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中:特應性皮炎治療格局有望改變
「皮膚癢不算病,癢起來要了命!」不知道是因為冷空氣誘發,還是吃了什麼引發皮膚瘙癢的食物,連續一個月來,家住北京市通州區的劉女士忍受著劇烈的全身瘙癢、夜不能寐,幾乎到了精神崩潰的地步。
「又撓破了。」不得已,劉女士打開了燈,只見小腿內側新傷加舊跡,四肢以及前胸後背的皮膚抓痕累累。
丈夫在身旁說:「再吃點葯吧。」
「沒什麼效果,吃了也白吃。」劉女士既痛苦又無奈,瘙癢實在讓人難以忍受,漫漫長夜彷彿無盡的黑洞,一點一點吞噬著她的精神。
把劉女士折磨得苦不堪言的這種疾病叫特應性皮炎,俗稱濕疹。近日,記者專訪了特應性皮炎(濕疹)「中國標準」的牽頭制定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張建中教授。張建中介紹,濕疹皮炎類疾病是皮膚科最常見的疾病,能佔到皮膚科門診量的1/5~1/4,其中特應性皮炎(濕疹)佔70%~80%,是皮膚科最常見的疾病。從患者的認知度以及我國皮膚科醫生對該病的診斷與治療來看,我國在特應性皮炎的診療方面還存在認識不足、治療不規範等情況。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特應性皮炎影響全球5%~10%的成年人和10%~15%的兒童,美國約有1800萬成年人及960萬兒童罹患特應性皮炎,我國估計有1億以上的患者,是一個龐大的人群。特應性皮炎患者往往由於疾病不能正常工作和學習,不僅影響身體健康,也給患者造成了嚴重的心理負擔。不僅如此,特應性皮炎還可以合併過敏性鼻炎甚至哮喘,癥狀越重,越容易合併這些癥狀。因此,特應性皮炎不僅是一個皮膚病,而且是一個系統性疾病,應該被重新認識。
每天,張建中都會遇到很多類似的病例,生活中除了癢,這些患者已經無暇顧及其他。有名患特應性皮炎的大學生,為了避免自己抓撓,晚上睡覺前讓家人將其手腳捆綁在床的四角,痛苦程度可想而知。一位來自澳門的高材生,正值青春年華,本應該在校園享受學習生活,可他的濕疹特別嚴重,全身連一處好皮膚都找不出來了,嚴重影響了學習,這個孩子接受脫敏治療後,不但沒有治癒,病情反而加重了。還有一名天津的老年患者,病情嚴重到全身皮疹、滲出,神志不清,到了病危的程度,是張建中把他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張建中說:「以上3名患者都是重度特應性皮炎,特應性皮炎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不僅是對患者個人的影響,而且是對一個家庭的影響,必須用強有力的治療。」
診斷有了「中國標準」
特應性皮炎的病因與遺傳和環境有關。有些患者皮膚存在先天缺陷,如皮膚中有很多種對於維護皮膚完整性十分重要的蛋白,正常人這些蛋白如絲聚蛋白是正常的,但部分特應性皮炎患者皮膚絲聚蛋白減少,所以皮膚很脆弱,皮膚的屏障功能減弱,使得皮膚易乾燥、裂口子,外來的過敏原、微生物容易進入皮膚,形成皮膚過敏和感染(如細菌、真菌和病毒的感染)。另一方面,特應性皮炎患者的免疫系統也存在問題。許多特應性皮炎患者的血清中有免疫球蛋白E(IgE)的升高,而這種蛋白在正常人體內是不高的。「這種免疫球蛋白是如何產生的?是外來過敏原刺激身體產生的,IgE與外來的過敏原結合後,就會活化人體內的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造成組胺等炎性介質釋放,引起皮疹和瘙癢等現象。除IgE外,各種T淋巴細胞、細胞因子也參與了特應性皮炎的發病過程。」張建中說。
臨床上,特應性皮炎的表現多種多樣,嬰兒期呈急性或亞急性濕疹狀,好發於面頰部及額部;兒童期及青年期則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狀,好發於四肢屈側,特別是肘、腘窩;或呈痒疹狀,成人則好發於軀幹和四肢伸側。
正因為臨床表現多樣化,所以特應性皮炎診斷需要標準。30年來,國際上先後發表了多個診斷標準。張建中2015年組織全國40多家大型醫院進行了多中心研究,收集了2662名患者的臨床資料。通過分析,他們總結出中國成人和青少年特應性皮炎的特點,提出了特應性皮炎診斷的「中國標準」。這一標準大大簡化了特應性皮炎的診斷,使得多年來躺在教科書里的診斷標準重新走入臨床。目前這一標準已經在全國絕大部分醫院應用,大大推動了我國特應性皮炎的診斷。因為是張建中提出的標準,業內也常常稱為「張氏標準」。這個標準是:病程超過6個月的對稱性濕疹患者,個人和/或家族特應性疾病史(包括濕疹、過敏性鼻炎、哮喘、過敏性結膜炎、蕁麻疹等),血清總IgE(免疫球蛋白E)升高和/或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升高和/或過敏原陽性(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2級或2級以上陽性)。凡是有第一條表現,加第二條和第三條的任何一項,該患者就可診斷為特應性皮炎。
