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皇帝信任於謙,挽救明朝於危難,死後為何慘遭抹黑?

這個皇帝信任於謙,挽救明朝於危難,死後為何慘遭抹黑?

明代宗朱祁鈺,為大明王朝救時天子,明朝能安然度過「土木堡之變」的危機,集合一群殘兵敗將,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除于謙是護國功臣、中流砥柱外,朱祁鈺作為皇帝也同樣功不可沒。

這個皇帝信任於謙,挽救明朝於危難,死後為何慘遭抹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土木堡之敗, 主戰場20餘萬明軍戰死三分之一,傷者約一半,衣甲兵器輜重盡失,幾近全軍覆沒; 再加上西寧侯宋瑛和武進伯朱冕所部大同軍數萬在陽和衛之戰慘敗陣亡;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都督王貴三人所統率四萬兵被全殲;鷂兒嶺之戰成國公朱勇部五萬軍被全殲的損失;總計傷亡近30萬,是大明開國以來從未有過之大敗。

這個皇帝信任於謙,挽救明朝於危難,死後為何慘遭抹黑?

而隨行文官武將陣沒者,包括太師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數十人。 整個大明王朝文武中樞,幾近一掃而空,京城門戶亦已洞開,大明帝國最精銳、配備先進火器的京師三大營毀於一旦,此後雖經重建,再不復從前戰力。 經歷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鼎盛時期的帝國經此一敗,竟到生死存亡關頭。

【正統十四年八月癸亥:時京師戒嚴,羸馬疲卒不滿十萬,人心洶洶,群臣聚哭於朝,議戰守,有欲南遷者。】——《明實錄》

彼時皇子朱見深尚在襁褓,而且並非正式冊立的皇太子,一個嬰兒根本沒有辦法去凝聚危城人心。 年輕的監國朱祁鈺手足無措,畢竟一個年輕皇帝剛闖下大禍當了俘虜,文武百官不可能對另一個更年輕且沒有政務經驗與魄力的人有信心。

孫太后病急亂投醫,在國難時一片迎立賢王聲音中,打算迎立「諸王中最長且賢,眾望頗屬」的皇叔、襄王朱瞻墡。襄王有多名成年子孫,他若得立,則帝系轉移變成定局。

這時,于謙「立朱祁鈺為帝,朱見深為太子」之議,既符合國難立長君的現實需求,又最大限度保證了明宣宗一系的權益,使帝位不致落入旁支,對得起宣宗當年的君臣之遇。 豈料這亦令此時淪為瓦剌俘虜的朱祁鎮懷恨在心,認定是于謙勾結朱祁鈺謀奪了他的皇位。

板蕩見忠臣,疾風知勁草。于謙挺身而出,在明軍主力精銳盡喪時,收集一群敗將潰兵,在四方支援下打贏了京師保衛戰。

這個皇帝信任於謙,挽救明朝於危難,死後為何慘遭抹黑?

也先以朱祁鎮為人質,屢屢要挾明廷,于謙堅決主張社稷為重,嚴詞拒絕一切寇虜妄求,才令也先手中人質失去利用價值。

同時又是于謙苦口婆心勸說朱祁鈺「天命已定」,打消其疑慮。朱祁鎮因而得還,不用在漠北吃沙子到死。


【謙有再造功。上北狩,廷臣間主和,謙輒曰:「社稷為重,君為輕。」以故也先抱空質,上得還,然謙禍機亦萌此矣。】

朱祁鈺其人,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才幹與魄力,原本亦無多大野心。 只是在大臣的堅持推戴下,他亦無力抗拒。如非恰逢其會,皇位也根本落不到他頭上。

整個景泰年間,朱祁鈺對於謙表面上言聽計從,極為禮敬,屢加封賞,多次探視,遠遠超出了一個皇帝對臣子的限度。而景泰初年的朝政大事,也都由於謙一言裁決,名為兵部尚書,實為帝國的實際首相。

兩人最值得稱道的一段佳話,是御醫給於謙困擾已久的痰疾開了方子,說要用竹瀝(竹子經火烤後所流出的液汁)做藥引子。當時北方地區竹林很少,竹瀝不易取得。朱祁鈺便帶著隨從到萬歲山,親手為于謙伐竹取瀝


【素病痰,疾作,景帝遣興安、舒良更番往視。聞其服用過薄,詔令上方制賜,至醯菜畢備。又親幸萬歲山,伐竹取瀝以賜。】——《明史·于謙傳》

然而,在皇位上待得久了,秉承了一名專制帝王的雄猜本性,朱祁鈺也不可避免地對於謙有所猜忌和牽制。

當政敵上書彈劾于謙恃權結黨、舉薦私人時,朱祁鈺一方面稱「于謙專兵政,舉人亦其所宜也」,另一方面又不免敲打于謙「已往者置不問;今後如假公營私,必罪以祖宗成憲,不宥」。

于謙奏請裁革太監監軍之制,朱祁鈺不允,命內臣監軍如故。石亨、羅通等將領心胸狹隘,嫉恨于謙的威望和大功,屢番詆毀於謙,朱祁鈺卻不顧于謙反對,將他們委以重用,參贊軍權,其目的很明顯,就是用來牽制于謙。

朱祁鈺病重不起時,其太子朱見濟已死,卻為了自己面子,不願復立前太子朱見深為太子。于謙和商輅等內閣重臣商議,由商輅援筆《復儲疏》:「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當立章皇帝子孫。」而當時宣宗子裔,僅剩包括後來的明憲宗朱見深在內的,太上皇朱祁鎮的幾個兒子。

這個皇帝信任於謙,挽救明朝於危難,死後為何慘遭抹黑?


