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臘八節,傳承上千年的中華民俗

臘八節,傳承上千年的中華民俗

臘八節,俗稱「臘八」,即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臘八節傳說

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里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

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

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各地關於臘八粥的傳說還有很多,當年,南宋名將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飯菜,並用大鍋熬煮成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大家飯」,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

後老百姓為了懷念遇害風波亭的岳武穆,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臘」字含義

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臘八粥志》記載);

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臘八飲食習俗

1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里保養脾胃。

2臘八蒜

臘八蒜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泡臘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於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傳統小吃,是臘八節節日食俗。

3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省黟縣地區民間傳統小吃之一,節日食俗。在春節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曬制的豆腐,便稱作「臘八豆腐」。

4臘八面

臘八面,即臘八節的節令食品。傳統麵食,流行於陝西關中地區,在陝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臘八節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以面和各種豆類(紅豆為主)為原料,面需做成韭葉面(韭菜葉的寬度相等的麵條)備用;紅豆提前泡一晚,臘八這天用來熬湯,待水開時轉小火至紅豆熟透,中火煮麵。同時熟油將蔥花爆香,面煮好後將蔥花油潑入鍋中。

5臘八飯

漢族民間節日食俗,在臘八這天有做臘八飯的習俗。相傳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因此,古代佛寺常於臘八這天舉行誦經,並效法佛祖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取香谷及果實等供佛,名曰:臘八飯。如今,民間用自己收成的穀物乾果做成臘八飯,慶祝一年的辛勤勞動碩果,祈求來年五穀豐登。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地史話 的精彩文章:

令人痛恨的朝代,延續15年皇帝頭顱卻被示眾300年
老城穿衚衕走背街,感受洛陽古建築和歷史文化

TAG:天地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