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金庸為什麼在《鹿鼎記》後封筆?這兩個角色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金庸為什麼在《鹿鼎記》後封筆?這兩個角色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金庸小說對於「俠」的闡述可謂是淋漓盡致,在他武俠世界中「俠」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郭靖代表「俠的偉大」,令狐沖代表「俠的自由」,而《鹿鼎記》中的陳近南則代表了「俠的悲壯」。從郭靖到韋小寶,金庸武俠中的「俠」的概念越來越模糊,最後一部鹿鼎記中終於到了消失的地步。

道義的江湖會有道義的俠客存在,也會有道義的力量,這力量足以抵禦摧枯拉朽的蒙古鐵蹄,挽狂瀾於既倒,救民族於水火。然而在《鹿鼎記》這部不那麼武俠的武俠小說中,道義早已不再吃香,相反一個不講道義的小混混韋小寶卻能風光無限。

《鹿鼎記》時期的江湖是靠著反清復明而象徵性存在的,吳三桂是這個象徵能夠延續下去的唯一理由,康熙也要比他們所擁護的唐王、桂王都更加的「鳥生魚湯」。在這時的江湖中只有兩人能夠配得上「俠」的稱呼,其一是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其二是純粹的江湖俠客茅十八。

平生不識陳近南,縱稱英雄也枉然,金庸給予了他最高度的評價,但同時也給了他最悲慘的人生。從「大丈夫行事無愧於天地,旁人說長說短,也只好由他」,到「大業艱難,也不過做到如何便如何罷」,陳近南的一生是由意氣風發,到大業未成的英雄氣短,最後還以慘死於自己主子劍下而告終。

如果說陳近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行為還算不失悲壯風骨的話,那這個只在堅持固守英雄情結的茅十八就顯得十分滑稽可笑了。這也難怪在他每一次出場中,伴隨著的總是狼狽和尷尬,江湖都不存在了,哪裡還有所謂俠客的容身之地。

《鹿鼎記》中陳近南和茅十八的尷尬處境,是金庸走過的一段艱難心路歷程,江湖消失之後武俠又要從何說起呢?在游渝文化瓜皮君看來,金庸在鹿鼎記之後就封筆的原因,大概也正是如此了吧。如果你不能理解的話,可以自己去體驗一下。

在即將推出的《鹿鼎記手游》之中,陳近南和茅十八的人生依舊還會繼續,他們將以NPC的形式出現在遊戲中與玩家零距離接觸。我們可以從遊戲劇情親身體驗到他倆的人生歷程,在之後再來回看《鹿鼎記》,或許你就可以理解金庸了。

《鹿鼎記手游》目前已正式開啟預約,從玩家們的表現看來對它也是熱情滿滿,值得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ggro電競 的精彩文章:

Steam:本來特惠買來喜加一,但這遊戲卻讓玩家一天沒合眼?
Steam上這款生存遊戲讓玩家等了五年,網友:女友都換三個了

TAG:Aggro電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