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有些人嘴上說自己信佛,但不一定能接受這四大佛教理念!

有些人嘴上說自己信佛,但不一定能接受這四大佛教理念!

「如何才是佛教徒?」

這是一個最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如果問者真正有興趣,那麼完整的回答就不能在晚餐的閑聊中完成,而太過概括性的答案又會導致誤解。假設你要給他們正確的回答,那麼答案就會直指佛教兩千五百年傳統的基礎——四法印。

如果一個人接受下列四項真理,他就是佛教徒: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

一切情緒皆苦(有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諸法無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靜)。

這四句佛陀宣說的話,稱為「四法印」。「印」在此處意指確定真實性之印記。

諸行無常

01

世間的萬事萬物,如地位、財富、名聲、青春等,全部是無常變化的。這是無可爭辯的一個事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理念。

這一點,不僅僅是了知就夠了,還要經常修行。

許多科學家、文學家,口頭上會說「一切無常」,但他們從來也沒有修過,故而一旦無常現前,自己根本沒辦法面對。像牛頓、愛因斯坦、伽利略,他們死時是怎麼樣的?跟普通人一模一樣。

而佛教中的修行人,縱然沒有很高的學問,但由於生前修過無常,一旦得了絕症,接到醫院的病危通知,自己也能坦然面對,知道該如何面對死亡。

這就是修行與學問之間的差別。

其實,假如你認識到了萬法無常,且不說別的,就算在人生旅途中遇到一些悲歡離合,也會想得開:「一切都是無常的,一切都在變化,緣聚緣散,這是正常現象。」

所以,通達諸行無常,對每個人來講非常重要。

有漏皆苦

02

正如剛才所說,在整個世間上,無論是外在世界,還是人類社會,痛苦都佔大多數,偶爾有一些快樂,也是不穩定的。

年輕人最關心的有兩個問題:一是找份好工作;二是找個好對象。除此之外,再也沒有更高的追求了。

很多人以為有了這兩個因素,人生就會充滿快樂。但實際上也不一定,無論是工作還是家庭,都是「有漏法」,離不開痛苦的本性。

而且,如果一個人的性格比較孤僻,道德觀念比較差,那就算有了好工作、好對象,也不一定能獲得快樂。

諸法無我

03

通常而言,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

尤其是現在很多青年,特別自私,除了自己以外,根本不關心同學,不關心老師,不關心家人,不關心社會,可以說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有了這種心態,未來等待自己的,可能除了痛苦還是痛苦。而只有懂得了「我」不存在,才會明白生命的意義所在。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諸法無我,『我』是沒有的,那麼誰上天堂、誰下地獄?」

我們且用物理學來做個類比。物理學家認為,任何一種物質的組成,可以從分子抉擇到原子、質子、中子、夸克、亞夸克……最後的結論是一種細微的能量,這種能量是萬法的作者,它遍及每一個法,跟佛教中的空性比較接近。

所以,《心經》中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也可以解釋為「色不異能量,能量不異色」。

拿桌子來說,桌子就是能量,能量就是桌子,你不可能說:「桌子如果是能量,上面怎麼放杯子啊?」這種說法,就已經混淆了現相和實相的概念。

要知道,所謂的空性,是從勝義實相來講的,而並不是說在現相中也什麼都不存在。就像在物理學中,從現相上,這張桌子是存在的,而在實相中,除了能量以外,什麼也得不到。

所以,佛教所說的哪些地方空,哪些地方不空,這個一定要分清楚。

涅槃寂靜

04

通過抉擇萬法的本質,證悟了萬法皆空,真正通達「我」不存在,這樣的境界就叫涅槃,它是最徹底的快樂。

這種快樂,並不是像你買了一棟房子,第一天興奮得不得了,過了兩三年就沒感覺了;也不是像你買了一輛好車,剛開始特別滿足,過不久就沒有新鮮感了;或者住在五星級賓館裡,剛進去時,「哇,好舒服」,但過了幾天就習以為常了。

世間有漏法所帶來的快樂,都是短暫的,不具有穩固性,暫時你可能有一些感覺,但時間長了就沒有了,甚至還可能變成痛苦。

明白以上這些道理,對每個人來講至關重要。所以,現在的學校教育中應該普及一些佛教的知識。

當然,這並不需要以皈依為前提,不是一學佛就要成為佛教徒、出家人。但是,既然追求真理,就應該以廣闊的胸懷,看看佛教是否揭示了人生真相。

如果它明明講得很有道理,你卻不承認,甚至一概排斥,那就不是智者的正確態度了。

總之,佛教的教育,是一種善的教育、一種真理的教育。佛教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確實不可缺少。

而且,若能通過佛教的引導,做任何一件事,不是只為了自己,還想去利益他人,這才是當今社會最需要的,也是非常崇高的一種境界!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恭錄自2011年11月30日《北京師範大學演講》,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毒品讓「最美」凋零,學禪讓我們遠離誘惑!
圓瑛大師:念佛不分男女貴賤,不拘閑忙動靜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