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繳獲不少日軍的大衣,為何很少看到有人穿呢?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繳獲不少日軍的大衣,為何很少看到有人穿呢?

相信大家都看過一些關於抗日戰爭的影視作品,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亮劍》了,仔細看這些作品我們不難發現,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我們的戰士依然身穿單衣與敵人作戰。一方面這可以反映出當年的艱苦卓絕,另一方面我們又不得不提出一個疑問。根據資料顯示,八路軍在與敵人作戰時繳獲了不少戰利品,其中就包括軍大衣,但是為什麼我們很少看見將士們穿這些衣服呢?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繳獲不少日軍的大衣,為何很少看到有人穿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首先,我們肯定是繳獲了一些敵人的軍大衣,不過部隊有明文規定,戰士們不能自行處理戰利品。所有繳獲的物資都要上交,然後集中在一起分配給最需要的部隊。

這種做法雖然比較合理,但是也有不小的隱患,當時戰局多變,可能收上來的物資還沒來得及分發就有敵人大軍壓境。這時候後勤人員不得不轉移,但是那些繳獲上來的物資就必須要放棄了,戰士們帶不走,也不願意留個給敵人,於是就被迫燒掉了囤放物資的倉庫。那個冬天好多部隊都沒能換上冬裝,戰士們穿著單薄的衣服衝鋒陷陣。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繳獲不少日軍的大衣,為何很少看到有人穿呢?

有了這個教訓,部隊的規定也變得靈活了,各部隊如果繳獲了數量巨大的物資,比如軍大衣、作戰靴等可以立即發放給戰士們。資料顯示,39年的黃土嶺戰鬥,我軍共消滅了一千五百多個敵人,還擊斃了日軍的一個中將。在這場戰鬥中,一些部隊就繳獲了很多物資,日本兵穿的黃皮大衣幾乎可以讓參戰部隊人手一件,所以戰士們來了一次大換裝。

但是,僅靠繳獲仍然無法滿足部隊的需求,很多戰士的大衣都是破了補,補了再補都捨不得扔。在一個博物館中珍藏了一件打滿補丁的軍大衣,上面一共有296個補丁,幾乎都看不出來這件衣服原本的模樣了,可見當時的條件之艱苦。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繳獲不少日軍的大衣,為何很少看到有人穿呢?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家對日本軍人的憎恨。因為有了這種主觀情感在裡面,戰士們和老百姓對小鬼子的衣服有著很大的抵觸情緒,很多戰士寧願挨凍都不願意穿黃皮大衣。但是辛苦繳獲來的軍大衣當然也不能扔掉,而是將其送到我們自己的服裝廠,把裡面的棉花取出來,製作成我們自己的軍服、棉被和棉鞋。這樣一來我們當然就看不到穿著鬼子軍服的八路軍了。

如今,我們的軍隊雖然實現了現代化,各種物資都不再稀缺,戰士們不需要把自己的軍裝補了又補。但這並不意味著今天的軍人不能吃苦,要知道洪水來臨是他們扛沙袋往前沖;地震爆發,是他們無畏逆行;我們能安穩地度過每個節日,是他們在負重前行。在這盛世之下,依然有無數的青年冒著天寒地凍戍守在祖國的邊境。沒有戰火,他們依然是最可愛的人。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繳獲不少日軍的大衣,為何很少看到有人穿呢?

生活在盛世中的我們再也無法體會到當年那場戰爭的殘酷與艱辛。但是侵略者給祖國帶來的災難需要我們每個人銘記。作為後人,我們享受著無數先輩用生命和熱血換來的陽光與平靜,我們沒有資格替他們原諒任何人。我們更不能放鬆警惕,因為一旦鬆懈就可能再次落後,就會有人惦記著我們腳下的土地。我們不是記仇,我們只是不想再淪為羔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雨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開國大將中他是最早去世的一個,享年僅58歲,如今子女全是棟樑
她九歲參加紅軍,長征路上最小的女孩,31歲授上校,丈夫是上將

TAG:曉雨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