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責罵民眾是義和團 | 短史記

蔣介石責罵民眾是義和團 | 短史記

文 | 諶旭彬

1900年前後,因華北地區教民與非教民的衝突加劇,民間出現諸如「梅花拳」、「大刀會」等以維護自身利益為宗旨的義和團前身組織;再後來,這些組織先是被民間秘密教門滲透,又遭朝廷利用,遂演變成「庚子拳亂」①。

「義和團」也因此被標籤化,成了國人「盲目排外」的代名詞。

周宏濤回憶錄《蔣公與我》中,曾記載蔣介石使用「義和團」一詞嚴厲指責民眾。

時為1957年。該年3月20日,駐台美軍顧問團上士雷諾在其住宅前槍殺「革命實踐研究院」少校學員劉自然;5月23日,美國軍事法庭審理宣判雷諾無罪釋放,引發台灣民眾憤慨;24日,示威民眾沖入台北「美國大使館」,砸毀汽車、傢具,焚燒文件,毆打使館人員;警方介入後,民眾又沖入台北市警局,並終於鬧出人命。此即著名的「五二四事件」。

5月29日,蔣介石首次對高層官員公開評論「五二四事件」。據周宏濤回憶:


「他把這個事件比擬為義和團事件,由此可見他的痛心。

蔣公說:『清朝由於昧於外情,放任義和團暴民仇外盲動,以致使得整個中國蒙受重大損失;而這次暴動因為青年昧於國際禮儀,搗毀了『美國大使館』,是教育上的大失敗!』他當場囑咐張其昀,應將這次教訓寫進教科書,教育下一代,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②

6月1日,蔣再次提及義和團:


「正如先前對高層官員的談話內容,他談到國父(指孫中山)倡導國民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掃除國恥,而

國恥之中,最可恥的就是《辛丑條約》,而《辛丑條約》就是因為義和團暴動,攻打外國使館、殘害使節和外僑引起的。

」③

圖:西方媒體繪製的義和團形象——殘忍屠殺教民、傳教士

蔣把《辛丑條約》歸咎於「義和團暴動」,自然是不合史實的。

大刀會、梅花拳的興盛,並非源自抽象的「盲目排外」,而是為了維護自身具體的現實利益。

這種利益訴求,有兩個背景,一是清廷的不作為乃至反作為;二是教民對非教民利益的侵犯。

關於後者,如果不願相信中國學者的論述,不妨參考西方來華人士及學術界的研究成果。比如:

德國學者狄德滿(Rolf Gerhard Tiedemann)認為,相比做慈善事業,「天主教傳教士傾向採取更有效的策略:

代表一方干預詞訟,以該方皈依為代價

……

這種富有爭議的皈依策略被證明在傳統衝突盛行的區域取得了成功。

」④

七次考察中國的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對方濟各會在山東傳教,也有類似的描述:「

中國教民多數主要是為了獲得外國的保護而受洗入教的,就連馬天恩神父也承認這些人大半不是好基督徒。

」⑤

美國學者柯文(Paul A. Cohen)認為,

「通過這種方法(干預訴訟)入教的中國人往往是居民中最不守法的分子。」

曾任職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相藍欣,利用西方史料,判定魯南教區的主持者安治泰,在德國政府的支持下胡作非為:


安治泰不會放過一個教案的機會對中國政府進行勒索,……有的時候,教士或教徒有意尋釁,無事生非。

19世紀90年代中,魯南的很多民、教衝突發生在人流量很大的集市上,所以教案的消息和謠言流傳甚廣。1890年在某縣集市上,一位屠夫在賣肉時將一羊頭掛在攤上,有教民看見,告訴洋教士,謂此乃有意詆毀洋教,只因為『羊』『洋』諧音。一場混戰之後,該屠夫被教士報官,在公堂上這位屠夫自然輸掉了官司,吃盡了苦頭。」⑦

還有學者發現,不少

民間非法組織如白蓮教,為尋求庇護也加入了教會,而傳教士們來者不拒,認為「白蓮教的成員多是鄉村中的好人,是農村人口中的優秀分子」。⑧



在一個正常社會裡,教民和非教民,俱接受相同的法律制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彼此自不難和睦共處。

但清廷的不作為乃至反作為,實則加劇了教民與非教民的法律地位的不平等。



整個1890年代,朝廷下發了大量的文件,要求地方官嚴防死守,絕不可讓教案發生,並制定了嚴厲的處罰措施:若事發突然,地方官降一級留任;若保護不力,地方官降兩級留任。



這等於將地方官推入了一個無解之局:不能挑戰傳教士的特權,就只能偏袒教民,無法在訴訟中保持公正;偏袒了教民,則必然引起非教民的不滿,這些不滿者,只好去尋求「大刀會」、「梅花拳」這類民間組織的幫助,來和教民對抗;這種對抗,又勢必增加教案的發生機率。


所以,1890年代的山東,自巡撫而下,地方官員們全在顫顫巍巍地走鋼絲——為保住烏紗,他們對「大刀會」、「梅花拳」這類民間組織採取兩手策略。一手鼓勵,希望「大刀會」等能展示實力,讓傳教士們從自己的轄區知難而退;一手殺戮,在衝突激化時,把「大刀會」等組織的領袖抓起來,給傳教士一個交待,以消弭教案。


這種兩手策略,可以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不作為」。




1899年春,朝廷出台《地方官接待教士事宜條款》,則是一種典型的「反作為」。朝廷本意是想甩鍋,把處理教案的權力和義務,全甩給地方官,這樣就可以迴避列強動輒把教案上升為外交事件。


然而,該文件同時規定:傳教士中,總主教、主教相當於督撫級別,可就教民問題隨時面見督撫;其他依次遞減,與中國地方官員的級別一一對應。這一規定,不但嚴重削弱了地方官的權威,而且相當於給了傳教士名正言順干預訴訟的權力,亦即

