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真正的成功,是認清自己的內心

真正的成功,是認清自己的內心


請點擊

上面藍色字免費訂閱本賬號!



財經刊


三味文摘


養身術


作者:慈懷茲心


來源: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

康德曾說:沒有目標的生活,恰如沒有羅盤的航行。

不僅我們普通大眾面臨著無法達成自己目標的困擾,很多成功人士也是如此。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一直將戒煙作為其目標之一,然而直至其卸任也為能達到目標。

顯然,改變不容易,但在合適的理解與正確的方法引導下也是可能的。正如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本《成功,動機與目標》教會我們的。

本書的作者海蒂 · 格蘭特 · 霍爾沃森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現任哥倫比亞大學動機學科學中心副主任。多次在權威學術雜誌以及BBC、《哈佛商業評論》等重量級媒介發表學術成果。

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格蘭特 · 霍爾沃森博士來看看如何制定目標,理解目標以達成目標。

恰當的目標引領我們走向成功

想要成功,首要的就是要預設目標。目標就像成功的燈塔,沒有指引也就沒有成功的方向。

但是,大多數人誤把空想當作了目標,比如說瘦身,所有人都知道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是最健康的方式,可真正以這種方式成功的卻是少數。

因為沒有行動,僅僅停留在想像的層面,這最多只能算是願望,而願望是無法造就成功的。

然而不再空想,成功還是不易,因為堅持執行也很難。

大多數人將無法堅持歸咎於缺乏自制力,其實不然,確實有人具備更強的自制力,但這並不能說明其它人就沒有自制力,也沒有人的自制力缺乏到無法完成任何事情的地步。

在作者看來,成功並不取決於自制力的強弱,而在於如何制定目標,如何理解目標以及如何實現目標。只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出改變,就能取得成功。

01、制定目標,越具體越艱巨越好

願望類的目標多是模糊不清的,目標太模糊,會在執行的過程當中不斷給自己找借口,最後離成功相差甚遠。

想要成功,就要設立具體而又有難度的目標。

同樣是為瘦身制定目標,「減10斤」就比「減肥」更有效。

10斤這一具體的數字讓我們知道期望值,這就排除了在這個標準以下的表現。避免我們只減個五六斤就為自己找「已經足夠好了」的借口。

具體的目標無法自欺欺人,達標或非達標,沒有中間地帶,如果暫時沒有達標,便只能繼續努力。

目標除了具體,還要有一定的難度。

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的研究調查里,有學者研究發現木材搬運工們對每趟的負載量並沒有一個具體的目標時工人的平均負重是法定上限的60%,而給搬運工定下了法定重量的94%這樣一個目標後,搬運工人的平均負重達到了法定重量的90%左右。

簡單來說,在可承受範圍內,如果給搬運工制定一個搬運更多木材的目標,他們就能搬得更多。

人們通常會把事情做到被要求的程度,而不太會做得更多。高要求,就真的能看到高水準的表現,因為艱巨的目標促使我們更下功夫,更加聚精會神,更加沒有二心。

挑戰艱巨目標看起來是嚇人的,但真正完成時能給人更大的滿足感和快感。

最近在德國有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那些覺得自己工作有挑戰性的員工彙報的工作滿意度、幸福感以及成就感在長期範圍內呈上升趨勢。因為完成一項容易的任務根本就不足掛齒,而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才帶來成就感。

設立具體目標,它能清楚地讓我們知道成功的樣子;設立可承受範圍內具有難度的目標,它能激發鬥志。

02、理解目標,需要思維轉換

即便制定了同樣的目標,而不同理解也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作者的第一個孩子安妮卡出生時,即便身為心理學家,知道兒童心理需求,但因為想做完美家長,想把女兒照顧的無微不至,她還是去讀了很多育兒經,看了很多育兒節目。

