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如何做老年人的爆款產品

如何做老年人的爆款產品

你給父母買過的最好禮物是什麼?他們喜歡嗎?

我們覺得好的東西,父母有時並不買賬。花一百多買了三小塊黑豬肉,你說這個豬品種多麼優良,飼養環境多麼自然,你媽說:太貴。網購來的異國水果,你醉心於其馥郁香氣,你媽摸了一把,說:沒熟。你穿了件時髦的潮牌,你媽瞟了一眼,扭頭留下一句:什麼玩意兒。

發達的電商將「消費升級」帶給年輕人後,到了父母在微信上開始網購,我們卻老擔心他們「消費降級」。兩輩人在消費上的選擇差異太大,我們不禁發問,是時代發展太快了么?


難以滿足的老人

老人在消費時特殊的選擇傾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此前人生經歷導致的認知習慣,一種是「人老了就這樣」。

誠然,在審美上,在口味上,在對「值或不值」的認知上,當代中國老人確實受限於以往中國較差的物質條件和商業環境,而顯得與我們格格不入。但在另一方面,你有沒有留意過那些屬於「普世」老人的需求?換句話說,當你老了、終將理解爸媽時,你可能會為年輕時與他們的一些爭執後悔——到時候你也那樣。

由於老年人的身體條件,他們更傾向那些健康、方便的商品,比如食品要「熟、熱、軟、素、少」,衣著要寬大、輕便。

有些商品能夠找到適合老人的,但有些則不能。爸媽四五十歲能吃、愛吃的東西,到了六七十歲就不一定,比如一些質地較硬的果蔬。這時候,給他們準備個榨汁機或許是好選擇——這也是老人偏愛「榨汁機榨一切」的原因。

除了基於身體的需求,老年人的社交關係相對匱乏,喜歡通過「抱團」來維持社交。這意味著,他們常常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品牌選擇;被一個老人點贊的商品,很容易被一批老人點贊。

騰訊研究院的《吾老之域》報告,就顯示了一個有趣現象:奶奶們的好友以線下歌友、舞友及家人、街坊為主,爺爺們則願意將自己退休前的社交結構在微信上「複製」一遍(如同事、學生、生意夥伴等)。

於是,奶奶們通過「抱團」,逐漸培養了全民K歌和廣場舞的愛好,社交生活相對豐富,對人際關係的滿意度也更高;爺爺們渴求的文化生活則並未得到很好的滿足。一些兒女買了視頻網站會員送給爸爸。翻了一會兒,爸爸問:有豫劇嗎?孩子傻眼了。

可見,就連大城市老人,也並非能在所有領域找到適合自己的商品或服務。至於那些與子輩、孫輩分離的「核心家庭」老人,做出好選擇的機會就更少。多數情況,他們只能從現有商品中,找一些「不那麼差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感覺爸媽「認死理」,而且用舊了的東西不愛扔,老占著地兒。兒女花不少錢給父母換的新品,父母不一定愛用——他們有自己的選擇標準,但限於老人的文化水平以及核心家庭聚少離多、缺乏深度溝通的尷尬,這種標準很難傳達給兒女。

總而言之,老人在消費時,有以下特點:

限於年輕時的經濟條件,比較在乎性價比;

有自己的一套標準,但並不見得容易挖掘;

對喜歡的產品和品牌極度忠誠。


為老人做專屬產品有多難?

明明中國已經有2億以上老人,就連老年「網民」都已經接近5000萬之多,結合「銀髮族」的特殊需求,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本應有企業涉足——實際情況卻是,許多領域針對老人的商品仍是空白。

老人的需求特殊,卻並沒有與之匹配的消費能力,很多時候不能為「特殊產品」增加支出;另一方面,他們試錯的成本較高,極度厭惡曾經「坑過自己」的產品(哪怕企業只是一時疏忽)。再加上老年人抱團的特點,老年產品很難形成品牌,一步走錯就可能失信於整個「銀髮族」,何必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誰都聽說過「人老腳先衰」,然而事實上直到2014年時,你在百度里都搜不到專門的老人鞋。

老人需要什麼樣的鞋?

當時,足力健創始人張京康發現這個市場空白後,進行了調研,並發現老年人穿鞋的痛點非常多——

老人足部塌陷,要求鞋更加寬鬆,不擠腳;

老人抬腿幅度小,鞋底經常擦地,容易磨平(這樣就失去防滑效用),因此鞋底要防滑且耐磨;

老人蹲下、起身都嫌麻煩,鞋要好穿好脫;

老人體力較差,要求鞋盡量輕便……

張京康將老人穿鞋的需求概括為「穿鞋不擠腳、走路不累腳、出門不怕滑」。通過調查、研究,足力健可以將其中較為單純的問題解決好:比如設置獨特的鞋楦,使鞋橫向較寬,不擠腳;通過搭扣和其他設計,讓穿鞋脫鞋變得輕鬆。

還有很多細節。在鞋的設計上我們講要「專業」,比如鞋的前翹為什麼要翹這個度?翹得低了容易板腳,板腳就容易摔跤;翹得高了不舒服。還有後跟,足力健老人鞋在後跟環節下了很大的力度研究,包裹性一定要強,老人骨骼脆弱,包裹性強就不容易崴腳。

老人產品經

老年用戶的防騙能力、防騙意識相比年輕人較差,但這造就了他們更強的對抗心態——對喜歡的產品極度忠誠,對不好的產品極度警惕。年輕人用的產品可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尋找各種天使用戶,直到發現適合品牌的人群。但如果抱著跟老年人「試試」的心態推出實驗性質的產品,一個品牌會很快失信於全國老人。

