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官窯看成是民國仿品,馬未都撿漏後聲稱:這是真正的精品啊
對於不同時期的青花瓷器其實普通人是很難分清楚的,但對於馬未都來講就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說到這背後的原因其實也簡單,那就是他把瓷器做了深入的了解,而且很認真的對每一個朝代的瓷器做了分析。
說到一個故事,馬爺表示當年自己到外地的一個商店去淘寶貝,當時天色也不怎麼好,於是準備著逛完就回家。巧的是自己進了一家店一眼就看上了一個康熙的官窯。奇怪的是這一件寶貝算是全店裡最好的,但被放在了地上的一個角落,而且落了很厚的灰塵沒有要。
當爺當時還在想怎麼這麼好的一個康熙梅瓶就是沒有要呢?而看到瓶子上的圖案後他明白了,因為上面畫的是枯枝小花鳥,而且是十分的稀少,所以很多進店的人一眼就把它認成了民國時候的仿品,就連店主也是這樣子認為的。
東西被放在了店裡的角落,所以馬爺也是很成功的花了很少的錢把這一件寶貝收入了自己的口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馬爺他是怎麼知道這一件東西就是康熙的呢,而且他還可以這麼肯定的表示錯不了。
馬爺解釋著聲稱要知道這種稀少的枯枝小鳥畫法在康熙的時候很少見,康熙的時候大部分畫的是刀馬人物圖案。而這種時候的枯枝畫法也是從明末開始從景德鎮傳下來的,嚴格的來講,這種題材少,但是比刀馬還要好的真正行貨精品啊。
而且康熙的刀馬人物瓶多半都是當時出口到歐洲的,真正的枯樹花鳥畫法者是國文化的代表。在瓷器上能做一個社會性的橫向比較,而這一點對於很多的收藏者來講是做不到的,背景知識學得不夠,所以大家很難把它看成是真品,以為是民國後仿的。
自己能有幸撿漏到這麼一個代表性的康熙珍品,最重要的是大家在收藏的時候一定要帶著知識和見識去找東西,說不定哪一個寶貝正在某一個角落等著大家呢。
※2座「標誌性」的石像,最終失敗而告終,因姿勢引爭議被迫拆除!
TAG:社小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