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為什麼「鐵血宰相」俾斯麥認為殖民地是沒用的累贅?
今天跨界說點洋人的事兒。
問題如下:
為什麼「鐵血宰相」俾斯麥認為殖民地是沒用的累贅?
回答如下:
因為事實如此。
具體來說有兩個方面因素:
我們常誤以為「與人斗」就是政治家,其實,目光能看透歷史的才是政治家。
第一,維繫殖民地需要海軍,海軍需要成本,這個成本還是可預期的「白瞎」的。
在1871年德國統一之後,全世界可分食的殖民地已經很少,而且分散,為了奪取和維護這些地盤,德國必須建立一支「遠洋海軍」,這對於身處中歐,出海口被限制在北海、波羅的海兩個喇叭口裡的德意志帝國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反傳統的負擔」。
德意志帝國從來沒有強悍的海軍傳統,在俾斯麥執政的時代,為了防止英國對於德國崛起的干預,一直小心翼翼地控制著海軍的發展,力求不觸動「日不落帝國」的神經,而他縱橫捭闔的外交策略,也最終讓英國坐視了這個世界第二強國的誕生和崛起。
而要在海外奪取和維繫殖民地體系,德國就需要建立能夠與對手抗衡的海外艦隊,而在這個方面,最大的潛在對手就是英國,而德國的工業實力雖然增長迅速,只要與英國對抗上,就是一個「造艦競賽」的無底洞,而且這個無底洞十有八九還是以失敗告終,因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的綜合國力(造艦能力、進出口、財政、金融等等),遠勝德國。
所以,哪怕花費巨大的成本,仍會在開戰中被英國海軍摧毀或者封鎖的德國海軍,本身就是一個「無用的累贅「。
所以,在俾斯麥失勢之後,熱衷於爭霸擴張的威廉二世委任德國海軍元帥、公海艦隊締造者提爾皮茨在1907年建立"公海艦隊"的立足點,自始至終無法平衡這種全球爭霸的任務,只能給德國海軍定位為以「北海決戰」為目的,即決戰勝利後,歐洲之外失去的殖民地,自然而然會失而復得。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事實表明,「公海艦隊」在造艦競賽中落敗,根本無力在「北海決戰」中突破英國大艦隊的封鎖,只能淪落為存在艦隊,那些殖民地,也只能一一陷落。
第二, 德國的殖民地經營並不賺錢,甚至還一直在賠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擁有殖民地最多的國家是英國,法國居第二,德國排第三,義大利為第四,但是,與英法相比,德國所佔的殖民地面積小,而且分散,因為德國畢竟屬於後起列強,在它完成德意志諸國統一的戰爭同時,英國已經建立了世界性的殖民帝國,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的殖民地早已搶到手了。
一戰前,德國的殖民地面積達259萬平方公里,卻只有2.1萬德國公民移居,而其本土人口則高達6506萬,也就意味著平均1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才有1個德國本土人,而殖民地的德國移民與本土人口的比例是1/3098。
德國本土人口移民的稀少,就意味著除去德國殖民當局的官員、軍人,只有極少量的「經濟人」居留在這些土地上,他們的經營方式,只能是巨大的莊園和殘酷地壓榨土著居民,而這種管理方式,又會驅使著社會組織鬆散的土著居民逃離德國的控制區域。
所以,這廣袤的殖民地根本沒有發揮出經濟價值,只吸引了德國對外直接投資的3.8%,佔德國對外貿易額的0.5%,德國近19%的國家財政收入來自出口貿易,但其中只有20%來自同歐洲以外地區的貿易,國家財政收入僅有2%來自海外投資。
德國從殖民地得不到多少原材料,卻得提供不相稱的財政補貼,1914年的補貼金額即達1億英鎊上下。
更嚴重的是,殘酷的壓榨和絕少的德國駐軍,激發了土著居民的反抗,以1904年—1907年的納米比亞起義為例,德國在3年間損失了2000多人和6億馬克的軍費,才鎮壓下去。
要知道,德國1890年才佔領全境的納米比亞(今名),總面積824269平方公里,人口到2003年統計,僅200萬……計算一下,也就是每平方公里有2.42個納米比亞人居住,就這,還花了那麼多鎮壓成本……
所以,俾斯麥的判斷非常準確,德國的殖民地戰略,本質上就是沒用的累贅,而歸其根本,就在於德國的產業結構和殖民地根本就不可能形成需求循環,所謂的「資源來源地」的價值,根本不足以償付巨額的開發成本,而英國則完全不同,它的殖民地都接入了英國的全球貿易體系,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生產力和消費能力,所以,當英國控制之後,能夠給日不落帝國不斷輸血。
說到底,「唯生產論」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經濟學理解,建立在這個認識基礎上的擴張,只能是愚蠢的賠錢貨。
- E N D -
※解答: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後為什麼不撤除「藩鎮」?
※解答:商鞅「以奸民治,則民親制」是什麼意思?
TAG:劉三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