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說好的「同年同月同日死」,喬峰自盡後,段譽和虛竹在幹什麼?

說好的「同年同月同日死」,喬峰自盡後,段譽和虛竹在幹什麼?

喬峰、虛竹、段譽三人在拜把子的時候,「不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是喬峰在雁門關自盡之後,段譽和虛竹並沒有隨他而去,這算不算背信棄義?

小編覺得段譽和虛竹兩人並不算背信棄義,首先古代的俠士們所說的「同年同月同日死」指的是面對危險的時候同生共死,不一定會共享榮華富貴,但是一定會共同患難,同仇敵愾,並肩作戰,絕對不會拋棄兄弟。兄弟可以一起戰死,可以為了報仇以身犯險,但是絕對不會苟且偷生。

喬峰是自殺,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以天龍三兄弟的情況來看。以他們的武功,遼國的大軍是無法困住他們的。喬峰是可以走脫的,但是他選擇了犧牲,喬峰的犧牲是有意義的,他的犧牲可以換取宋遼兩國的和平,但是段譽和虛竹兩人要是隨他而去,只是白白增加兩條人命罷了。

況且段譽已經是大理國的皇帝,而虛竹也成了西夏國的駙馬,還身兼靈鷲宮宮主的職位。如果他們兩個要是死了,肯定會引起相當嚴重的危機,到時候免不了兵戎相見,這是喬峰不願意看到的。而且在喬峰決定犧牲自己的時候,段譽和虛竹並不是沒有作為,我們看看原文中是怎麼說的。

段譽眼見各路英雄數逾千人,個個要擊殺義兄,不由得激起了俠義之心,大聲道:「大哥,做兄弟的和你結義之時,說甚麼來?咱們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願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今日大哥有難,兄弟焉能苟且偷生?」他以前每次遇到危難,都是施展凌波微步的巧妙步法,從人叢中奔逃出險,這時眼見情勢兇險,胸口熱血上涌,決意和蕭峰同死,以全結義之情,這一次是說甚麼也不逃的了。

所以結拜時候的口號也不是白喊的,但是要真的按照字面意思上理解,那就是道德綁架了。按照這個邏輯,估計以後江湖上結拜又要多幾條規矩了。日後結拜規矩如下:先交代自己的工作,高危行業謝絕結拜;有抑鬱症謝絕結拜;年紀太大的謝絕結拜;有不良嗜好的、生活習慣不規律的、性格暴躁的統統謝絕結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王趣說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末年如果不是崇禎,換成另一個更厲害的皇帝,能挽救嗎?
老農拿家傳寶物去鑒寶,專家輪番上陣勸其上交,只因此物來歷神秘

TAG:老王趣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