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兩匹瘦馬
元代的兩匹瘦馬
馬一直是中國人喜愛的動物。古代社會,戰爭綿延不絕,馬由於風馳電掣的速度和長途跋涉的耐力,成為戰爭中的利器,厲兵秣馬是做好戰前準備的關鍵,而騎兵也相當於現代的機械化快速反應部隊。馬上得天下的帝王具有最可炫耀的資本,而歷代名將也多和名馬相聯繫。自春秋戰國以來,尋找日行千里的名馬,一直是帝王的不懈追求,善長相馬術的伯樂、九方皋大受人們尊崇。歷史上有千金市馬骨的故事,說明千里馬是非常稀缺的資源,連它們的骨頭都很值錢啊。
在常人眼中,身材驕健、膘肥體壯的馬具有視覺上的衝出力,因而也最能得到人們的喜愛。從唐代名家韓乾的照夜白到元代趙孟頫的浴馬圖,無不按照這一標準描繪。但是到了元代,龔開的《駿骨圖》和任仁發的《二馬圖》中,卻出現了兩匹瘦骨嶙峋的馬,這兩幅馬畫一直流傳至今,說明人們對於瘦馬的喜愛並不亞於肥馬。
《駿骨圖/瘦馬圖》,宋末元初,龔開,絹本水墨,手卷,縱29.9厘米,橫56.9厘米
龔開的《駿骨圖》(現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描繪了一匹飢腸轆轆的馬,它瘦骨嶙峋,幾乎抬不起頭來,但仍能從其如炬目光中感受到不屈的精神。這幅畫用筆精到,勾線寫骨,一根根鬃尾迎風飄擺,造型生動準確。龔開在畫中的題詩中寫道:「一從雲霧降天關,空儘先朝十二閑。今日有誰憐瘦骨,夕陽沙岸影如山。」
從龔開的人生經歷中,我們也許可以得到《駿骨圖》的寓意。龔開(1 222―約1304),宋末元初畫家。字聖予,號翠岩,淮陰(今屬江蘇)人。擅畫人物,偶用濃墨染面頰,稱「墨妝」。畫馬師曹霸,多瘦骨嶙峋。兼工山水,傳世作品有《中山出遊圖》、《駿骨圖》等。南宋滅亡之前,龔開曾是兩淮制置司監官,任職於李庭芝幕府。作為抗元英雄陸秀夫的摯友以及一名愛國者,在元軍伐滅南宋的過程中,龔開雖已年過五旬,仍在閩、浙一帶參加抗元活動。元建都後,龔開窮困潦倒,靠賣畫為生。從龔開的經歷和他的題詩中,可以看出,這幅畫畫家表達了對統治者的憤怒和對前朝覆滅的遺恨,寄託其老無所用之感慨。所以說,龔開畫馬,並不僅僅是為畫馬而畫,而是將自己所思所想注入瘦馬的形象中,使它成為一個象徵符號,正像唐代李賀寫瘦馬的詩,「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那是詩人畫家在吶喊、在咆哮、在抗爭,是他們鐵骨錚錚的人格寫照。
任仁發的《二馬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一匹膘肥肉厚、一匹瘦骨嶙峋,形態逼真,對照鮮明。花斑肥馬系韁下垂於地,恃頸闊步;紅棕瘦馬肋骨畢現,韁繞頸上,探頸垂首。畫家在題畫文字中,先對兩匹馬作了介紹,然後筆鋒一轉,指向了現實世界:「世之士大夫,廉濫不同,而肥瘠系焉。能瘠一身而肥一國,不失其為廉;苟肥一己而瘠萬民,豈不貽淤濫之恥歟?」對那些被排斥的清廉士大夫給予深切的同情,對照此「苟肥一己而瘠萬民」的貪官,進行了譴責,抨擊了社會的黑暗面。原來畫家是以肥瘦二馬,寓意貪廉兩種不同的官吏。(文/張春嶺)
※「二、三」步轝郎張元祖妻一弗為亡夫造像記、始平公造像記
※書法創作36條核心要點,簡練中肯,非常難得!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