專業老人產品,一點也馬虎不得。在大量研究試驗後,足力健果然首戰告捷。

張京康自豪地稱,足力健老人鞋的鞋楦,很多後來者都在模仿,但沒有誰做得比足力健更好。「我們一直收集老年人腳形數據,最好的就那個度數,多一度少一度都沒那麼舒服。」如今,足力健已經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達成合作,聯合成立了人類工效學研究中心,將每年兩次「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的全國老人腳形分析貫徹下去。

足力健老人鞋的不同產品有個共性:男款一個顏色,女款一個顏色。並不豐富的顏色策略,在同行看來風險很大:僅用一個款式覆蓋全國市場,假如顏色不討老人喜歡,那麼一兩億成本就要付諸東流。

「我們經常做線下調研,老人最喜歡的顏色我很清楚,因為那都是消費者從幾十個顏色里幫我們選出來的。你請幾百個老人參加活動,走的時候送他們鞋,看他們選哪個顏色最多——那我們就做那個顏色,准沒錯。」

即便做「專門屬於老人的鞋」,一些問題也沒那麼好解決。比如,耐磨的材料往往不輕,輕便的材料往往不耐磨,既耐磨又輕便的材料往往並不便宜——但中國老人的消費能力卻比較有限。通過自建工廠降低加工成本,足力健老人鞋推出的第一款產品,即便並不容易(且利潤微薄),價格也成功落在老人的「守備範圍」內。

走進老人心坎

此外,足力健的宣傳策略,以及足力健的品牌形象,也都是「專為老人打造」。

在宣傳上,張京康選擇當年神作《渴望》的女主角飾演者張凱麗作為代言人,看中了張凱麗平易近人、極具親和力的形象。張京康選擇的投放渠道也十分針對老年人:「最開始投央視一個台,後來三個台,2018年除了投放央視廣告外,還冠名了《養生堂》。」

而在服務中,足力健老人鞋店員會幫老人脫鞋穿鞋,在試穿前會幫老人換襪子,鞋一旦開裂保證給換,一系列「尊重衣食父母」的舉措贏得了老年用戶的心。

足力健聲稱的「專業」老人鞋,不僅是產品專業。由於利潤微薄,張京康也直言,足力健最初的產品沒打算賺錢:「老人這個群體對自己選擇的品牌極度忠誠。他只要買過足力健這麼一雙合適的鞋,還這麼便宜,他就不會再去穿其他品牌。」


與老人一起升級

第一作取得成功後,足力健很快開始拓展品類:休閑鞋可以滿足日常穿鞋需求,之後的健步鞋、運動鞋、旅遊鞋、羊毛鞋等,則開始探索老年人同樣存在(即便沒那麼普遍)的多元需求。

由於足力健老人鞋第一戰就打得非常漂亮,此後,品類的選擇也就更廣一些:在休閑鞋的基礎上,張京康可以相對大膽地在其他鞋款嘗試升級材料、強化功能。除了品類拓展、品牌升級,張京康對老年用戶的認知也在不斷提升。足力健不是只重功能的單調產品,其多種顏色和款式,也在與老年用戶不斷交流的過程中確定下來。

「但即便這樣我們的認知還是落後的,比如一開始我沒意識到一個問題,是做了兩年以後聽用戶說才知道。」張京康說,足力健專賣店在2016年開始進駐超市,便是應了用戶的需求。

老人特別相信超市。他們覺得,只要一個東西能進超市,就是真的,令人放心。而且逛超市的老年人也多,「其實我們應該早點在超市賣」。

關於銷售渠道,張京康有一套自己的認知:在縣級市,每五萬人就可以開一個店,五十萬人的城市可以開十家店。這「五萬人」指的並非五萬老年用戶,而是五萬人口。

為了讓老人對產品更放心,張京康的下一個目標是再提升足力健的直營率。為了進一步實現物美價廉,張京康還決定上溯產業鏈:「不然就收購、自己生產,不然就和最好的大公司合作生產。我們要成立自己的材料研究院,解決現有材料的問題。」

在設計上,張京康已經開始與前NIKE設計師Jeff簽約合作。「之後的設計師會越來越大牌,目前全球有四個團隊跟我們合作,」張京康說,「今天六七十歲的老人喜歡這個樣子,將來的老人可不一定。到時候老人有什麼需求,足力健也得從頭研究、重新開始。」

「我們的鞋不是只有老人會買。」張京康說,足力健老人鞋的核心用戶在60歲到75歲之間,次核心用戶是50歲到60歲,此外還有25歲到45歲之間的年輕人。張京康發現了一個規律:地級市以上,老年人自己買鞋的購買率是90%,地級市是60%到70%,縣級以下是60%——但是年輕人通過電商買鞋,會直接寄回鄉鎮和縣裡。

因此,足力健從沒落下電商渠道的搭建,這一方面成就了縣級以下城市的銷售,一方面也讓那些離開了「核心家庭」的老人,能夠通過兒女的網購有鞋穿。

回過頭來我們看看,足力健老人鞋為獲得老年人的認可,都做了哪些嘗試:

發現老人的需求痛點;

適合老人的定價,無論是打開市場的第一作,還是後續品類;

為了在專業產品和較低定價中取得平衡,重塑供應鏈,壓低加工成本;

適合老人的宣傳渠道(央視)和代言人(張凱麗);

適合老人的購買渠道:大城靠超市,小城靠電商;

適合老人的服務方;

拉上中國標準研究院,一同成立專門研究中心,不斷升級產品......

由於上述條件齊備,足力健老人鞋在中國的誕生可以說是必然的;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其他領域的產品,如果想複製足力健在銀髮經濟中的成功,也要走過一條同樣曲折的道路。

為老人做產品,可真不容易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改變孩子命運的那塊屏幕背後的男人
美籍物理學家張首晟溘然長逝,年僅55歲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