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蕁麻疹看老道醫如何治理!

蕁麻疹看老道醫如何治理!

點擊下方閱讀更多精彩分享

導讀

蕁麻疹就像原野上的小草,總有一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感覺。蕁麻疹奇癢難忍,多少人在這小小的疹子面前,不是垂頭喪氣、愁容滿面?為了緩解瘙癢癥狀,很多人情不自禁地用手撓,但越撓越癢,沒完沒了啊!怎麼辦?據說道醫有妙計!

一 、風邪為主,兼夾寒熱濕等邪氣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覆發生新的皮疹。疾病於短期內痊癒者,稱為急性蕁麻疹。若反覆發作達每周至少兩次,並連續6周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風邪為蕁麻疹的主要病因,因風邪善行數變,且為百病之長,易夾寒、熱、濕等邪氣侵入肌膚,與氣血相搏,壅滯肌膚,發為蕁麻疹。《諸病源候論》云:「夫人陽氣外虛則多汗,汗出當風,風氣搏於肌肉,與熱氣並,則生。」其中「風瘙隱疹候」篇云:「風入腠理,與血氣相搏,結聚起相連,成隱疹。」此外結合西醫學研究,傳統風邪還應包括多種過敏致病因素,如花粉、煙塵、異味氣體、塵蟎、動物毛屑等。蕁麻疹初起多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少數可延長至數天後消退,不留痕迹。

1

風寒證

寒為陰邪,由於氣溫驟降、冬季寒冷、淋雨涉水或汗出當風,感受風寒之邪,邪入肌膚腠理,衛陽閉郁,發為蕁麻疹。其致病特點為:蕁麻疹多為受涼後發生,皮疹多為蒼白色或皮膚色,可能伴有全身或局部疼痛,肌肉發緊,畏寒,無汗,脈浮或浮緊,苔薄白。治宜疏風散寒止癢。選用麻杏苡甘湯和消風散加減。

2

風熱證

熱為陽邪,春夏多見,風熱侵於肌膚,氣血相搏,外壅肌膚,發為蕁麻疹。其致病特點為:蕁麻疹多見於春夏較為炎熱的季節,皮疹多發紅,可能伴有咽痛、身熱、口乾等熱症,舌苔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止癢。選用消風散加減。血熱證較重可加牡丹皮、地骨皮、紫草等清熱涼血葯。

3

濕熱證

長夏以濕氣當令,或素體夾濕,濕熱相搏於肌膚腠理,氣血凝滯,發為蕁麻疹。其致病特點為:皮疹發紅,瘙癢,皮疹抓破後有滲出液,可伴有口苦,咽痛,大便黏膩不爽,身重等濕熱症,舌苔黃膩,脈滑。治宜清利濕熱止癢。濕重於熱選用茵石苡甘湯加減(組成:茵陳、滑石、薏苡仁、甘草);熱重於濕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二 、證治分清急性、慢性、恢復期

急性蕁麻疹根據辨證分清風寒、風熱、濕熱。

慢性蕁麻疹反覆發作,因血熱壅盛,熱盛生風,風盛化燥,壅滯肌膚,在辨證分清風寒、風熱、濕熱的基礎上應注重清熱涼血、潤燥止癢(可以選用生地黃、牡丹皮、地骨皮、紫草、當歸等)。

蕁麻疹恢復期皮疹已經好轉,因血虛肌膚失養,辨證應以養血為主,兼疏風、清熱、涼血、潤燥、止癢,選用四物湯加減。

三 、論治療「治風」和「治血」並重

蕁麻疹的主要病因為風邪,因此在辨證用藥上強調「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治風」和「治血」並重。「治風」包括疏風、祛風、搜風等方面,疏風、祛風多用消風散,慢性蕁麻疹應加僵蠶、蜈蚣、烏蛇、全蟲等搜風葯。「治血」包括涼血、活血、養血等方面。皮疹顏色鮮紅、潮紅,運動後身熱瘙癢加重,抓破皮疹有點狀出血,應加牡丹皮、地骨皮、紫草等清熱涼血葯。皮疹顏色暗紅,舌下絡脈增粗,應加當歸、紅藤、三棱、莪術等活血葯。蕁麻疹的恢復期,皮疹已經好轉,應加當歸、生地黃、川芎、赤芍等養血葯。

四 、經驗用藥

審證與經驗結合。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結合經驗用藥,審證與經驗二者有機結合,臨床療效顯著。皂角刺、苦參、白鮮皮,清熱利濕、涼血止癢,可以適用於各種類型的蕁麻疹,作為止癢的經驗用藥。無柄靈芝,扶正培本、消炎、抗菌、解毒,據現代藥理研究具有免疫調節的作用,可用於各種類型的蕁麻疹。生地黃、牡丹皮、地骨皮、紫草、當歸,涼血潤燥止癢,用於皮疹鮮紅的血熱證。金銀花、蒲公英,清熱解毒,用於濕熱蘊結的蕁麻疹。生石決明、珍珠母、生磁石,重鎮止癢,用於瘙癢明顯、遷延不愈的慢性蕁麻疹,新發的急性蕁麻疹應慎用礦物類葯。蜈蚣、全蟲、烏蛇、僵蠶,搜風止癢,用於慢性蕁麻疹瘙癢療效明顯,同時具有一定的抗過敏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之家 的精彩文章:

從易經里學二十招修身之法!
腰腿疼、關節炎、老寒腿可以痊癒了!

TAG:道醫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