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波動加大,亞洲金融論壇熱議機遇與風險
上周,全球風險資產基本處於全面反彈的態勢。然而,1月14日,全球股市再度承壓,上證綜指、歐股、美股期貨走低。同日,在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下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12屆亞洲金融論壇期間,各界普遍對全球經濟放緩、美股盈利衰退、英國脫歐尤為關切。
同日公布的中國2018年12月出口和進口增速雙雙由正轉負,反映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減。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論壇期間表示,「2019年世界經濟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所以我們需要非常注意以下幾點:金融市場的穩定、房地產市場、全球市場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下周美股進入財報密集期,其中, 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金融巨頭的財報尤為引人注目,去年遭遇暴跌的科技巨頭也開始新一輪財報秀。摩根士丹利近期就預警稱,儘管美股劇烈回調20%後已經基本釋放風險,但近期反彈了10%後,標普500指數很容易回撤去年的低點(2346點),因為盈利下調幾乎已經確定,且如果美國政府關門持續,經濟數據將持續低於預期。
論壇期間的現場投票也顯示,各界對於「脫歐」的關注度和擔憂不斷升溫。英國議會1月15日將投票決定是否接受首相特雷莎?梅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但這份協議過關的機會仍舊不大。德意志聯邦銀行執行委員會委員伯克哈德·巴爾茨(Burkhard Balz)表示,這周非常關鍵,但結果難料,在潛在衝擊下,金融監管部門和機構應該強化金融系統彈性。
中國經濟前景是焦點
論壇期間的現場投票顯示,目前對於全球經濟前景樂觀、中性、悲觀的比例分別是15%、38%、47%。樂觀者只有15%,成為了少數派,而2018年初這一數字則高達58%,只有6%的人投了悲觀票。市場心態上出現了轉變。
中國對於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高達30%,目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以及貿易問題仍然是各界最為關注的焦點。
世界銀行前行長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在論壇期間提及,亞洲是環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市場今年開始憂慮經濟增長放緩,加上各國央行緊縮貨幣政策等不明朗因素,以及政治及貿易上的衝突,增加了市場不確定性。
同日公布的中國進出口數據顯示,去年1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854.4億美元,下跌5.8%。其中,出口2212.5億美元,下跌4.4%;進口1641.9億美元,下跌7.6%;貿易順差570.6美元,擴大6%。相比之下,去年11月的進、出口增速分別為2.9%和3.9%,10月則為20.3%和14.3%。2018年全年的中美貿易順差達234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市場可能會聚焦出口增速,因為這對工業生產、就業、GDP有直接影響。出口的下降很可能意味著工業生產增速會走弱。今天的數據顯示了搶出口的效應已經收尾,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也使得中國出口承壓。不過這可能意味著中國政策制定者會採取更多刺激政策來穩定GDP增速。我們預計增速會在今年上半年持續承壓,但會在下半年觸底回升。」野村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也對記者表示,目前與中國出口增速密切相關的OECD(經合組織)領先指數已經顯著下行,並且製造業PMI指數中的新訂單指數最近幾個月出現下滑,這些都預示著未來中國出口增速會明顯放緩。
「預計在春節過後,開工恢復、銀行信貸投放加速,經濟有望在一季度後觸底,2018年底、2019年一季度基本已經是最難的時候了。」央行參事盛松成此前對記者表示。
美股盈利衰退預期壓頂
美股、美國經濟前景無疑也是各界無法忽視的問題。
在經歷了去年四季度近20%的急速回調後,美股今年以來出現大幅反彈。上周,標普500指數累漲2.54%,道指累漲2.4%,納指累漲3.45%。自聖誕前夜重挫以來的12個交易日里,標普500指數反彈超10%。
法國中央銀行第一副行長薄丹尼(Denis Beau)在論壇期間表示,「全球經濟增速確實有所放緩,但未衰退。除了美國,歐洲的經濟仍在不斷擴張。」不過風險的確在積聚,例如美國政府關門已進入第21天,接近歷史最長關門時間紀錄,市場擔心可能會延續更長時間。本周仍有數十萬美國聯邦政府工作人員無法獲得薪水,隨著政治僵局拖延下去,對經濟的影響可能會顯著增加。
1月14日,美國三大股指期貨較大幅走跌,一改上周持續反彈的態勢。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科斯汀(David Kostin)近期提及,「2019年的EBIT(息稅前利潤)預測已經自去年10月萎縮了50個基點,這是金融危機以來最劇烈的負向調整。我們預計利潤承壓將會成為2019年美股的主題。」
科斯汀也認為,美股去年末的劇烈回調超出了預期,市場已經將盈利衰退、經濟衰退的預期同時體現在了股價中,因此目前的反彈在情理之中,但在標普500指數反彈回2600~2650點位附近後,美股可能再度承壓,甚至下探前期低點。而在財報密集披露期,最大的風險在個股層面,風險點可能是兩個,一是估值過高,二是盈利下調的幅度大於預期。
在近期的悲觀預期下,美聯儲的市場溝通出現了重大改變。多位美聯儲鷹派委員近期的觀點都已更為平衡或靈活。此外,近期美聯儲議息會議紀要也出現了更傾向於鴿派的討論,尤其是美聯儲提及「在通脹壓力受到抑制的環境下,美聯儲可以在進一步貨幣緊縮方面更加耐心」。機構普遍預計,今年3月不會加息,美聯儲可能要在下半年才會重啟加息。
英國脫歐仍充滿變數
論壇期間,各界也認為英國脫歐的前景充滿了巨大不確定性,且將對金融市場造成較大的溢出效應。
1月15日,英國政府計劃就脫歐協議舉行決定性投票。特蕾莎·梅正努力在周二議會對她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進行的關鍵投票中獲得勝利,但反對黨工黨及保守黨內部的上百名議員都表示將投票反對。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在論壇上提及,「英國議會對脫歐協議進行投票,他們已經開始討論B方案了,但問題是B方案究竟是什麼?不確定性未來可能持續加劇。」
目前在執政的保守黨內部,以及在保守黨與反對黨工黨之間,在保守黨與政治盟友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之間,在英國與歐盟之間,均存在政治博弈。可以說,英國「脫歐」前景仍錯綜複雜,主要存在「有協議脫歐」「無協議脫歐」和「不脫歐」三種可能。
為防止英國在3月29日正式脫歐日期之前出現「無協議脫歐」情況,英國議會下院已經決定,一旦脫歐協議在1月15日投票中被否決,首相必須在3個議會工作日內(21日之前)給出替代方案,由議會下院重新表決。
根據當前形勢,如果脫歐協議遭議會否決,首相給出的第一種替代方案可能是重新與歐盟談判。然而,歐盟方面已經明確表示,不會與英國就包括「備份安排」在內的脫歐協議重新談判;第二種替代方案則是解散議會、重新大選;第三種替代方案是再次舉行全民公投,將脫歐前途的決定權再度交還到民眾手中。
※新興市場年末再現強勁反彈,印度Q3經濟增速降至7.1%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