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未來互聯網支付的關鍵!
互聯網支付
從全球範圍看,互聯網支付有三種主要的組織方式:卡支付、第三方支付、加密數字貨幣。卡支付(包括銀行卡、信用卡)的主體是各大發卡銀行和卡清算組織,是傳統支付的主要形式。響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為了解決線上交易的信用風險,承擔支付委託功能的第三方支付迅速發展起來。加密數字貨幣則並非是由貨幣當局發行的真實貨幣,而是以密碼學以及分散式計算等技術為手段,實現點對點交易,具有匿名性特點,以比特幣最為典型。那麼,互聯網支付的競爭格局是怎樣的,未來趨勢如何?
原文 :《互聯網支付的未來需要技術創新》
作者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劉明宇 姚凱
圖片 |網路
第三方支付有巨大發展空間,開發新應用場景是方向
卡支付是傳統的支付方式,隨著電子商務發展,第三方支付迅速崛起。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網路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800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40810億元,同比增長30.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2.7%。第三方支付平台以支付寶最為典型,它通過建立中介,提供信用保障,解決了網上交易過程中,交易、貨物交付和支付不同步的問題,促進了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電子商務發展又帶動了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根據易觀發布的 《中國第三方支付互聯網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393078.3億元,第3季度為438357.3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11.52%。伴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帶有電商基因的支付寶也成長為最大的互聯網支付平台,銀聯商務作為傳統的卡支付方式的代表居於第二位。
未來,第三方支付仍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但是電子商務不再是主要推動力。中國電子商務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增長速度已經逐漸下降,進入行業的成熟期。這個市場將會進一步細分,每家第三方支付企業都會圍繞著客戶需求開發針對性的服務,提高用戶粘性。而業務增長空間則在於開發新的支付應用場景。
移動支付是爭奪重點,社交支付方興未艾
如今,在互聯網支付的移動支付市場,已經形成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雙寡頭競爭,兩者的市場份額在90%以上。支付寶在尋找新業務增長點的過程中,一度嘗試進入社交支付領域,與微信短兵相接進行了幾場紅包大戰。不過,未能撼動微信在社交支付中的領先地位,說明社交支付具有較高的流動壁壘。未來在移動支付領域,兩強相爭的格局仍然會維持下去。兩家公司都會基於自身的優勢不斷開發新的應用場景。阿里巴巴繼續以電商優勢為基礎發力新零售,尋找線上和線下業務的結合點。「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對支付寶也同樣適用,通過開發新的移動支付場景,提供便利化的支付服務,獲得新的增長空間。
支付端是渠道競爭關鍵,技術創新競爭成為潮流
新的場景應用必然是傳統技術、渠道所不能覆蓋的領域,支付端成為渠道競爭的關鍵。手機掃碼支付已經應用於車站、公園、購物、加油站、繳費(水電煤、學費)等廣泛的生活場景,支付寶和微信都開發了相應的APP進行連接。這些場景開發的背後是一系列新技術的應用,例如近場支付就是應用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實現電子設備之間非接觸式點對點數據傳輸交換數據,使得支付更為便捷高效。
在人們對手機已經高度依賴的情況下,手機端的爭奪是關鍵。最新的創新嘗試則是繞過手機端,進行免密支付。例如,有刷臉支付功能的自助收銀機已在零售、餐飲、醫療等大型商業場景中得到使用,支付寶則推出了最新刷臉支付產品「蜻蜓」,大幅度降低了刷臉支付的設備成本。隨著生物識別技術、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的進步,會有更多技術開發出來,應用於新的支付場景,消費者將會擁有更多元的選擇。
加密數字貨幣來日方長,監管和支付效能是關鍵
卡支付和第三方支付都是中心化的,以某個清算平台為基礎,完成交易和支付,整個過程和記錄由平台掌握。加密數字貨幣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進行數字貨幣發行和交易記錄,本質上是去中心化的。由於其匿名性特點,各國貨幣當局都對此類貨幣加強了監管。因各國監管政策不同,其真實支付場景和範圍有較大差別。加密數字貨幣在支付應用上除了面臨監管約束外,它們本身的支付效能也是未來發展的關鍵。目前,加密數字貨幣價格波動很大,展現出更多的投機功能,而貨幣本身應具備的支付和存儲職能受到很大削弱。且加密數字貨幣目前完成交易過程記錄的成本較高,與快速發展的第三方支付相比並無優勢,因而應用場景受限。所以,加密數字貨幣在互聯網支付領域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40期第4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十年磨一書,《全球通史》揭示人類500萬年來的活動
※疫苗接種者:我們需要更好的救濟補償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