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到了美國,忘記給小費後果很嚴重!

到了美國,忘記給小費後果很嚴重!

作者簡介:語樹,家有倆寶的80後媽媽,愛烹飪、愛旅遊。學到研究生才發現,最大的興趣是做全職太太。曾在高校任教,目前一家四口旅居美國。

對於中國人來說,小費是個陌生的事物。在國內,除了有些高檔餐廳會直接按餐費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大部分服務行業都不需要額外支付任何費用。

所以,很多人在出國的時候,都會有些糾結,這小費到底要不要給,什麼情況下應該給,給多少才合適呢?

在大多數西方國家,小費是對出色服務的一種獎賞,並不是必須的。可是在美國,情況則不太一樣,享受服務不給小費,後果可能很嚴重。

美國的小費文化

到了美國,忘記給小費後果很嚴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美國人最初並沒有給小費的習慣。19世紀時,一些富有的美國人到歐洲旅行,看到了這一現象,並把這種作風帶回了國,用這種貴族式的做法,來炫耀自己的財富和社會地位。

當時,很多美國人對此並不認同,覺得這樣會鼓勵人們的炫耀行為,並且滋生出奴性心理。

有人甚至試圖通過立法來禁止小費,不過最後都失敗了。到了大蕭條時期,酒館和飯店的老闆,無力全額支付員工的工資,為了在收入上彌補服務員,小費漸漸成為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進入21世紀,有時還可以聽到美國人在辯論小費的利弊,但實際上人們對小費存在早就習以為常。在一些街頭採訪中,大部分美國人對小費都是認同的,因為很多餐廳服務員的時薪依然達不到法定最低工資。

聯邦法律規定,不拿小費的工作,每小時的最低薪水大概是8美金。可如果是拿小費的工作,法律規定的時薪只有2美元左右。以美國的消費水平,這樣的收入是根本不可能養家糊口的。

此外,很多美國人在學生時代都有過餐廳打工的經歷,他們了解這些服務人員的不易,所以認同付小費這個規矩,甚至覺得如果有人不願意給小費,那他的人品肯定有問題。

很多本身收入並不高的人認為,這是他們唯一能對其他人表示善意的一種方法了。雖然不能像富豪們一樣,一次捐出大筆的金錢,但幾塊錢的小費是完全有能力支付的。這些美國人喜歡這種給予的感覺。

在美國不給小費可能得不償失

到了美國,忘記給小費後果很嚴重!

在《老友記》中有一個情節,莫妮卡和瑞秋為了省錢,做了些餅乾代替聖誕節小費,支付給報童、郵差和管理員。結果,送來的報紙被撕了,郵包也被砸壞了。兩個人於是懷疑,發生這一切都是因為她們沒有按照規矩支付小費。

還有一次,羅斯與瑞秋還有她的爸爸一起用餐,餐後瑞秋的爸爸留下了10%的小費,而羅斯覺得這太少了,於是偷偷的又加了一些,結果被發現了,讓未來的老丈人大為不悅。在這個問題上,瑞秋立場鮮明的站在了羅斯一邊,認為父親實在太摳門了,小費總是給的很少。

BBC也曾經有過相關報道,美國的一對戀人,因為男方在餐後給的小費很少,女朋友就此認定男人的品行不好,提出了分手。

種種事例告訴我們,在美國,省下了小費的錢,你失去的可能更多,因為周圍的人會對你的人品產生懷疑,實在是得不償失。

剛到美國時,我對給小費很不習慣。在餐館吃飯時還好些,因為畢竟不需要直接把錢遞給服務員。在我一貫的意識中,隨手塞給別人1-2美元,是很侮辱人的做法。不如真誠的口頭道謝,或者是送些走心的小禮物更能表示感激之情,可美國人顯然並不這樣認為。

一次在美國的機場,我們乘坐機場的穿梭巴士。下車時,老公遞過去兩美元,司機很自然的接過錢,幫我們把行禮拿到登機口。

我很不理解:「這是免費的巴士。」

老公無奈道:「美國的服務,沒有真正的免費。」

看著高興的司機,我明白了,自己眼中的羞辱,在他們看來卻是最好的表達方法。感謝的語言哪比得上美元實惠,一兩美元雖然不多,可若是大家都給,積少成多,一天下來,對於那些時薪並不高的服務人員來說,也是筆可觀的收入。

