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王陽明的「齊家」觀念:與父母的關係

王陽明的「齊家」觀念:與父母的關係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作者: 蔡維民

「善人也,而甚孝。」

「不慈不孝焉,斯惡之矣。」

王陽明提倡以良知為本的孝道觀。「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心即理也。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意思是:孝是事親之理,是良知與親情之中生出的表德。良知是孝的本原,孝是良知的發用。從「心即理」的角度來看,天理即良知即人性,所以孝不僅是性之所發,也是心之所發。

若良知無弊,人自能盡孝。但人心中都有私慾存在,遮蔽了良知,使人知孝而不行孝。

人慾之孝與良知之孝

愛曰:「如事父一事, 其間溫清定省之類,有許多節目,不知亦須講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講求?只是有個頭腦。只是就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講求。」

意思是:有一次,王陽明和弟子徐愛討論孝順。徐愛問王陽明,如何才算真正的孝順?孝順父母要不要講求細節?王陽明說,細節當然要講求,但要有個核心基礎:就是要在「去私慾、存天理」的情況下下去講求。怎麼理解呢?王陽明提到冬天時為父母準備保暖衣物,是出於對父母的愛和關心,還是為了做給其他兄弟姐妹看?如果出於對父母的愛,就是純乎天理,沒有絲毫私慾夾雜其間; 如果是為了做給別人看,那麼就是私慾作怪。

「只是要盡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慾閑雜。」這個「人慾」指的就是「我想從其中得到什麼」:我今天做出孝順舉動了,除了對父母的敬意外,更希望得到別人的稱讚、有好名聲,老闆或生意夥伴評價自己時可以得到更多認同,因此就可以取得更多賺錢機會,這就是「人慾之孝」!而「存天理」的孝順,簡單來說其實就是發自內心的、不媚俗的孝敬。這樣的「孝心」 即是天理,不受到別人眼光、利害關係等的影響。

他認為萬事萬物的本源是良知,有了良知之心,自然就會發自內心地孝順父母。良知一旦被蒙蔽,孝順就僅僅只是形式上的孝道,而非出自內心真誠的孝。

我的學生曾講過明朝王用予和俞麟的故事。俞麟在眾人眼中是一個很孝順的人,而且學識也很淵博。雖然看起來很孝順父母,可是他每次對父母講話的時候,內心都有怨氣。孝順都是做給別人看,慢慢地就變成應付父母,不用誠心、孝心對父母。他本來命中可以考上功名,但後來他把這個福報給消掉了。至於王用予則是平生遇到神佛叩頭時,心中都是默求自己的功名能如意,而對自己年老的寡母,卻從來未講一句話為她祈求保佑,因此他的功名要被推遲兩次。這雖然是民間傳說的故事,但也有相當深的寓意。

這讓我想起由張國立和蔣雯麗主演的電視劇《金婚》,張國立飾演的佟志中年得子佟思博(大寶),父母把這個孩子視為心肝寶貝。大寶還算挺有出息,開了公司,當了老闆,賺錢也不忘為老兩口買套房子,積極滿足家人的物質需要,這算是孝子了吧?但我一直記得有幾次場景是兒子和父母激烈爭吵,有時甚至指著父親的鼻子大聲咆哮,氣得父親生病住院。他也許有孝心,但是這仍相當程度摻雜著「人慾」的成分!

樹根理論

「譬之樹木,這誠孝的心便是根,許多條件便是枝葉。須先有根,然後有枝葉。不是先尋了枝葉,然後去種根。」

這也是王陽明向徐愛解釋的孝順觀念,也是著名的「樹根理論」。樹根就是那顆誠懇孝敬的心,枝葉就是盡孝的許多細節。

樹,它必須先有根才有枝葉,而不是先找了枝葉,然後去種根,只要是心中真有對父母的愛,真正的孝心發自心性的本源,根深則葉茂,葉茂則色榮。

王陽明舉《禮記》說:

「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論語》里也記載了孔子的學生子夏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簡單,只說了兩個字:「色難。」就是說給父母最基本的,也是最難做到的孝道就是一個好臉色。重點是愛有多深,孝行就有多大:必須有深愛之心作為根本,便自然會這樣了。用王陽明「知行合一」的觀點理解,真正的孝要有實實在在的心,來不得半點虛假。孝心在哪裡,孝行就在哪裡,這些都會反映在我們的臉色、行為上。

有一首歌《當你老了》相當感人,裡面有一段歌詞:「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多少人曾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還愛你虔誠的靈魂,愛你蒼老的臉上的皺紋。」

