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摸完小票不洗手,「雙酚A」趁虛而入

摸完小票不洗手,「雙酚A」趁虛而入

密蘇里大學的研究者們首次證明,購物小票使用的熱敏紙上的雙酚A(Bisphenol A,BPA)能夠經過皮膚被人體吸收,使人體內的BPA含量顯著提高。

而當使用含有皮膚滲透增強劑的消毒液後,吸收量還會大大增加。研究論文於10月22日發表在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

摸完小票不洗手,「雙酚A」趁虛而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購物小票使用的熱敏紙


雙酚A是什麼?

BPA是商業上使用量最大的化學品之一,每年產量高達750萬噸。BPA可在熱敏紙上充當顯影劑和無色染料,濃度高達每克紙約20毫克。

這種熱敏紙可用于飛機票,ATM機、加油機和收銀機的憑據以及其它類型的小票。

摸完小票不洗手,「雙酚A」趁虛而入

雙酚A的結構

以往研究表明,BPA具有雌激素活性和其它干擾內分泌的性質,而且可經過皮膚滲透。

在現代社會中,免洗消毒液的使用越來越普遍,消毒液中所含的肉豆蔻酸異丙酯、丙二醇和乙醇等成分可增強皮膚的滲透性。


雙酚A殘留實驗

有證據顯示,這些皮膚滲透增強劑可以與親脂性分子如雌二醇協同作用,將後者的滲透率提高100倍。

在快餐店等場所,人們經常會接觸到小票,並會在進食前使用手部消毒液,研究者們試圖了解這一做法會對人體吸收BPA有何影響。

  • 在一個實驗中,研究者們先讓被試在剛使用完手部消毒液還未乾透的情況下,用手掌接握住熱敏紙;
  • 在另一個實驗中,被試則需要用未使用過消毒液的乾燥的手掌握住熱敏紙。

隨後,研究者們用不含BPA的濕巾擦拭被試手掌表面,對殘留的BPA進行提取和分析。

摸完小票不洗手,「雙酚A」趁虛而入

使用消毒液手未乾的情況下握熱敏紙與干手握熱敏紙相比,手掌表面BPA含量隨時間變化

結果顯示,在使用消毒液後,手掌上BPA的含量先升高後降低。

BPA的減少可能是由於皮膚對其吸收速度大於其從熱敏紙轉移到皮膚表面的速度;

而在沒有使用消毒液的情況下,手掌表面的BPA含量明顯較低,但卻隨著時間不斷升高,表明乾燥的手對BPA的吸收量有所減少。


進入我們體內的BPA

為了模擬快餐店的情況,研究者讓實驗對象在使用消毒液後,用兩隻手各握一張熱敏紙4分鐘,然後分別拿起一根薯條;

慣用手中拿的薯條被放進塑料管中用於BPA含量檢測,而另一隻手中的薯條則被吃掉,重複10次,共用時4分鐘。

在吃掉10跟薯條之後,研究對象的慣用手被用濕巾擦拭後分析BPA的含量,而另一隻手則不做清理,等待90分鐘。

分析結果顯示,在接觸熱敏紙8分鐘後,手掌上的BPA含量較上一實驗中要低,除了消毒液增強皮膚滲透性以外,也可能是部分BPA轉移到了薯條上。

值得注意的是,從女性實驗對象手上轉移到薯條上的BPA量明顯高於男性,也就是說女性會吃下了更多BPA。

摸完小票不洗手,「雙酚A」趁虛而入

經口服和皮膚吸收進入體內的BPA

研究者們隨後對實驗對象體內的BPA含量進行了分析,包括血清和尿液中的未結合且具有生物活性的BPA(uBPA),以及已結合的BPA代謝產物,包括BPA-葡糖苷酸(BPA-G)和BPA-單硫酸酯(BPA-S)。

結果發現,在握過熱敏紙並吃下薯條90分鐘之內,血清中的uBPA含量和尿液中的總BPA含量都出現顯著上升。

另外,女性中血清uBPA和BPA-G含量提高程度大於男性,並較快達到峰值。

這可能是由於女性的皮膚角質層較男性薄,因而滲透性更高。此外,女性較男性而言使用含皮膚滲透增強劑的護膚品的頻率也更高,從而進一步增加了皮膚的滲透性。

摸完小票不洗手,「雙酚A」趁虛而入

雖然關於雙酚A的毒理學研究已有很多,但它對於人體的毒性目前還沒有權威、確切的結論。謹慎的做法是減少對它的接觸(孕婦和嬰幼兒盡量避免接觸)。

研究人員認為,應該開發更安全的材料或方法來代替熱敏紙。

在消毒液等產品中,特定的配方會影響人體對環境中包括BPA在內化學物質的暴露量,因此未來的研究有必要了解乙醇等物質如何影響皮膚的滲透性。

此外研究中涉及的,使用可增強皮膚滲透性的護膚品後,皮膚對環境中污染物吸收量隨時間變化這部分,也具有實際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書Mr 的精彩文章:

心情不好?去這四個地方,會改變你的心態
46歲張惠妹近照曝光: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半年後差距居然這麼大

TAG:知書M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