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讀世界名著一樣讀繪本(附書單)
以前覺得給幼兒看的書,幼稚、簡單,充滿說教,這50幾本書徹底顛覆了我的偏見——繪本的文與圖,作者之用心,足以讓這些精品位列世界名作之列。
比如我特別喜歡的一套書——《小小迷路了》,獲得了英國2010年AOI兒童讀物最佳插畫金獎、Booktrust最佳插畫新人獎、英國文學協會獎、入圍英國圖書設計獎、入圍2012年凱特·格林納威獎;愛爾蘭2011Bisto兒童讀物年度獎、2011年Eilis Dillion最佳兒童讀物首獎; 美國 Marrion Vannette Ridgway最佳圖畫書處女作獎;荷蘭2012年荷蘭圖畫書年獎;加拿大尼亞加拉獎;日本2012年獵戶座書房圖畫書獎;義大利入圍2013年安徒生獎……
有的書孩子不喜歡,我卻喜歡看。《不可思議的旅程》借回來後孩子只看了一次,說有點害怕裡面的士兵,不過我卻又借了第二本, 自己看。很有意思。《不可思議的旅程》是2013年末美國總統奧巴馬購書單中的一冊。同時,還是2014年度凱迪克大獎作品。在國內出版後,斬獲「2014年度最美童書」「2014年度中國最優秀的100本童書」等國內多項大獎。
這些優秀的繪本,真值得好好品讀。當然,如果要孩子喜歡,首先自己得喜歡,而且還得明白這些繪本好在哪裡。雖然我沒有時間把每本都分析透了再給孩子講,但我相信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也能體會到我由衷的讚歎。
有的繪本想像力豐富,語言也很幽默。比如《環遊世界做蘋果派》,在這個故事裡,作者生動風趣的帶著想做蘋果派的小女孩環遊世界尋找原料:義大利的麥子、法國的母雞、斯里蘭卡的桂皮、英國的奶牛、牙買加的甘蔗還有美國的蘋果……小傢伙特別喜歡看地圖,讀完故事,就在地圖上比劃著小女孩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去了哪裡。為了讓他有更深刻的體會,我還專門做了一個蘋果派。
有的繪本,把形象描繪得很生動,比如《小小迷路了》,我特別喜歡那隻熱心又有點神經質的松鼠,創作者寫得好,譯者也翻譯得很有趣。沒等小小說清楚媽媽是什麼樣的,它就馬上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然後飛快地帶著小小去找媽媽。我講的時候模仿著那種語調,有趣極了,講多少遍都不膩。
雖然孩子不認識字,我們講繪本的時候,他只是在看圖片,但是有的文字細節,卻也能體會到。比如《好安靜的蟋蟀》,這隻蟋蟀不停地跟遇到的動物打招呼,讀了好幾次,我都沒發現時間的變化。小傢伙有天突然說,媽媽,先前是早安,現在是日安了。他一提醒,我才發現,蟋蟀從早到晚,跟蜻蜓、蝴蝶們的對話中,有早安、日安、午安和傍晚的字眼。羞愧中,覺得自己有時候講繪本確實太敷衍了。
除了有文字的,還有一些繪本是無字書。需要父母與孩子一起發揮自己的想像。有次借了一本無字書,我按照自己的理解講了一遍。晚上孩子爸回來,我收拾碗筷的時候,聽到孩子要他講這本書。他翻看一看,大為傷腦筋,一個字都沒有,不知道講什麼。看著孩子期待的眼神,終於開始編了起來。跟我編的不一樣,我正想笑話他,聽著聽著,覺得他編的故事也很合理,這就是無字書的魅力吧。我趕緊默默地洗碗去了。
郝廣才有本書《好繪本如何好》,強烈推薦。他說,「我們用畫面來描述情景,傳遞給孩子,讓他養成圖像思考的習慣,培養他的觀察力。」
「因為繪本是用一組圖畫在講故事,畫面連貫韻律的好壞決定著一本繪本的成敗圖畫連貫不起來,故事就體現不出來本繪本就像一串珍珠項鏈,要有一根線把珠子串起來。否則大珠小珠散落四處,連不成串。如何找出一本繪本畫面的韻律?有個簡單的方法,我們可以把書的每張翻頁連在一起看等於就是將書拆開,兩頁兩頁一張,連起來就一目了然。」
談到技巧的時候,他說,「繪本里會有一連串的場景,場景中會有一連串的動作,來傳遞訊息和表達劇情。如何把讀者的注意力,從一個場景引導到下一個場景,從動作的一點帶到下一點,是創作繪本的基本課題,其中有個很好用的技巧是「雙線交叉」。」
他對繪本的分析不僅適用於閱讀繪本,這一思路也有助於我們的寫作。比如他說:「表達一個情節,可以不用直接的呈現,間接的導引會有更強的效果。烏龜就是間接的導引,是配角。運用配角的動作,導引主角青蛙出場。比如說我們要畫獅子到池塘邊喝水」不好的畫法就是「直接」畫一隻獅子,把在池塘邊喝水的羚羊斑馬全嚇跑,一步一塵土地走到池邊喝水。好的畫法是·間接」,畫面先出現羚羊斑馬在喝水,忽然都抬起頭,眼睛睜大,露出恐懼的表情,然後全部掉頭跑開,池塘出現一陣漣漪水中隱約看到獅子的倒影動a動作由羚羊斑馬這些配角來做,主角獅子最後才出場。 」
經常有朋友請我推薦,我把孩子三歲左右精讀過的繪本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只是覺得,這麼多優秀的繪本,如果不給孩子接觸的機會,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