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守荒島築橋7年 她是港珠澳大橋上的「鐵娘子」

守荒島築橋7年 她是港珠澳大橋上的「鐵娘子」


她是7年時間都堅守在港珠澳大橋建設一線的唯一教授級別的女性,也是伶仃洋牛頭島上的拓荒者,她帶領團隊在一片荒蕪中白手起家創建實驗室,挑戰世界級難題。習主席接見她時熱誠地讚揚她和團隊:「非常了不起」。


鐵娘子」的世界級「超級配方」

她就是張寶蘭,出生在粵北山區,成長在部隊大院,從小就養成了「說干就干,勇往直前」的性格。大學畢業後她被分配到中交四航局,從最初的打下手開始,她幾十年如一日地在一線工作鑽研,最終成為中交四航局第一位女教授級高工。2011年5月至2017年8月,她擔任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沉管預製廠實驗室主任。

大體積的混凝土逢打必裂,這幾乎是行業共識。為了做好港珠澳大橋沉管預製實驗室,從事科研工作三十多年的張寶蘭第一次在荒島工地上創建實驗室。

要打造不裂的沉管,她必須解決混凝土的配合比這一世界級難題。

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她就在荒無人煙的牛頭島上主持建成了與世界最大的沉管預製廠相匹配的實驗室。

港珠澳大橋使用的沉管要深埋海底44.5米,服役120年,混凝土成分該怎樣調整,讓張寶蘭費勁了心思。

混凝土實驗,俗稱「打混凝土」。不同的配比,不同的用量,需要不停地連續實驗。在張寶蘭的帶領下,實驗堅持了1年多。期間,很多結果張寶蘭都覺得不滿意,總覺得還缺一點,於是不斷地反覆重來。那段艱苦的過程「打」跑了很多人,也打壞了很多攪拌機。

但張寶蘭不妥協,為了不讓大橋的未來存在隱患,她堅持用數據作為支撐,她說只有這樣,團隊才可以有底氣地說,實驗的成果是沒有問題的。

她不但要過問技術、管理人員,還要做很多外部溝通工作。

在不遺餘力地堅持下,她最終以「沉管不裂、滴水不漏的世界奇蹟」印證了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自信與堅韌。

和傲人成就形成鮮明對比的,除了艱難的過程,還有張寶蘭艱苦的生活環境。

駐島的7年,她和兩個年輕姑娘合住在一間6平米的房間,上下鋪,還是開放式衛生間,要關上房間門屋內的人才能夠轉身。她曾和領導打趣地抱怨,別人都是越活越好,而自己卻越活越糟。

雖然她偶爾吐槽下周圍的環境,但是仍然保持最高標準的專業性來對待工作。

7年里,人們經常能夠在牛頭島看到一位女性帶著安全帽,穿著工作服,巡視實驗室和工地各處,從不懈怠。

妻子、女兒、母親」的遺憾與愧疚

事業與家庭往往難以兩全。

尤其對於母親,張寶蘭是心存愧疚的。

那一年,領導對53歲的她說:「寶蘭啊,沉管預製廠試驗室需要你,沒有比你更合適的人選了。」當80多歲患高血壓的母親聽到這個消息後急了,對她說:「你走了,我怎麼辦?」而且,兒子還面臨著中考。

張寶蘭也很矛盾,她面對的是大多數職場女性都可能面臨的難題,她猶豫了很多天。

最終,她自己在內心計划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其實,我一開始只是打算做一個前期的拓荒者而已。」每當有人問她如何下定決心在荒島一呆就是7年時,張寶蘭很坦誠地說,期初,她真的計劃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就回家陪母親、丈夫和兒子。

只是,事情的發展並非如她所願。工地上的兩次突發事件讓她意識到,島上的工程進度離不開她。


2012年的國慶節,張寶蘭原本計劃回家休假,結果回家第二天一大早,同事打來電話:「張姐,不知哪裡出了點問題,混凝土怎麼也打不出試驗室調配的理想狀態!」她二話沒說,趕緊又趕回了島上,因為她明白調配不合格的結果有多嚴重。

2013年6月份,島上運來一批原材料,檢察員報告礦粉不合格。張寶蘭毫不猶豫,立刻通知項目組拒絕驗收,她說,為了不讓隱患變成現實,她寧可遭人煩也要做這個惡人,絕不能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就這樣,她一直駐紮在島上,7年沒有離開。

2017年,老母親去世了,她遺憾地說,如果我能照顧她,她能活到100歲的。

可惜,她錯過了。為了大橋,她還錯過了兒子的中考和高考。

別人採訪她的兒子,問他媽媽去駐島,你會希望她回來多陪陪你嗎?兒子說,我已經習慣了。

聽到兒子的回答時,張寶蘭眼圈泛紅,總有難掩的愧疚。

我是科研工作者」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習主席親自接見了張寶蘭和她的團隊。


當習主席握住她的手時,她感到非常激動,她非常想告訴主席,她是一位科研工作者,她在這個領域裡浸泡了很多年。

一個月後,廣東省委宣傳部授予她「南粵楷模」稱號。

在外界看來,這些是她艱苦付出所換來的榮譽,但是,在張寶蘭看來,這些記錄的不是她的成功,而是她作為一個女性科研者一路走來所遭遇的種種艱難處境、迷茫困惑,以及咬牙堅持的日日夜夜。


在這些榮譽面前,人們一時間都認識了張寶蘭,可是,對於她而言,她已經在這個領域浸泡了20幾年。一朝的榮譽,的確是對她和團隊極大的褒獎,這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外界的認可。榮譽過後,張寶蘭的科研本能讓她在第一時間重回工作第一線。

現在她依然非常忙,她要不停地工作、開會、處理各種問題。她永遠都告訴聯繫她的記者,不好意思,我太忙了,有事情請留言,我看到以後會第一時間回復。有時候是凌晨,有時是蒙蒙亮的清晨,她才剛剛閑下來,回復工作之外的問詢。

科研,是她畢其一生追尋的事業,她很感謝外界看到了團隊的努力,同時,她也深知,在這個領域,一切都要靠堅實的成績說話。在科研難題面前,性別是最沒用的標籤,你唯一的身份,就是科研工作者。踏實專註,才是最有效的敲門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伊萬卡」、"梅拉尼婭" 兩名字受美國人歡迎
App抽成30%惹眾怒 蘋果:法庭見!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