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佛教道教在另一個教派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中國古代的至尊理論

佛教道教在另一個教派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中國古代的至尊理論

道教佛教作為中國古代兩大主流宗教,堪稱兩顆明珠。

但是,這兩大宗教在另一個教派面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假如說後來佛教道教融合是相互包容的結果,倒不如說是這第三教派強制的力量。

這個教派強行將道教佛教歸入了自己的範疇。

這就是儒教。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歷史上儒教是如何推動儒釋道三教合一的。

佛教道教在另一個教派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中國古代的至尊理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道教大約是在漢末出現,佛教是在魏晉時代普及,兩者最初是不對眼的。

南北朝時代,有幾次滅佛行動,背後都有道教的影子,與之相對,當時凡是佛教興盛的地區,道教一般都不怎麼受待見。

到了唐代,雖然李唐皇室將道教樹立為國教,但是開放的唐王朝對於佛教也不排斥,兩者並列存在,只不過兩者仍舊摩擦不斷,彼此爭鬥。

佛道真正開始融合大約是在宋代以後,之後的元明清三朝,佛道之爭已經比較少見了,兩者開始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勢。

佛教道教在另一個教派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中國古代的至尊理論

佛道的融合是時間的產物,是鬥爭的結果,但實際上,在他們背後,有一股強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強行將兩者「捏」在一起,這就是儒教。

儒教自漢武帝推崇為天下正宗,從此便開始了指導中國古代兩千年的光輝歲月。

中國曆朝歷代皆以孔子為至尊至聖,以儒家理論為最高指導思想,以儒教為國之名教。

唐代文學家韓愈就明確提出:不管是佛教還是道教,都必須要遵循儒教。

佛教在古印度有個規矩,叫「沙門不拜王者」,也就是說他們的出家人地位高於國王。

但是這一招在中國完全行不通,因為按照儒教說法,天子是代天行道,即便是出家人也必須遵從天子旨意。

佛教的出家剃髮出家行為其實與儒教的孝並不兼容。

道教也類似,道教在最初具備十分強烈的革命性,比如「五斗米道」和「太平道」這兩大最早的道教門派都是以農民起義出現的。

道教在後世被儒教收編,要求行為必須符合主流思想,不得有反叛異志。

佛教道教在另一個教派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中國古代的至尊理論

古印度的佛教僧人不事生產的,靠著乞食為生,靠著帝王貴族富豪的施捨生活,但這一招在中國也行不通,中國佛教後來就提出「一日不耕一日不食」,說明中國僧人必須「自力更生,自己動手搞生產」。

同樣的,道教的思想內容從最初的激進,到後期的包容,謙卑,柔和,其實是被儒教進行了不斷洗禮後的結果。

宋代朱熹程頤等人,以及明代王陽明等人,他們將佛道之學融匯貫通入儒教之中,儒釋道開始完全融合,但是儒教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是起著主導作用,是支配作用,是統治級別的,可以說佛教和道教完全被儒教同化了。

我們現在看《西遊記》等元明清以後的古典名著,儒釋道三家早已密不可分,但是其中的尊卑主次還是涇渭分明的,儒教系統毫無疑問是其主幹,是核心,佛道之說必須遵從儒家系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認真胡扯 的精彩文章:

道教內丹術真的能開發超能力嗎,武林大俠都練了什麼內功?
中國古代最強大的宗教,一教定天下,一傳兩千年,天下皆服

TAG:認真胡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