有時,如果沒有看到小費,服務員甚至會直接跟你要。

一次,我們吃完飯,看到櫃檯上有一個專門放小費的桶。於是就刷卡付了吃飯的賬單,然後以現金的形式將小費塞進了桶里。旁邊走過來一個服務員,看到小票上只有餐費,就直接問我們:「你們的小費呢。」我們指指旁邊的小桶,她這才作罷。

還有一次,一個朋友去理髮,費用16美元,她拿了20美元給店員。因為剪得不太滿意,朋友站在鏡子前審視的時間長了點,服務員用一種奇怪的眼神望著她說:「你不會是等我給你找錢吧。」

對我們來說,這種行為實在太無禮了。可在很多美國人看來,不給小費,那跟吃霸王餐和搶劫沒有什麼分別。

不想給也得給?

到了美國,忘記給小費後果很嚴重!

在昆汀導演的電影《落水狗》中,有一段關於小費的爭論。

Pink在用餐後不肯付小費受到了朋友的指責,他堅持說:「我不會因為這個社會說應該給小費就照做,我只會在服務員提供了出色的服務後才付額外的錢。」

朋友說:「這個女孩挺好的。」

Pink回答:「她只是做了她該做的,我點了一杯咖啡,她給我拿來了。我為什麼要為了她分內的工作而支付額外的錢。」

這句話說出了我的心聲,在其他西方國家,我只有在享受到了非常出色的服務後,才會心甘情願的掏出小費。可是在這裡,不管我得到了什麼樣的服務,小費都是不能少的。這實在讓人覺得不公平。

一個美國朋友告訴我們,如果實在不滿意服務,也可以不給小費;不過,你以後再也不要去那家餐廳了,因為他們會記得你,當心會拿到帶口水的菜。

在大學的迎新說明會上,學校特意把「小費」作為一個議題,給我們這些老外進行講解,就是為了讓大家重視起來,哪怕並不認同美國這種獨特的文化,也要入鄉隨俗,出門別忘了給小費。

小費怎麼給,給多少?

按照大學和很多美國朋友的說法,在高檔餐廳,服務人員會期待20%以上的小費。如果餐廳的檔次比較低,那麼15%也可以。如果對服務不滿意,那麼可以給10%。

總之一句話,吃了飯就得給小費,區別只是多少的問題。

有些餐廳會在小票上直接標註出小費的比例,你可以直接選擇,省去了計算的麻煩。如果想規避小費,可以選擇肯德基、麥當勞,或是星巴克一類的快餐。除此之外,只要是坐下來,服務員幫你點菜、上菜,擦桌子,就意味著你要支付小費。

此外,不光是餐廳,其他的服務行業也需要給小費:

美髮美甲:服務費的10%-15%;

計程車:車費的10%-15%;

酒店行李員:1-2美元;

酒吧:1-2美元

酒店打掃房間的:1-3美元/天

送外賣的:1-2美元

基本上只要是服務行業,就都離不開小費。

當然也不必太拘泥於數額,只要在一定的百分比內,給多少還是由顧客自己決定的。比如對我這種數學低能來說,每次乘計程車,下車時只要有人在外面等候,一著急就算不出來該給多少小費了。所以乾脆隨便估個數給司機,他們也都很高興的接受了。

總而言之,入鄉隨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盡量適應美國這種獨特的小費文化。畢竟,在美國,給小費已經不單單是錢的問題了,更是評價一個人品格和風度的標準。初到此地,誰也不願意被貼上小氣、吝嗇的標籤啊!

投稿人原創,如有侵權問題,非本平台責任,請告知本平台移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移民幫 的精彩文章:

希臘房地產強勁復甦,專家分析2019年哪些房產最值得投?
2018年葡萄牙終總結,房產發展勢頭依舊強勁!

TAG:移民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