結果,因為想做完美家長,女兒的種種正常需求不能被及時滿足時,作者把這些理解為自己的無能和失敗。

直到她發現根本沒有完美家長這一說,她的目標從頭到尾都是錯的,每個孩子都不同,根本無法預計需要面對的事。作者改變了思考的模式,接受了自己不是什麼都懂,什麼都能做好的事實,開始摸索如何把所面臨的每件事做好。

目標的達成將面臨眾多的困難,特別是從事從未接觸過的事。例如第一次當父母,只是把「成為完美母親」的思維轉換成如何做會把孩子照顧的更好。這樣一來,為了達成目標,專註於具體行動,找到自己需要做什麼,便能更有效率,也能更好地應對變化。

反過來說,如果從事的事情相對簡單熟悉,那我們就更應該思考自己為何而行動。就如同運動這個目標,如果把它理解成「為了更健康更有魅力而努力」顯然比把它理解成「一周去三次健身房使用跑步機」更讓人有動力。因為當我們專註於個人成長與發展,就能更從容、優雅地面對困境。想想我們為什麼而奮鬥,它能夠給予我們更強的動力。

如何理解目標並沒有優劣之分,處理不同的目標,我們需要學會轉換思維。

03、實現目標,預見困難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當中,除了要想到成功的情景也要預見其中的困難。這能幫助我們對目標的採用做出正確的決定,還能最大限度地致力於想要實現的目標。

比如工作遇到了瓶頸,想要重新找一份薪資更優、職位更高的工作。

首先要能想像自己被一家頂級公司錄用,然後還要考慮自己和這個目標之間存在什麼障礙——比如其他應聘者、曾經的工作經歷與新公司的切合程度等等。如果僅想著已經成功,這種盲目的自信只會成為被淘汰的人。

不過,必須要強調的是,預想困難之前,我們必須堅信可以實現目標。如果自己壓根不確定能夠成功,預見困難的結果可能是我們被障礙所嚇退,早早的選擇放棄。

樹立目標時,相信自己成事的能力對保持動力有極大的幫助。

但無論做什麼,別低估了成功之路的艱辛,大多數值得奮鬥的目標都需要時間、規劃、努力和毅力來實現,想像著能輕而易舉地實現目標只會讓你在未來的路上措手不及。

想要成功,就要預見困難,輕敵才是失敗最大的原因。 

讓目標帶來正能量


01、成功人都懂得成長

大多數人把成功看作是一個結果,實際上成功是不斷的成長。

作者在美國一所傑出的大學任教。很多優秀的學生也把大多數注意力放在結果上,也有少數學生比起結果,他們更在乎能學到什麼,這些學生會問那些他們知道不會考的問題,他們想真正掌握所學到的知識,取得成長。

我們把成功看作結果,是因為我們認為達到這個目標能給我們帶來某種肯定,會使我們看上去聰明、有才華,比如考試拿A、達到一個銷售目標。

但只在乎結果會經不起失敗,而一旦失敗就認為自己不行,於是停止嘗試,結果註定失敗。

當我們追求成長時,我們就能經受的起失敗的打擊,真正做到失敗是成功之母。面臨失敗,即便目前缺乏能力,也可以通過積極尋找原因來解決問題。

成功人士在追求成長的路上,他們不會沮喪和無助,而是問自己哪裡出了錯誤,然後去修復,通過做出行動直至成功。比如考試成績只得了C,便會用雙倍的時間並且換一種方式學習,如果沒有達到銷售目標,便會認真地向資深的銷售人員討教。

每一點成長都能帶來成就,因此你也不會過早放棄。

成功人都懂得成長,他們知道每個人都是可以改變的,通過改變,就能做出最好的選擇,發揮最大的潛力。

02、成功人士懂得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目標

很多時候,即便是面對同一個目標,也會因為個人的性格、需求等等差異,對如何達成目標產生巨大影響。對此,成功人士都會為自己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目標。

