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長安多麗人
唐朝的女性,特別是生活在長安的上層婦女,表現出不同於其他時代的自由、奔放、熱情和勇敢的特點。她們修儀容,理絲竹,善吟唱,努力刻畫美麗的人生;她們胡服男裝,露髻馳騁,追求自我;她們參政議政,入釋入道,舞文弄墨,積极參与社會事務。她們涉足於唐朝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歡樂之極,未始有之』。
唐前期女子服裝仍沿襲隋朝裝束,衣衫短窄,下至腰部或臍部;裙形瘦長,其腰高及胸部,下可曳地,反映這一時期女子尚清秀的社會審美意識。如這件唐代雙髻陶女俑,身著圓領袒胸窄袖衫,沒有開襟,為袒胸貫頭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高髻女俑身著窄袖短襦和曳地長裙,腰系長帶,肩披巾帛。
這件唐代彩繪女陶俑,頭戴風帽,帽帶後結,風帽尾部垂背;身穿對襟小袖衣,寬高腰長裙,帔帛。
由於西北地區風沙較大,男女均戴風帽。該俑所戴尖頂高筒風帽,具有鮮明的地域色彩。
1958年西安市獨孤思貞墓出土的三彩拱手女陶俑,梳丫髻,身穿黃色小袖上衣,綠色長裙,帔帛。拱手而立,若有所思,當為初唐時期少女的風姿。
同墓所出唐代三彩陶女俑,面龐豐腴,略帶微笑,神態生動。
她頭微側,鬢髮抱面,髮髻垂於額前,為烏蠻髻。身著黃色窄袖衣,綠色長裙,裙腰束於胸上部,披帛繞兩肩垂於後背,足穿翹尖鞋。
1959年西安市中堡村出土的唐代三彩拱手女立俑,只見頭梳烏蠻髻,頭、面及頸部不施釉,塗彩,面龐豐腴,向左側微仰。
雙手攏袖拱於胸前,上身著淡黃色薄衫,上點綠彩,胸系赭色長裙,右肩披綠色披帛。
唐代伏睡女俑,1954年出土于山西省長治市王琛墓,其俑身上原施白粉,多已剝落。人物造型簡練,著重表現心態,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重神韻、重意境的美學特徵。
女著男裝在當今開放多元的中國,自然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古代社會卻是較為罕見的現象。如這件彩繪男裝女立俑所呈現的歷史,也只有在秉承著開放自信的大唐才能蔚然成風,即使這樣,還應將一部分起因歸於游牧民族的影響。
當時影響中原的外來服飾,絕大多數源於馬上民族。騎乘者粗狂的身架、英武的裝束以及矯健的馬匹,對唐代著裝意識產生一種滲透式的影響,同時創造出一種適合女著男裝的氣氛。
這件1991年西安市東郊金鄉縣主墓出土的唐開元十二年男裝女立俑,頭戴黑色襆頭,上罩花冠,其上殘留彩繪和描金痕迹,戴耳套。
身穿圓領窄袖袍,袍長至膝下,內著半臂,腰束革帶,佩鞶囊,背後鑲五個圓銙。左手隱於袖內,右手略殘,其上有鐵芯,疑原持鏡。
唐代上層社會的『好胡』之風引導了整個社會的審美潮流,『胡酒』『胡舞』『胡樂』『胡服』成為當時盛極一時的長安風尚。胡服的主要特徵是簡潔、方便活動,受到唐代女性的喜愛。
如同樣是金鄉縣主墓出土的開元十二年蹀躞帶胡服女立俑,頭梳雙髻垂於兩側,頭頂及右髻上殘留描金的花飾,朱唇輕抿,面帶微笑。
內穿半臂,外罩圓領對襟胡服,下端露出紅色小口褲。足蹬翹頭錦履,腰束黑色蹀躞帶。
唐代不只是男子,女子亦流行騎馬,玄宗時尤為盛行,在唐代繪畫、雕塑和文學中都有生動的表現。
這件三彩女子騎馬俑所表現的,正是大唐女子著胡服騎在馬上,英挺地闊步於長安街市的。
唐代彩繪拱手女立俑,1956年西安市高樓村出土,面龐豐腴,長眉細眼,直鼻,櫻桃小口。
髮式為蓬鬆的拋家髻,兩鬢抱面。身著束腰長裙,雙手拱於胸前。體態豐滿,姿態生動。
1958年西安市楊思勖墓出土的唐代彩繪拱手女立俑,梳烏蠻髻,身穿交領大袖衫,長裙,足穿翹尖鞋。女俑體態豐滿,是盛唐時期婦女的典型形象。
與古代大多數時期人們追求苗條、纖細甚至病態的美不同,唐人有著非常積極的審美觀。不管是唐初的嫻雅,盛唐的豐麗,再晚些的舒展,無不蘊含著健康爽朗的氣質。
現在保存的唐代女俑,每一類作品的姿態、動作都表現出特定的思想情緒,毫無獃滯之感。
注1:文中照片皆為作者四庫全叔拍攝。
注2:文字參考展覽說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