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榮:電影里的殭屍為什麼穿清朝官服
問:我們從小時候起看過許多香港的殭屍主題電影,片中的殭屍,都是穿的清朝官服,這是為什麼?
答:事情是這樣的。在清代的中國,有一個喪葬習俗,清代的人,尤其是南方人,而且尤其是有錢人家,在下葬的時候,有的人家為了好看,會給死者做一套清朝當時的官服,給死者穿上,然後再下葬的。
註:中國出土的古屍,身穿官服下葬,這種現象直至清末甚至民初,都較為常見,並為香港殭屍電影提供了依據。
問:為什麼要給死者穿官服?
答:清代的中國人和前朝一樣,官癮很大,你土地再多,生意做得再大,沒有一官半職,你都不是成功人士,也就是說,在清代的時候,只有當官才算是成功人士,其他的都不算,所以當時有一點點錢的中國人,喜歡在死後穿一套官服下葬,意思是說,我雖然活著當不了官,我死了也要在陰間當官,基本上是這個寓意。
問:所有人都這樣嗎?
答:沒有。只有部分人是這樣。這種穿著官服下葬的習俗,在清代的中國,是很流行的,尤其在南方,尤其是家裡有一點錢的家庭,要知道在當時,找裁縫做一套官服做壽衣,其實也不便宜的,窮人的家庭,也是花費不起的。
問:也就是說,早期香港人拍的殭屍電影裡面殭屍穿著清朝官服的形象,不是憑空捏造的?
註:殭屍電影裡面,殭屍穿著清朝官服
答:不是憑空捏造的。在民國時期甚至在1950-1990年代,香港以及華南地區有些地方施工挖土,挖出許多古墓,墓中的死者穿的,就是清朝官服,香港當年的導演,只不過是忠實地記錄了當時他們所見到、或者聽人說起來的一種常見現象。
問:還有一個,中國人辦喪事燒紙錢,清明節祭祖也燒紙錢,這些習俗,又是怎麼來的呢?
答:燒紙錢的習俗,與古代盜墓的現象有關。在更早的時候,中國人給死者的陪葬品,都是真金白銀、把貴重的陪葬品放到棺木里的,也正因為如此,古代興起了盜墓現象,於是人們發現,我給逝者陪葬真金白銀,不但沒有給逝者帶來安寧,反而成為盜墓者的目標、結果往往把墓葬搞個底朝天,反而給逝者帶來不安,後來人們逐漸就學精了,慢慢地,也就不再往墓葬裡面放真金白銀了,而是用替代的紙紮品。
圖:紙紮品
問:慈禧太后的陵墓(清東陵)被民國軍閥孫殿英挖了,揚灰滅跡,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案例。
圖:孫殿英
答:對的。1928年,孫殿英帶兵,以演習為名,挖了慈禧太后的陵墓,把所有的金銀財寶都挖走,並將慈禧太后的屍體,挫骨揚灰,這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說明了往墓葬裡面放真金白銀等貴重物品,真的不是一個好主意,也從反面說明了,燒紙錢、燒紙紮製品來給逝者陪葬、祭奠等,是一個明智的替代辦法。
圖:孫殿英挖慈禧太后的陵墓
問:與此同時,與紙紮陪葬品相匹配的送達理論,也由此而生。
答:對。也就開始有人說,我不一定要往棺木里放真金白銀的陪葬品,我用紙紮的陪葬品,也可以,怎麼送達到「陰間」呢?一個字:燒。一把火燒了,紙紮的陪葬品,也就可以送達到陰間的親人了。
問:此外還有一個,中國傳統文化說,祖先的墓地應該選個風水好的,這樣後代才會有好運氣,這有道理嗎?
答:顯然是迷信。我們在歷史上非常清楚地看到,同一個祖墳的子孫後代,其各自的命運,根本不相同,甚至有天壤之別,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隋文帝楊堅。楊堅和他的親弟弟楊整,同一個祖墳,楊整戰死沙場,楊堅則當了皇帝,一個命苦到極點,一個命好到極點,足可見祖墳風水之說,往往自相矛盾,完全沒有任何道理。
圖:楊整
問:這個確實是有案可查。隋文帝楊堅在世的時候,堅決不相信風水,他說過這麼一段話:「我家墓田,若雲不吉,我不當貴為天子;若雲吉,我弟不當戰死。」他是說,我家的祖墳,你說是風水寶地嗎?是,你看我不是當皇帝了嗎?可是大家也可以說,我家的祖墳,是一片凶地,為什麼?因為我的弟弟楊整,戰死沙場了。
圖:隋文帝楊堅
答:對。就是這樣。而且,不但古代史如此,哪怕在近代史上,也有許許多多的名人,同一個祖墳的後代,命運各異,有的喪命法場,有的貴為王侯,這個名單可以列出很長很長,我舉一個最突出的例子,蔣介石,蔣介石你別看他敗退台灣,再怎麼說,他也算個富貴人士吧,好了你看蔣介石的親生兄弟姐妹,蔣瑞青,早逝,蔣瑞菊,早逝。你看,蔣介石的親生弟弟妹妹,蔣瑞青,蔣瑞菊,都還沒活到成年,就死了,你說,命苦不命苦?
問:蔣瑞菊、蔣瑞青這兩個短命小傢伙,和蔣介石是同一個祖墳。
答:對的。同一個祖墳。後代的命運完全不一樣。所以說祖墳風水什麼的,完全不可信,誰信誰傻子。事實上,中國古代的智者,遠遠不止楊堅一個。中國有一首古詩,年份很久了,就是諷刺風水學的,這首古詩是這樣的:
風水先生慣說空,指南指北指西東。
倘如真有龍虎地,何不當年葬乃翁?
這首詩什麼意思呢?它是說啊,你們這些風水大師,指點江山,裝模作樣,別騙人了。如果世上真有什麼風水寶地,你當年為什麼不用來埋葬你爸呢?
馮學榮,70年代生人,現居香港,知名作家,讀史人,著有《日本為什麼侵華》、《親歷北洋》、《不忍面對的真相》、《隱動力》等,是「別等」效率手冊的忠實踐行者與受益者。
TAG:馮學榮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