「把官員的地位讓渡給傳教士」



自此,底層中國民眾被分為兩類。一類是非教民,受清廷地方官的律法治理;一類是教民,受傳教士的庇護,清廷地方官的律法對他們是無效的。



整個1890年代,所有的山東巡撫都在強調,教民和非教民之間的利益衝突,是山東動蕩不安的根源。沒有人談什麼文化衝突、盲目排外

——

當然,也沒有人敢更進一步指出,這種動蕩是自中央而下各級政府的失職所造成。


早期的梅花拳、大刀會,在與教民衝突時,所爭的往往是具體的物質利益。



比如,1896年,江蘇碭山縣地主龐三傑與劉藎臣爭奪一塊名叫「東湍」的土地的所有權(因黃河改道造成產權不明),劉藎臣入了教,龐三傑就選擇從山東單縣請來大刀會與之對抗。1897年,家有400畝地的梅花拳領袖趙三多,介入到山東冠縣梨園屯的教民與非教民的衝突之中,也只是為了從教民手裡奪回當地的玉皇廟。



考慮到那些躲避官府、豪族盤剝的平民,也有可能選擇入教尋求保護,教民與非教民之間利益衝突的是非曲直,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判斷。惟這種衝突,是清廷不作為乃至反作為的直接結果,則毋庸置疑。



當廟堂不能帶來合理、安全的社會秩序,民眾自然就會選擇江湖。


不能忍受豪族剝削者選擇入教;不能忍受教民侵奪者(當然不會是所有教民都是侵奪者)會選擇加入大刀會和梅花拳,它們是義和拳的前身。



而1899~1900年的北方大旱,又使江湖格局發生了很微妙的變化。旱災造就流民,某些流民樂衷於通過入教換取特權,然後惡意製造與非教民的官司;也有某些流民熱衷於加入義和拳,搶掠教民的合法私產。義和拳、大刀會的領導者的成分,發生了很大變化。

有家有業的士紳漸漸失去對拳會的控制權

——他們不願意離鄉,不樂衷搶掠,災荒使加入拳會尋求救濟者增多,也使這些士紳感覺負擔過重——姚文起、朱紅燈、心誠和尚、於清水、曹福田、張德成這樣的無業游民,遂成為了拳會的領袖。



再往後,發生的事情就眾所周知了。1900年,慈禧為了保住個人權勢(她受到身邊親信的刻意誤導,認為列強要逼她歸政光緒),選中了義和團,來為自己火中取栗。繼而使

列強以之為借口發動入侵,釀成辛丑國恥。


簡言之,無論是早期自發出現的大刀會與梅花拳,還是後期受慈禧支持的義和團,它們都是廟堂失職的產物。



1957年的蔣介石,顯然並不了解義和團這段歷史的真實脈絡。

「五二四事件」發生後,他念念於心的,是如何維繫美台關係。故而,在講話中,他特別讚揚了美國「是和我們有深厚傳統友誼的朋友。唯有這個朋友,在列強中從來沒有侵略我中國的寸土尺地」,希望民眾面對「五二四事件」,能夠做到「盡其在我」和「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



其實,「五二四事件」中的示威民眾,最開始是受到台灣當局支持的。

事件發生後,蔣經國曾在內部演講中號召島內民眾要警惕「白色帝國主義」,陶涵在《蔣經國傳》里也說,「(集會抗議的)申請案送到經國本人桌上。回想到自己學生時代的愛國熱情,本身對美國軍事法庭的裁決也的確氣憤不過,經國批准示威集會,但是指示必須和平抗議。」

?


(完)


①關於義和團的歷史真相,可參閱佐藤公彥:《義和團的起源及其運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②③周宏濤/口述,汪士淳/撰寫:《蔣公與我:見證中華民國關鍵變局》,天下遠見2003,P426-427。


④(德)狄德滿,《華北的暴力和恐慌 義和團運動前夕基督教傳播和社會衝突》,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P167。


⑤李希霍芬,《山東及其門戶—膠州》,第六章。收錄於《德國侵佔膠州灣史料選編》,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P63-67。


⑥(美)柯文,《1900年以前的基督教傳教活動及其影響》。收錄於《劍橋中國晚清史 1800-1911年》(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P598-599。


⑦相藍欣(瑞士日內瓦高等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義和團戰爭的起源 跨國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P55。


⑧George M.Stenz, Life of Father Richard Henle, P38-39.轉引自:(韓)李銀子,《19世紀後半期魯西民間宗教結社與拳會的動向》,《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⑨李秉衡、張汝梅、毓賢的奏摺,參見《義和團資料叢編:山東教案史料》,齊魯書社,1980,P171-176。袁世凱的奏摺,參見《近代史資料專刊·籌筆偶存·義和團史料》,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P157。


周宏濤/口述,汪士淳/撰寫:《蔣公與我:見證中華民國關鍵變局》,天下遠見,2003,P427。


?(美)陶涵,《蔣經國傳》,華文出版社,2010,P208。




(點擊標題可跳轉頁面)

日軍從故宮搶走了多少文物


「老舍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的神話被證偽


相比土地兼并,打擊土地兼并更容易亡國

明朝海禁兩百年,目的在於控制民眾、與民爭利

生類憐憫令:人類史上匪夷所思的罕見惡政

改開四十年,感謝那些率先吃螃蟹的普通人

《易經》里的「高深知識」,你初中就學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皇帝送給鄉人18缸腌菜,遭嫌扔了17缸後翻開,腸子都悔青了!
抗戰期間,薛岳曾參與推翻國民政府的密謀 | 音頻

TAG:短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