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三十六、有恩不報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三十六、有恩不報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36)

三十六、有恩不報戒

文 / 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

四十三輕戒

三十六

有恩不報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於先有恩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懷嫌恨心,不欲現前如應酬報,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現酬報,非染違犯。無違犯者:勤加功用,無力無能不獲酬報;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欲報恩而彼不受,皆無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於先有恩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懷嫌恨心,不欲現前如應酬報,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儀」,這位菩薩就是曾經接受過諸有情的恩。「不知恩惠,不了恩惠」,「先」就是過去的事情,不知恩惠就是現在了。他不知道這件事,這個意思就是不想要報恩。「不了恩惠」在他心裏面也沒有這件事,就是不憶念所要報答的恩。

「懷嫌恨心」這位菩薩和那位有恩的有情,彼此間有一點不愉快,也可能是比較嚴重的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他心裏面對那個有恩的人「恨」,懷恨不舍。「不欲現前如應酬報」就是不願意現在能夠如其所應酬謝他的恩。「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那這就是有罪,就是違越了菩薩戒,而這是屬於染污的違犯。

韓清凈《披尋記》:「於先有恩諸有情所等者:有恩有情,如前已解。於其恩惠不如實知,是名不知;不能明記,是名不了。如前已說,暫見申敬,乃至若等若增財利供養現前酬答,非以下劣,是名現前酬報。又如前說,於彼事業應作助伴,乃至廣說,是名如應酬報。

「於先有恩諸有情所等者:有恩有情,如前已解。」,「如前已解」。「於其恩惠,不如實知,是名不知。」「不知」就是恩惠的事情不真實知道,「不能明記,是名不了。」就是不能夠明明白白的記住這件事,所以就叫做不了。「如前已說暫見申敬」前面的文曾經說了,這個報恩,怎麼報恩?其中一個態度就是暫見就要表示恭敬。「乃至若等若增財利供養」你以前贈送給我多少,我現在一樣的還報於你,「若增」或者是增加,我還報於你。「若增」財利的供養,「現前酬答」這個現前酬答的意思,不經過中間人,是現前去酬答這有恩的人。「非以下劣」酬答的時候不是用下劣的事情,下劣的財物,應該是更好的。「是名現前酬答」這都是前面的文解說的。「又如前說於彼事業應作助伴」前面說報恩的時候,說那有恩的人他有事業,「應作助伴」,報他的恩方式,就算幫助他的事業,那就算是報恩了。「乃至廣說」前面的文說的很多,「是名如應酬報」。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又諸菩薩於其有恩諸有情所,深知恩惠,常思酬報。暫見申敬贊言善來,怡顏歡慰,吐誠談謔,祥處設座,正筵令坐。若等若增助利供養現前酬答,非以下劣。於彼事業雖不求請,尚應伴助,況於有命!如於事業、如是於苦,於如理說、於方便說,於濟怖畏,於衰惱處開解愁憂,於惠資具,於與依止,於隨心轉,於顯實德令深歡悅,於懷親愛方便調伏,於現神通驚恐引攝,如應廣說當知亦爾。」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現酬報,非染違犯。

這位菩薩是知恩了恩,也沒有嫌恨心,他的心是想要報恩的,但是為懶惰懈怠所障礙,「不現酬報」沒有作這件事。「非染違犯」也是犯了這條戒,但不是染違犯,就是輕微了一點。

無違犯者:

1、勤加功用,無力無能,不獲酬報;

「勤加功用,無力無能,不獲酬報」,這位菩薩,內心裏面一直的想要報答對方的恩德,但是沒有能力去報恩,「不獲酬報」。那這也不算犯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九、與聲聞不共學戒、於諸性罪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二十八、專習異論戒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