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原裝蘇27或已退出一線部隊,聊聊「側衛」和我空軍的不解之緣

俄原裝蘇27或已退出一線部隊,聊聊「側衛」和我空軍的不解之緣

著名軍事專家杜文龍1月13日發布微博稱,中國空軍最後一架從俄羅斯引進的原裝蘇-27戰鬥機從一線部隊退役。之前也媒體報道,有「霧都雄鷹」之稱我國空軍航空兵某旅在2018年8月全員換裝殲-16,而該部隊是我國空軍最後一個轉裝備原裝蘇-27的一線部隊。

這標誌從1992年服役至今,原裝進口的蘇-27SK/UBK戰鬥機在中國空軍兢兢業業服役26個年頭後,終於功成身退,退出一線。不過等待這批戰鬥機的最終命運應該不是徹底退役,而是轉入二線部隊繼續發光發熱,畢竟我國空軍還有許多殲-7/殲-8這樣的二代戰鬥機等待換裝。

從1992年首批蘇-27抵達蕪湖機場之日起,「側衛」系列戰鬥機就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細數一下,從沈飛開始自行組裝殲-11A以來,國產「側衛」已經發展出殲-11B/BS、殲-15、殲-16三種型號,此外我國還從俄羅斯後續引進了蘇-30MKK/MK2和蘇-35三種「側衛」先進改型,使我國成為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側衛」用戶。在殲-20問世之前,「側衛」是我國唯一的雙發重型制空戰鬥機,可以說是以一己之力擔負起中國空防重任,這種機型對我國空軍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側衛」與中國的緣分始於1989年5月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的北京之行,冰封30年的中蘇關係終於解凍。戈爾巴喬夫的這次友好訪問的一大亮點就是重啟中蘇軍事合作,為中方引進急需的三代先進戰鬥機大開綠燈。

在對當時蘇聯最先進的兩種戰鬥機——蘇-27和米格-29進行詳細考察之後,我國最終決定引進航程更遠、發展潛力更大的蘇-27,在1990年12月28日與蘇聯達成購買24架蘇-27SK戰鬥機的協議。事實證明,當初選擇引進蘇-27是明智決定,米格-29的小短腿絕對無法勝任在幅員遼闊的中國執行國土防空任務。

雖然蘇聯帝國很快就在1991年12月25日轟然崩塌,但其繼承者俄羅斯聯邦遵守了協議,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蘇-27戰鬥機(8架蘇-27SK單座型和45架蘇-27UBK雙座型)途經蒙古領空抵達蕪湖空軍基地。開始了該機在中國的服役生涯。

蘇-27對中俄雙方來說是一個堪稱軍事合作典範的雙贏項目。對中國來說,蘇-27的到來使我國空軍首次擁有了在作戰性能上與美製F-15「鷹」式戰鬥機比肩的重型制空戰鬥機,從長期操作二代機的狀態一舉跨越到具有了世界先進水平的三代機,極大提高了我國空軍的國土防空作戰能力。此外,在引進48架原裝蘇-27之後,我國通過引進蘇-27生產許可證在沈飛自行組裝殲-11A,在這個過程中沈飛逐步掌握了三代機生產工藝,通過摸熟摸透蘇-27為自行改進「側衛」打下堅實基礎,這才有了日後殲-11B/BS和殲-16的誕生。從這個角度來看,引進蘇-27對提高我國戰鬥機工業的技術水平也有巨大促進作用。

對俄羅斯來說,來自中國的蘇-27和隨後蘇-30的訂單也使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得以順利度過蘇聯解體後的經濟寒冬,來自中國的源源不斷的輸血甚至使蘇霍伊有餘力持續改進「側衛」,不僅推出了專為中國定製的蘇-30MKK/MK2系列戰鬥轟炸機,還積極探索從航電、機體機構、推力矢量多方面對蘇-27原有不足進行改進,最終推出了蘇-35「終極側衛」。該機再次獲得了中國空軍的青睞,獲得了24架訂單。

現在,我國空軍在戰鬥機裝備上已經進入以國產為主的新時代,三十年彈指一揮間,從當初勒緊褲腰帶費勁引進,到現在批量生產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殲-20隱身戰鬥機,原版蘇-27的功成身退恰逢其時。

再見,蘇-27!

作者:阿姆斯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報道 的精彩文章:

FC31可能已經出局,巴基斯坦下一代隱身戰鬥機或選擇魔改梟龍
折騰許多年之後,美國人終於想明白要搞自己的新輕坦了

TAG:軍武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