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正確看待網路與遊戲

正確看待網路與遊戲

彤彤剛上小學的時候,我在一家教育網站做編輯,先生自己經營著一個網站。網路是我們工作的平台,偶爾我們也會把工作帶回家做,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我們算是名副其實的「網蟲」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我們每天會上網,彤彤小小年紀也學會了上網,可貴的是她從沒有迷戀過網路。網路於她而言,只是查閱資料的一種工具。在她上小學時,每當遇到不懂的問題,工具書又無法解決,我們也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回答的時候,我會幫助她到搜索引擎上查答案。到了中學的時候,除了查找資料,她還會在周末的時候上「人人網」看一下新老同學的動態,偶爾上QQ,但那時候主要的活動是下載英語原版電影。現在看來,彤彤從剛開始學上網,就沒有像其他小朋友那樣玩得廢寢忘食甚至成癮。

她從一開始就屬於健康上網。

現在網癮嚴重的孩子越來越多,我分析過原因,覺得是孩子沒有得到相應的關注,太孤單了。

有一次,我跟一個做網路遊戲的朋友聊天,她說網路遊戲之所以那麼吸引孩子,是因為遊戲商在製作軟體的時候分析了孩子們的心理,孩子們在這裡可以得到欣賞、肯定和獎勵。在這種激勵模式下,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成就感會不斷地被滿足,自信心也在不斷提高。

看到這裡,家長們就需要回想一下,但凡在現實生活中各方面表現得很好的孩子,是不是一路都是這麼被鼓勵、被讚揚走下來的。所以,無論是網路世界還是現實世界都是一樣的:孩子都需要認可和鼓勵。在網路世界裡因為被鼓勵讚揚而成癮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同樣也可以因為父母朋友的鼓勵和讚美而變得優秀。沒有一個沉迷於網路的孩子是壞孩子,他們只是沒有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應有的愛、鼓勵和讚揚,所以才會在網路里尋找這些。那既然如此,孩子上網成癮這件事,原因到底在誰就很明顯了。

其實,回想我們對彤彤的培養,也不外乎是因為我們做好了上述說的一些東西,在現實生活中給了她應該有的東西。

比如:第一,彤彤用大量的課餘時間閱讀課外書。這樣的情況下,她在現實生活中有了吸引目光的東西,不會在沒事的時候想上網。曾經看過一個故事,有位媽媽的幾個孩子整天沉迷於電視,讓她非常頭疼,後來她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把孩子們帶到附近的圖書館,去了幾次以後,孩子們便不再窩在家裡看電視了,而是更願意去圖書館讀書。所以說,閱讀可以很好地預防孩子上網成癮。我相信,喜歡閱讀的孩子,就算上網也絕對不會成癮的,頂多會把網路變成生活的調味品。第二,學習之餘,我們給彤彤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每個周末,我們都會帶她去郊遊去博物館,放長假時候去旅遊,就算平時也會在晚上她寫完作業後,鼓勵她約小朋友去運動。這些健康快樂的活動把她的時間佔得很滿,她無暇顧及網路。彤彤有不少這樣的小夥伴,也同樣是因為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才不會迷戀網路。第三,我和先生都不玩遊戲。雖然我和先生都在網路公司上班,但我們只是用網路來工作,從不玩遊戲。我想這便是父母的示範和榜樣作用,爸爸媽媽不玩遊戲,彤彤便沒有機會了解遊戲,也就不會因為好奇心而去玩了。現在太多小學生的父母本身就沉迷於遊戲,回家就玩兒。這種情況下,孩子怎麼會不玩兒呢?如果我們不希望孩子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網路遊戲里,那麼做父母的應該率先垂範,遠離網路遊戲。

其實,說到網路與遊戲的問題,並不是說它不好,畢竟它已經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了,而孩子們生長在信息化的網路時代,也不可能不接觸網路。孩子上網沒有問題,但如果花太多時間上網而耽誤學習和生活就有問題了。所以,為了避免孩子在網路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家長還是要多做正確引導。

以上內容來自清華大學出版社《每天60分鐘,陪孩子走過小學6年》,本書著重介紹家長與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點點滴滴的互動,以具體且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例子來展現孩子在小學期間普遍遇到的問題,給家長們提供切實可行的引導教育方法。

正確看待網路與遊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書名:每天60分鐘,陪孩子走過小學6年

作者:李慧敏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42.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問科普 的精彩文章:

草根培養精英,只需一代
關於家務

TAG:書問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