【十六日擬寫二本,伏闕投進,本稿系臣在禮部朝房內寫,主事俞欽抄謄。本內有云:陛下為宣宗章皇帝之子,當復立宣宗章皇帝之孫正位東宮,助理庶政等語。姚夔、鄒乾等皆稱善。因寫二本,大小官員僉名數多,封進不及。】——《商文毅公文集》

然而石亨、徐有貞等朱祁鈺重用的臣子,搶先發動「奪門之變」,迎朱祁鎮複位,於朱祁鈺而言,誤信小人,身死位廢,也是自作自受了。

這個皇帝信任於謙,挽救明朝於危難,死後為何慘遭抹黑?

當夜,為了大明社稷的穩定,于謙最終選擇了犧牲自己,按兵不動……


【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以報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為動,聽英宗復辟。……公蓋可以無死,而顧一死保全社稷也。】

病重的朱祁鈺以己度人,是萬萬想不到于謙這般幾近聖賢的高尚節操的。他聽聞變起,第一反應是「于謙耶」,生怕于謙要學王莽司馬懿,奪大明江山,自己從此成為朱氏皇族末代國君、千古罪人;

等聽說是朱祁鎮政變複位,方長舒一口氣「哥哥做,好!好!」。他被廢去帝號,繼續躺了一個月後,不明不白死去,明人筆記里說,是被明英宗派太監蔣安,用布帛勒死。

于謙被殺害時,家產亦被抄沒,家無餘資,只有正屋裡緊鎖著朱祁鈺賜給的蟒袍、劍器等物,天下冤之……


【及籍沒,家無餘資,獨正室鐍鑰甚固。啟視,則上賜蟒衣、劍器也。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明史·于謙傳》

又過了許多年,憲宗朱見深在位期間,不但給於謙平反昭雪,並在此時被召還為內閣首輔的商輅力主下,追復朱祁鈺「恭仁康定景皇帝」帝號,並以帝皇之禮重修其陵寢。

平心而論,朱祁鈺雖然本身能力有限,性格上也頗有心胸狹隘和優柔寡斷的弱點,但能以朝政大局為重,絕大部分時候都對於謙充分信任,鼎力支持,已經算是個相當不錯的皇帝了

只是汲汲於一己之利、一家一姓之私的朱祁鈺,始終難以真正理解于謙的高尚人格和偉大襟懷。

于謙和岳飛這對「西湖雙忠」,皆是以「社稷為重君為輕」為信念的華夏社稷之臣,他們真正忠心的從不是某家某姓皇帝,而是整個華夏文明和億兆蒼生。也真因如此,方值得我輩後人,永世敬仰。

這個皇帝信任於謙,挽救明朝於危難,死後為何慘遭抹黑?

明英宗朱祁鎮復辟後,其首輔李賢在筆記中記述了朱祁鈺許多所謂的"昏庸無道、驕奢淫逸"的劣跡。

然而李賢此人,絕不是如《明朝那些事》美化吹噓的那樣,什麼「忍辱負重,為于謙報仇」的正直大臣。

李賢本因明代宗朱祁鈺知遇之恩,才超擢提拔為朝廷要員,然而他在《天順日錄》卻一邊吹噓朱祁鎮是「正統十四年間,上在位未嘗有失德事,時王振擅權,致有土木之變,上既迴鑾,入南城,天下人心向慕不衰」,一邊大潑朱祁鈺的污水,把他寫成一個荒淫無度的昏君,談及「奪門之變」,則是「景泰淫蕩載度,臣民失望,一聞上皇複位,無不歡忭鼓舞」。

因此,連史官都忍不住在李賢的傳紀中,譏刺他對明代宗的忘恩負義,以及「抑葉盛,擠岳正,不救羅倫」,排斥異己迫害忠良的種種劣跡。


【然自郎署結知景帝,超擢侍郎,而所著書顧謂景帝為荒淫,其抑葉盛,擠岳正,不救羅倫,尤為世所惜雲】

那麼,李賢此人關於朱祁鈺種種「劣跡」的記載又是否一定可信呢?明眼人自有公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狐狸晨曦 的精彩文章:

文章和包貝爾搭檔,演三百斤大胖子,他已經被馬伊琍拋在身後!
金庸小說最神來的一筆,一個皇帝賭咒發誓,死後慘遭毀墓掘屍

TAG:狐狸晨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