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旋翼系統-共軸、縱列、傾轉-懸停性能試驗分析文獻導讀
原作信息
Hove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Toward Understanding Aerodynamics Interference in Coaxial, Tandem, and Tilt Rotors
Author info:
- Manikandan Ramasamy
- Research Scientist
- UARC-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
- Moffett Field, CA
主要工作內容
- 對懸停狀態下的多旋翼系統進行了一系列的氣動干擾測量試驗。
- 單旋翼系統的測量試驗的變數包括旋翼拉力、槳尖速度、槳葉數量(2片或者6片)[單旋翼系統的試驗主要是為了作為對照組]。
- 多旋翼系統的配平條件是——雙旋翼扭矩平衡。
-多旋翼系統的測量試驗的變數包括旋翼垂直軸間距、槳葉扭轉分布、旋翼旋轉方向,該試驗主要研究了上述參數變化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關鍵科學問題
1. 多旋翼系統懸停時氣動干擾現象是如何影響懸停性能的?
2. 多旋翼之間的氣動干擾對性能有多大的影響?
主要貢獻
1. 對典型多旋翼系統的懸停氣動干擾問題進行了試驗研究,對各參數對干擾的影響進行了量化工作;
2. 為下一代多用途旋翼飛行器的研製提供了一系列試驗數據支撐。
精彩圖表
有益結論
- 常規共軸旋翼的懸停效率要比同實度的單旋翼高出9%左右;
- 共軸雙旋翼的氣動干擾相比於無干擾的雙旋翼,其誘導功率大約增大了20%;
- 由於上旋翼尾流的影響,下旋翼在1.5倍直徑的垂直間距下仍比單旋翼多需要60%的誘導功率,但是這個值會隨著垂直間距減小而變小,當垂直間距只有0.05倍直徑的時候,多出的誘導功率縮小為37%;
- 當上下旋翼間距小於0.75倍直徑的時候,下旋翼對上旋翼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而且該影響隨著垂直間距的減小而加大,在0.05倍直徑的時候,下旋翼導致上旋翼多出了23%的誘導功率;
- 大拉力的時候,上旋翼的尾流可能會導致下旋翼的失速,而小拉力的時候,就可能不導致失速,該差異導致垂直間距對旋翼性能的影響還與拉力等其他因素有關。
研究展望
- 理論方法比較簡單,針對懸停狀態尚且還可以,如果有前飛狀態的話,可能還存在其他問題;
- 是否考慮剛性旋翼和常規旋翼的異同,畢竟整篇意圖面向的對象是下一代多旋翼飛行器,其旋翼多用剛性旋翼;
- 但是本文認為其旋翼已經類似於剛性旋翼。
※在美軍提出要求之前就已展開研製——CH-53E超級種馬直升機
※勇於嘗試,敢破成規——八項世界紀錄持有者卡-22複合式直升機
TAG:旋翼飛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