良好的養老生活──養身、養心、養志

王陽明對父母的孝敬,是有整套思想與實踐體系的:不僅要養父母之身,而且要養父母之心、父母之志,不能讓他們常常擔心。這也算是王陽明齊家思想的具體展現。

養身簡單來說,就是滿足父母親生活上的需要,甚至健康上的維護。 「柔滑旨甘以為養」「候起居走扶攜以為勞」「冬溫夏清晨昏定省」,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奉養。或許有時子女因為個人經濟、家庭、身體等情況考量,未能每個人都盡同樣的孝道,但是關心父母最基本所需,隨時供給其生活無虞,卻是一定做得到的。

養心「夫孝子之情,固有不必捧觴戲彩以為壽,不必柔滑旨甘以為養,不必候起居走扶攜以為勞者。非子之心謂不必如是也,子之心愿如是,而親以為不必如是,必如彼而後吾之心始樂。」

相信很少人會否認,世上的父母幾乎都是很愛操心的——因為在意就會焦慮操心。而所謂「養心」,就是不讓父母為自己擔心,體念父母為什麼會擔憂的心意,使父母快樂,才是真正的孝。

《論語》上講孝就是能夠做到「父母唯其疾之憂」,即父母僅為其疾病擔憂,而完全不必為任何其它事情擔憂。《弟子規》中說:「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養心」的另一層意義,便是體貼父母的心意,知道父母的心愿努力實踐,讓父母感到愉悅。《孟子離婁》記載曾子養親的故事:

「曾子養曾晳,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問『有餘』?必曰:『有。』 曾晳死,曾元養曾子,必有酒肉;將徹,不請所與;問『有餘?』曰:『亡矣。』將以復進也,此所謂養口體者也。」

老年人喜歡享受含飴弄孫之樂,像曾晳和曾子吃完後問是否有餘,就是想知道孫輩是否可以享受餘下的食物。曾子一定說「有」,使老人心中安慰。曾元卻謊說「沒有了」,全然沒想到祖愛孫的老人心意,不肯給孩子吃,而要留著再給老人吃;表面看來好像是重視老人,卻不知反而使老人感到遺憾,這便是不會體貼親心。

養志「養志」意即承順父母的意志。《孟子離婁上》:「若曾子,則可謂養志也。」漢代桓寬《鹽鐵論·孝養》:「故上孝養志,其次養色,其次養體。」《呂氏春秋·孝行覽·孝行》「龢顏色,說言語,敬進退,養志之道也。」

但是上述的「養志」意義,較近於「養心」。我們怎麼理解王陽明的「養志」呢?「而『吾以為孝』,其得為養志乎?孝莫大乎養志。」王陽明所謂「養志」,有兩個層面:「養己之志」與「養親之志」。所謂「養己之志」便如《孝經》所云:「立身行道,揚名與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立定志向,並且由此干出一樁事業,光耀門楣,讓父母因而驕傲,這就是大孝;而「養親之志」 便是鼓勵父母再立志。

在家書中,王陽明建議父親多和同鄉的退休官員謝謙、馮蘭等走動走動,散散心。「伏惟大人年近古稀,期功之制,禮所不逮,自宜安閑愉懌,放意林泉,木齋、雪湖諸老,時往一訪;稽山、鑒湖諸處,將出一游。」 簡單來說,便是協助尊長安排新的興趣與志向,使其仍有生命目標,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品質。

從「良知不妨有異」看現代孝道

王陽明的「良知」就是「心」,是繼承於天之道德法則,人人本具,而且人人平等,是生命與天道共同的存在基礎,也是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共同依據。

就中國人來說,孝順不只是一種淺顯的品德,它還是一種深入內在的生存基礎。真正的孝道是「去人慾,存天理」之孝,是超越利害算計的態度及其外顯。在這種情況之下,王陽明所謂的「良知」已經轉變而成為人人所具有的「本來情性之真淳」。

因此,「孝道」就不應該是某種固定行為標準,孝順不是不斷地犧牲,而是情感的雙向交流、包容與互動。

更進一步說,孝順這個詞是在乎言傳身教,在孩子出生的時候,父母就要明白自己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所以,孩子的孝順模式有一大部分是也是源自父母。

那麼,父母的愛也應當如此。我愛自己的孩子,就不應該以「我以為」 作為絕對標準,而是應該「換位思考」,不斷地分享溝通,形成最佳的「疼愛模式」以及期待的回報。「去人慾,存天理」之孝道源自於「去人慾,存天理」 之教養,每對「親子關係」的具體呈現一定都不同,但並不妨礙都是「真正的孝愛」。下一期我們分享王陽明「齊家」思想中的「親子關係」。

(作者是台灣真理大學教授,輔仁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台灣真理大學行政副校長、代理校長。本文詳見於【《家族企業》雜誌2019年1月刊】 未經本刊授權,不得轉載;經本刊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聰明人都「愛讀書」?聰明人都「會讀書」 ……
長期策略布局需要勘透「終局」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