比如說每個父母都很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有的嚴厲,有的慈愛。

具體到作者身上,她的兒子在學習走路的時候,作者作為母親,做了各項預防措施。買了新的毛毯遮住生硬的地磚;在加裝防護門防止碰撞等等。

而作者的丈夫作為父親,則更加鼓勵兒子爬幾乎所有地方;還在地上放滿障礙物以觀察兒子是否能繞過或跨過它們。

雖然兩個人都抱有幫助兒子學走路這個目標,但她們兩個人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是恰好相反。

作為母親,幫助兒子學走路是在保障他學習過程中的安全,因此目標是防止失敗,這類目標被稱為防禦型目標。

對父親而言,幫助兒子學走路是幫兒子成就一件事,是新能力的獲取,這類目標被稱為進取型目標。

因此,在決定目標之前我們應當更加的了解自己,依據自己不同的性格,需求來決定目標。

比如樂觀的人更適合進取型目標,因為樂觀能在追求進取目標時給予極強的動力——它會使人勢不可當地挑戰萬難。

自然,悲觀的人更適合防禦目標,多一絲悲觀就多一點察覺到失敗與危險的敏銳,從而更早的加以防備。

當我們山窮水盡的時候,可以嘗試進取型目標,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之後或許就柳暗花明了。

然而,在一路平坦時候也要適時換成防禦型,採用謹慎、保守的策略,避免危險錯誤導致滿盤皆輸。

如果不知道如何打造適合自己的目標,也切忌盲目模仿。其實只要選擇「感覺對」的目標就好。所謂「感覺對」就是成長的過程當中更愉悅的目標,這不僅能帶來更大成就,還讓我們更有動力堅持下去。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先了解自己,聽從內心的聲音,然後出發,成功之門就更容易推開。

03、激發內在動力,幫助他人實現目標

前面說過了自己如何走向成功,那接下來呢看看如何幫助他人實現目標。

因為幫助他人,也是一種共贏。

作者的侄子哈里森以前極愛讀書,不過自從老師強制布置閱讀作業後,哈里森看書時總會時不時不耐煩地抬頭看錶,盼望時間趕快過去,除非有強行規定,他很少再碰書。

曾經在沒有任何獎勵或催促的情況下主動看書一看就是幾個鐘頭的哈里森現在迫不及待地做讀書以外的任何事,因為現在的閱讀使他不得不讀。

所以幫助他人達到目標,就不是外在強迫,而是就要激發他人的內在動力。當人們的內在動力被激發時,他們更享受追求目標的過程,覺得一切更有趣味。

內在動力是種強大的力量,它能激勵人們朝著目標邁出第一步並堅持走下去。

給他人選擇權就是激發動力的良好方式,

每當我們為自己做主時,內在動力都會被進一步增強,甚至僅讓對方認為自己在做主就可以達到這一效果。

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養老院里老人活動都不具選擇性。從他們的伙食到休閑,甚至連衛生的活動都被安排的妥妥噹噹,可這些老人的健康情況卻急轉而下。

然而從他們被告知可以自由擺放室內物件,還可以選擇養一盆植物並自行照顧,戲劇性的結果發生了。擁有選擇權的老人更清醒,精神及身體狀況均得到了改善。

除了給予選擇權,暗示和樹立榜樣都是有效的手法,

因為目標是感染力極強的。每當我們看到別人追逐某個目標時都會得到強大的暗示,在潛意識中被觸發同樣的目標。

作者做過這樣的實驗,在新學期開始,作者把提前準備好的勵志故事發給了部分學生,雖然沒有特彆強調這些勵志故事。

但從結果來看,收到故事的學生還是被勵志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他們在學業上的表現更好,換句話說也就是更加成功。

內在動力可以燎原,無論是鼓勵職員、學生還是孩子採納某個目標,無論是給予選擇權還是樹立榜樣,都是引領他們發現正確的動機,以激發內在動力。

幫助他們,也是幫助我們自己。

方法簡單,有效行動


在邁向成功的過程中,還有一系列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有效行動。比如制定簡單有效的計劃,鍛煉和保養自制力,懂得堅持,也會放棄。那接下來呢,讓我們一個個來看。

