從「學知識」回歸到「學能力」的時候,心境就會不同,就能跳出疲於應對的狀態,去接受不喜歡的課,去正視巨大的壓力,去化解無趣枯燥的過程,因為克服這些正是能力所在啊。

盯住能力去成長,那些困難就會成你的獵物,會激發你去征服它們的慾望,而非壓抑的牢籠,只能被動承受和煎熬。

有了「學能力」的心態,即使成績暫時不理想,也能練就應對複雜、在任何事物中學到東西的本領。

所以說,提升認知能力是人生第一要務,因為看待事物的角度會決定我們選擇何種行動。

如果只能看到學習的表層,我們就會產生讀書無用論的念頭,但是要能再深看一層,誰要是不讓我們學,我們就會跟誰急。

從「學知識」到「學能力」就是從短視到遠見,會產生不一樣的動力!

「學未來」而不是「學現在」

無獨有偶,又一位高二的學生過來求助。

她說自己的表弟問她:為什麼我們要去學校學數理化?還舉了個「經典」的例子:買菜乾啥都用不上函數,那為什麼還要去學習函數呢?

看到這樣的問題,大家可能心裡會笑,但是我們真的要理解他們!

這就是初高中生最真實的困惑,在他們這個年紀,很多顯而易見的事情就是看不清楚,換作當時的我們,可能也是一樣的。

一方面,人是自我解釋的動物,他們覺得學數理化沒用,很可能因為他們學得並不好,所以覺得無趣,產生了無用的念頭;

另一方面,他們目光短淺,缺少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於是我回復:

你告訴他:

學函數微積分什麼的當然不是用買菜用的,而是為了我們今後能夠有機會參與那些高層次創造而做準備的。

如果僅僅是為了去買菜,那些沒有讀過書的老一輩農民伯伯比我們都要在行。

所以有見識的人都會為未來作準備,因為我們的美好生活在未來而不是現在,凡事只盯著現在能不能用,那是目光短淺,以後要吃大虧的。

N年後當自己的同學可以高級成級工程師、設計師、領導者,擺弄那些自己看不懂的事情時,當自己只能從事買賣、算賬、親自服務他人的工作時,再回過頭後悔當時視這些「無用之事」為糞土時,就太晚了!

即使現在學了數理化以後真得用不上,那也是你學習能力的證明,有個好文憑也能作為敲門磚去從事那些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

人在年輕的時候缺少遠見,是因為受自身閱歷的限制,但這時又是他們最需要遠見引領的階段。

當目光短淺,只能看到眼前時,人的選擇和行動也會變得很短視,這也許正是不同學生之間的真正差距所在:

他們差的不是學習成績或學習能力,而是各自目光能看到的距離!

這種困惑不僅我們身邊有,全世界的青少年都一樣,比如《行為設計學》中的高中代數老師迪安·舍曼就會經常遇到這種問題。

一些九年級的學生無法體會直線方程的標準形式到底有什麼用處,就總是會問:我們什麼時候才會用到這個?

他一度感到非常煩惱,最後乾脆這樣告訴學生:

永遠不會,你永遠都不會用到!

人們練習舉重,絕不是為了哪天有人硬要把他們摁到在地、胸口再放在啞鈴的時候能舉得起來。

而是為了能夠在打橄欖球時放倒防守前鋒,是為了能扛得起煤氣罐,是為了能把外孫高舉過頭頂,而不至於在第二天肌肉酸痛。

你做數學題,是為了鍛煉邏輯思維能力,讓你將來可以當個優秀的律師、醫生、建築師或者家長。

數學就是思維的舉重訓練,對大多數人來說,數學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迪安·舍曼的回應更加精妙!他同樣提示了學習的真諦在於著眼未來,而不是當下就用。

如果我們審視自身就會發現,當下所做的事都只不過是路徑罷了,大部分都是為了未來的某個已知或未知的目標而準備的。

就像早起、閱讀、跑步、寫作……人們願意刻意保持難受去做這些,並不是為了今天就能產出或用到,而是為了積累出將來的複利效應。

學會用未來視角看問題,就是最大的遠見,就是我們擺脫現狀最好的認知武器。

「能給予」而不是「我想要」

讓我們把目光從學生轉到成年人身上。

所謂成年,絕不僅僅意味著一個人在生理上滿18周歲,更在於心理和認知上能否獨立適應社會。

從這個角度看,很多人只是進入了成年社會,但並不能稱為真正的成年人。

比如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畢業離開學校之後,其實還是一個學生,就讀於一所隱形的社會大學。

他們更加意識不到,在這所隱形大學中,主導命運的能力已經由「解答力」轉向了「選擇力」。

很多人看不到階段模式的改變,依舊拿著以前的「鎚子」在社會大學中敲敲打打,最後過得並不如意,和很多未成年人一樣到處需要被照顧。

最明顯的就是實現人生夢想這件事了。

人們要想美好的生活,就會在心裡發願:自己想要什麼樣的職業,想要什麼樣的收入,想要什麼樣的伴侶,想要什麼樣的人生……

絕大多數人看到眼前的這些夢想,以為就是全部了,然後再也看不到更遠了。

於是能想到就是繼續打磨自己的能力,加入了房子、車子、票子、位子的競爭隊伍中,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還要更多、更快,佔據絕對優勢。

進而報更多的班、上更多的課、讀更多的書、跑更多的步、交更多的朋友、賣更多的貨……最終迷失在忙忙碌碌中。

幾年過去了,很多人覺得自己活得不好,非旦沒有收穫夢想中的生活,反而收穫了一堆焦慮和浮躁,越是急於求成,就越是一事無成。

造成這些的,其實都源於一個選擇焦點的差異。

事實上,在夢想背後的遠處還有一個更真實的追求,那就是「我能給予這個社會什麼?」

因為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交換,我們唯有成為一個價值足夠大的人,才能參與到對等的價值交換中去,才能被他人所需要。

但是當我們把焦點放到「我想要」時,關注的只是自己能獲得什麼,就會無意中忽略了自己能提供什麼。

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到「能給予」時,就會發現自己手裡可用於交換的東西真得很少,而且增加哪怕一點點有分量的個人價值都極為不易。

在「給予」模式下,人會變得有耐心,知道做成一件事並不容易,所以會捨棄紛繁的慾望,專註自己最重要的價值點,一點一點默默積累。

在給予模式下,人會變得不浮躁,知道機遇需要價值來匹配,所以看到別人成功也不激動眼紅,在祝福的同時繼續問自己能給別人帶去什麼。

這樣的人,必定能在社會大學中收穫傲人的學分,因為能給予得越多,就有能力換取得越多,那些「我想要」的目標都會隨之而來。

雖然前期會孤單、會困苦,不像「我想要」那樣熱鬧輕鬆,但客觀世界的規律往往是違反人性的,而克服人性需要遠見。

畢竟,從長遠看,「單向追逐」遠不如「價值吸引」,因為前者可能會撲空,而且是大概率撲空,而後者卻讓你勝券在握。

這就是選擇的力量!

所以,時常問自己:我能給予這個世界什麼?

當我們被這個世界強烈需要時,這個世界必然會給我們回報,而只知一味索取的人,總會被唾棄的。

這個世界精明著呢!

掃下方二維碼可加個人微信提問

一刻 talks ? 全球創見者分享平台

長按下方二維碼發現更多未知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刻talks 的精彩文章:

過冬還是剁手?消費市場到底怎麼了?
2019,別再放過重新開始的機會

TAG:一刻tal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