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次發射上百顆衛星,登月計劃卻為何一推再推?原因很是蹊蹺
據報道,印度於1月4日對外宣布再次推遲其「月船2號」探月計劃,消息還提到,這已經是該計劃第三次推遲了。而就在前一天,我們的「嫦娥四號」在成功的月球背面完成了軟著陸,開啟了第二次月表探測,同時這也是全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開展的探測活動。
此前曾有印度一次發射104顆衛星的報道。單就數量而言,在世界航天史上確實能算得上是一項壯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各航天大國發射20星、29星乃至37星類似,這些衛星的總重都不是很大,然而美俄中三國用來執行發射任務的是退出現役的洲際導彈改進而來或者獨立設計的可以類似洲際導彈一樣機動發射的小型運載火箭,而印度執行那次發射任務的火箭,地球同步軌道實際載荷也就是1.42噸,體量卻比另外三國的載具大了不少。由此可見印度與其他三國在運載火箭設計製造方面的差距。
相較以上對比,最能體現各國運載火箭實力的主要指標之一還是運載能力。之前提到的各國目前有過成功發射記錄的大推力運載火箭,美國土星五號位列第一,近地軌道載荷達到140噸;位列第二的是中國長征五號乙型,近地有效載荷25噸;俄羅斯的質子M,以近地有效載荷23噸位列第三。再來看看印度目前最強的運載火箭GSLV Mk.III ,近地有效載荷僅有8噸。雖說3次發射3次成功,但參考其前型Mk.I型6次發射2次成功和Mk.II型7次發射6次成功,該系列火箭的發射成功率僅為68.75%,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提高載荷(前型僅有5噸近地有效載荷),MK.III型修改了前型芯級僅用一台發動機的設計而採用兩台發動機並聯的方式,即使目前有100%成功率,卻依然屬於一種相對不可靠的設計。
再來看看印度第一次探月計劃所發射的「月船1號」總質量僅為1380千克,由其後來創下「一箭104星」紀錄的PSLV型運載火箭發射。相比GSLV運載火箭,PSLV型算上測試飛行的45次發射42次成功的記錄要顯得可靠得多。而此次計劃發射的「月船2號」重達3890千克,遠不是PSLV可以承受之重。印度的登月計劃一推再推,推測與GSLV不甚可靠的性能有關。
同為亞洲大國,不同於中國總是在工作進行到接近完成的情況下才對外公布,印度近年來在諸多方面彷彿與中國較勁似的提出了一系列計劃,其中不乏一些極不成熟的案例,由這項在中國登月計劃穩步推進之時一推再推的「月船2號」更是可見一斑。至於印度前不久提出的載人航天計劃,還是同樣的問題,甚至更嚴重:用這樣的火箭,你能安全地把你的航天員送上去么?


※美國阻止無效,俄土防空系統大單終於定論,兩國使用特殊方式對抗
※俄羅斯有五款頂級武器,其中一款剛剛交付我國,具備兩大優勢
TAG:軍事沸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