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眾海投資創始合伙人魯眾:人口紅利過去,科技領域有巨大投資機會

眾海投資創始合伙人魯眾:人口紅利過去,科技領域有巨大投資機會

眾海投資創始合伙人、原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魯眾

過去兩三年,互聯網創業者和投資人不停追逐新風口。然而,風口持續時間越來越短,奇蹟越來越少,泡沫越來越多。到了2018年,「資本寒冬」「至暗時刻」「活下去」「錢荒」「破發」,成為整個創投圈的關鍵詞。

在外界看來,這就是「創投寒冬」的全部真相。然而,很多人依然相信,2018是創投圈的「至暗時刻」,但也是「拐點之年」。當下,只是行業回歸理性,走向成熟的一個必經時刻。只要用開放的心態去擁抱創新,投資的風口就永遠不會停歇。

1月15日,鉛筆道「真相大會」在北京開場,這是鉛筆道成立以來規格最高、嘉賓陣容最強大的年度盛會,聚集了500餘位投資機構和創業公司代表。其中,十餘位嘉賓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他們在資本寒冬中所看到的創投真相和行業思考。

魯眾是眾海投資創始合伙人、原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擁有20年以上IT領域管理和營銷相關經驗。歷任AMD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銷售總經理;ORACLE中國公司行業銷售總經理;8848電子商務網站COO;微軟中國區副總經理;DEC公司銷售總監,以及中國萬網總裁。2014年6月,魯眾創辦眾海投資。典型投資案例包括優迅科技、時速雲、養愛車、PaPa口袋影院、易錢莊等。

在鉛筆道「真相大會」現場,魯眾做了題為《科技領域投資的變化和機會》的演講,魯眾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從市場驅動走向商業模式驅動,人口紅利已經過去。未來,中國巨大投資機會就是科技領域。其中,以技術為基礎的醫療大健康的免疫治療、養老領域、數據相關、文化科技和新材料領域都將有很大發展機會。

以下為魯眾在鉛筆道「真相大會」上的發言,由鉛筆道整理如下:

我們來看一下中國過去40年的歷史,經濟發展其實有四波紅利期。第一波經濟發展靠用市場換技術;第二波是燃料加工、生產製作;第三波是鋼廠、煤炭等;第四波是房地產。

我們發現整個中國過去40年,這四種增長方式到今天已經沒戲了。我們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怎麼辦的問題。因為這些增長方式,包括過去大量互聯網企業,頭部企業、BAT,我們其實消費的最基本的東西,就是中國的人口紅利。

我們因為有巨大人口市場,所以我們在所有領域裡面,能夠高速成長。你會看到我們現在人口紅利,最早2000年時候我們做早期創業時候,常常用中國互聯網人數占人口比例,看到中國一片機會。

但是2018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再往下走我們可能沒有辦法繼續增長。今天這些機會幾乎飽和,包括微信、支付寶、阿里巴巴等,幾乎把中國所有上網人口一網打盡。

中國往下發展,從市場驅動走到商業模式驅動。最後逼著我們只能走一條路,就是技術領域。未來中國,有巨大的投資機會和可努力的方向,我們判斷和技術領域分不開。

我們自己關注的領域和技術投入的相關機會,其中一個就是醫療大健康。在這一領域,我們關注的是免疫治療,在這之前我們投了兩家公司。

過去這段時間的中國資本市場,我們的藥廠股票大跌,為什麼?因為我們仿製葯等等可能都沒有,但國外所有癌症的葯零關稅。所以我們真的要靠自己的研發實力,而突破就是免疫治療、癌症治療這一分支。

第二個領域是養老市場。中國養老市場超級大。我們在上海投資一家公司,專門解決低收入人群的養老問題。通過技術手段在小區裡面,用共享方式服務更多低收入者進行養老。通過這種模式,這家公司成長非常快。這也是提醒我們,養老領域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因為這代人跟過去養老不一樣,這一代人有錢,也更願意花錢。

第三個領域是新技術。回顧過去整個技術發展全產業鏈:從基礎、感測器一端;到人機交互鏈接;再到把所有數據放到雲計算上面。包括晶元產業一直到知識圖譜,到人工智慧,整個這一條產業技術科技產業這一條線上貫穿的是數據閉環。因此,我們認為未來這幾年數據相關領域一定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

我們還看文化科技領域,其實技術本身也可能成為內容。最近我看了很多項目,包括語音合成、人工智慧、音樂創作,以及增強現實場景演出等等,這些技術目前已經開始產生大量商業機會。我們也跟完美世界基金探討這些項目,我們發現通過技術手段,增加了很多新的文化消費形式,這些形式帶來體驗也是截然不同的。

還有一個現象,其實美國在很早以前,技術本身就是創作內容。我們看到星際旅行包括《病毒》等等這些電影,本身把技術作為藝術創作內容。技術不是一個形態,所以我們判斷,中國到技術為內容文化創作可能在未來幾年也會起來,催生很多科技領域技術和「科技 文化」的結合。

大家最早用互聯網做金融,金融信息化,其實技術可以跟很多行業結合,所以這種形式可能是跨界交融產生投資機會的方式。

最後一個領域是和新材料相關。新材料這邊我們會關注幾個領域,一個是中國新能源領域,一定會出現大量材料需求;另一個是醫療類新材料。

我們前一段時間通過一個醫生了解,他在美國留學時,發現美國人做手術比中國人差多了。他的導師在做腦手術時候,出現醫療問題,他的導師完全沒有緊張,因為拿一塊膠布粘上就可以了。這是一種材料。但在中國出現這種情況就會高度緊張。因此,未來國內類似這樣材料會越來越多,因為它非常重要。

另外,感測器也是一種重要材料,我認為未來全世界將進入感測器時代,我們會生活在感測器環境裡面。我們投的養老項目,幾乎一個老人家裡面都有感測器。通過感測器,他24小時發生的事情我們都能知道。與此同時,生物醫學領域也是我們看好的。

在整個科技領域裡面,未來這幾年我們看到投資機會形成在這些方向。作為創業者,要找到一個很好的團隊,因為把這些技術能夠變成一個真正落地項目,還是比較難的。

希望有機會跟在座各位合作。謝謝大家!

鉛筆道鉛投大會第2期,快來報名:

鉛筆道首席文字官訓練營第2期,快來報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鉛筆道 的精彩文章:

圖鴨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金沙江創投領投
從搜狗現金貸到ofo戀上p2p:金融造血是其一不是唯一

TAG:鉛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