特應性皮炎是一種多系統受累的綜合征,需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特應性皮炎治療的主要目的是緩解或消除患者的臨床癥狀,減少和預防複發,減少合併症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由於特應性皮炎是慢性病,因此應對患者進行長期隨訪和長期治療。張建中表示,儘管特應性皮炎需長期治療,但很多治療是很簡單的,如堅持使用保濕潤膚劑。外用一些藥物,並不增加患者負擔,如果治療得好,患者可與正常人一樣享受生活。
全新試驗將啟航
在傳統治療方法中,外用藥膏、生活中忌食是人們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方法。殊不知盲目忌口是特應性皮炎治療中的一個誤區。張建中接診過一位小患者,聰明伶俐的小姑娘,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因為患上了特應性皮炎,家長要求她忌食,海鮮類、牛羊肉、牛奶等一律不能碰,完全剝奪了小姑娘的飲食樂趣,還造成了她營養不良。張建中告訴她不必盲目忌食,並且教她如何記食物日記。逐一排除過敏食物,她認真地製作了飲食表,把每天吃的蛋白類食物記錄下來,把皮疹和瘙癢情況也記了下來。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最後確認只有幾種食物需要忌食,孩子的生活又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還有人認為,皮膚會對外用激素葯產生依賴,還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副作用,以至於許多患者不願意使用外用激素。張建中不無擔憂地說,目前在特應性皮炎的治療中,碰到最多的不是濫用激素問題,而是不敢用激素問題。實際上,外用糖皮質激素是特應性皮炎的一線治療,種類多、療效好、價格便宜、安全。他在各種全國性學術會議上呼籲,皮膚科醫生要敢於用激素、善於用激素、科學用激素,並要說服患者對激素有正確認識,配合醫生的治療。有很多患者就是在張建中的指導下開始科學應用激素,使特應性皮炎得到了控制,甚至治癒。
目前,張建中正在大力推廣特應性皮炎的分類診斷和分級治療。「特應性皮炎也有各種類型,如有的只有皮疹,有的合併哮喘,有的合併過敏性鼻炎,有的有IgE升高、有的沒有,有的能檢測出過敏原、有的測不出。此外,特應性皮炎癥狀有的輕、有的重,應當根據不同分級和分類,採取不同的治療。」張建中說。
張建中指出,因為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可以誘發或加重特應性皮炎,所以建議患者在衣、食、住、行、洗等方面加以注意,如貼身衣服盡量純棉,衣著要適當寬鬆,家中最好不養寵物,少去過敏原多的環境(如植物園、動物園等),用適宜水溫洗澡(32攝氏度~37攝氏度),沐浴後建議外用潤膚劑(建議沐浴後立即使用潤膚劑),要養成習慣。
關於藥物治療,目前特應性皮炎仍然以傳統藥物為主,對於輕度特應性皮炎可外用含激素藥膏、鈣調磷酸酶抑製劑,口服抗組胺藥物;對於嚴重的特應性皮炎,需要使用免疫抑製劑,甚至需要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這些藥物由於其本身的特點,會有一些副作用,如肝腎功能受損、骨髓抑制、高血壓等,這類藥物必須在醫生的指導和嚴密觀察下使用。
目前國際上特應性皮炎的治療已經有了新的突破。2017年3月,一種生物製劑Dupilumab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用於治療中重度成人特應性皮炎。治療後,許多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改善,並且安全性良好。2018年11月,Dupilumab又被FDA批准用於青少年(12歲~17歲)特應性皮炎患者的治療。
Dupilumab是一種全人源化單克隆抗體,特異性抑制2種關鍵蛋白IL-4和IL-13的過度激活。IL-4和IL-13是2種炎症因子,被認為是過敏性疾病中關鍵驅動因素。
Dupilumab在我國的3期臨床試驗即將開始,張建中是該項試驗的牽頭人。「我們已經聯合全國20多家皮膚科中心一起開展試驗,目前患者報名非常踴躍。估計到2019年年中會有初步的研究結果公布,期望到2020年能完成研究,拿出完整的數據。這對於嚴重特應性皮炎患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福音。」張建中呼籲,全社會要重視特應性皮炎,它對家庭生活質量、對患者生活質量有嚴重影響,希望新的藥物能造福更多患者,也希望國家對特應性皮炎的特效藥物予以政策支持,讓我國廣大患者儘快接受更好的治療。
文/健康報記者 王天鵝
※打通最後一公里 形成價值鏈閉環——衛生經濟學家馬進教授談醫保精細化控費
※姚尚龍:告別分娩疼痛,造福人間母親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