01、制定簡單有效的計劃

美國開國三接傑之一本傑明·富蘭克林曾說「不做準備,就是在準備失敗。」

不論是想抓住當前的機會、抵抗誘惑、應對焦慮,還是在困難中堅持不懈,在為目標打拚的途中遇到的很多問題都能通過計劃來解決。

設立這種計劃,就要從細節下手,儘可能的提前計划出目標執行過程中的應對預案。將每一個小目標具體到特定的時間、地點以及將要採取的方法。



提早制訂出計劃,不論遇到何種情況都能保證不偏離達標的軌道。

02、自制力的鍛煉與保養

自制力與身體肌肉一樣,會疲勞也需要保養。因此,強大的自制力需要應用得當並經常鍛煉。

為了鍛煉自制力,我們可以接受一些平常不願接觸的挑戰,從很小的一個行動做起,為有可能面臨的困難做出應對計劃。比如剛開始會有些難,但慢慢就好了。等變強大了,能接受的挑戰便多了,對自制力的鍛煉也能更上一層樓了。

自制力用了太多就會耗盡。剛剛抵禦過誘惑,再次面臨干擾時就尤為脆弱,也尤其容易誤入歧途。

如果可能的話,在自制力有所恢復之前,別對自己要求太多。

徹底不做一件事永遠比開始後再停止它要容易,也不需要那麼強的意志。就好像徹底不打遊戲比只打十分鐘要容易得多。

所以自制力的庫存低時,就需要學會降低對它的需求。

無論自制力多強大,用了很多之後就會暫時耗盡。保養與鍛煉,是保持強大自制力的基礎。

03、懂得堅持,適時放棄

簡單地說,堅韌是個好品質。我們從小聽著鐵杵磨成針的故事長大,一直被教導「成功靠努力和堅持」,沒有什麼是天生的,一遇到困難的問題就直接放棄,則永遠達不到成功的彼岸。

堅持固然重要,但也要懂得放手。每個人都有需要放棄的時候。關鍵是,要為好的原因放棄。不要因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目標而放棄,即便現在不行,以後也能行。

但每天時間有限,我們的精力也有限。我們無法擁有一切,也無法堅持所有的目標。

因此要敢於放棄,尤其是當實現的目標代價太大時,放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選擇。有些犧牲是不值得的——太痛苦或是需要我們放棄太多其他東西。

作者的老公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畢業。工作以後發現自己雖然不討厭哲學,但討厭教授哲學。通過漫長痛苦的自我審視,他還是勇敢的放棄了哲學教授這一職業。

放棄並不容易,因為我們投入了太多的精力與心血,又有了社會的標籤。放棄意味著推倒下來,意味著放棄過去的角色與形象。

然而,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就會打開一扇窗。放棄了原來的目標,把不現實的目標換成能帶給我們歸屬感,能引導我們向前走的新目標。

以上就是本書的精華內容。

如果說人生就是一艘啟航的帆船,我們不斷追求成功就是在尋找生命中的寶藏。那麼目標就是能夠指引我們方向的北極星,就算尋寶的路上遇到狂風暴雨也能幫助我們不迷失方向,而每一位成功人士,在他們心目中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北極星。

義大利思想家蒙田曾說「靈魂如果沒有確定的目標,它就會喪失自己。」

每個人想要的成功不同,每一個成功都是不斷達成一個個小目標而逐漸取得的。

所以,我們要有一輩子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甚至一個小時,一分鐘的目標。

因為每次微小目標的實現,都是日後光芒萬丈的積累。

確立自己的目標,主動出擊,而不是亡羊補牢;提前謀劃,而不是等待指示。目標是朝著未來的,是有待將來實現的,但也正是目標使我們把握住現在。

珍惜現在吧,不負前行!

*文:白妤瞳,慈懷每天一本書籤約作者。


向你推薦一個不錯的老闆公眾號


↓↓↓


老闆智慧


商務老闆們的智慧分享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味文摘 的精彩文章:

唯有前行,可破焦慮
三十歲出頭,是個危險的年齡

TAG:三味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