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防治措施:指南要點——李茜教授科普講座(30)
李茜,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康復醫學科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編輯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常見卻十分隱蔽的疾病,醫生和患者常常到發生了脆性骨折才如夢方醒,一旦骨折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都很大。該病是可防可治的,作為醫生和患者都不能等發生骨折再來醫,應從「下醫治已病」轉化到「上醫治未病」,對尚無骨質疏鬆但有骨質疏鬆症危險因素者和已有骨質疏鬆症患者採取積極的防治措施。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臨床診療指南》(2017年)新版指南,在科學性、實用性和先進性基礎上,注重臨床指導的實用性,在防治措施章節增加了很多內容,尤其「基礎措施」指導性很強,值得我們關注。
骨質疏鬆症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基礎措施、藥物干預及康復治療,其中基礎措施包括調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礎補充劑,是針對個人生活的基本指導,每個人能了解掌握是最好的,在此給予詳盡介紹如下:
一、調整生活方式
1. 加強營養,均衡膳食:建議攝入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推薦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0.8~1.0 g/kg體質量,並每日攝入牛奶300 ml或相當量的奶製品。
2. 充足日照:建議上午11:00到下午3:00間,儘可能多地暴露皮膚於陽光下曬15~30 min(取決於日照時間、緯度、季節等因素),每周兩次,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盡量不塗抹防晒霜,以免影響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強烈陽光照射,以防灼傷皮膚。
3. 規律運動:建議進行有助於骨健康的體育訓練和康復治療。運動可改善機體敏捷性、力量、姿勢及平衡等,減少跌倒風險。運動還有助於增加骨密度。適合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運動包括負重運動及抗阻運動,推薦規律的負重及肌肉力量練習,以減少跌倒和骨折風險。肌肉力量練習包括重量訓練、其他抗阻運動及行走、慢跑、太極拳、瑜伽、舞蹈和兵乓球等。運動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骨質疏鬆症患者開始新的運動訓練前應諮詢臨床醫生,進行相關評估。
4. 其他:包括戒煙、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避免過量飲用碳酸飲料、盡量避免或少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
二、 骨健康基本補充劑
1. 鈣劑:充足的鈣攝入對獲得理想骨峰值、減緩骨丟失、改善骨礦化和維護骨健康有益。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成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800 mg(元素鈣),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1200 mg。儘可能通過飲食攝入充足的鈣,飲食中鈣攝入不足時,可給予鈣劑補充。營養調查顯示我國居民每日膳食約攝入元素鈣400 mg,故尚需補充元素鈣約500~600 mg/d。鈣劑選擇需考慮其鈣元素含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種類鈣劑的元素鈣含量,碳酸鈣的含鈣量,吸收率高,易溶於胃酸,常見不良反應為上腹不適和便秘等。枸櫞酸鈣含鈣量較低,但水溶性較好,胃腸道不良反映小,且枸櫞酸有可能減少腎結石的發生,適用於胃酸缺乏和有腎結石風險的患者。高鈣血症和高鈣尿症是應避免使用鈣劑。補充鈣劑需適量,超大劑量補充鈣劑可能增加腎結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骨質疏鬆症的防治中,鈣劑應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目前尚無充分證據表明單純鈣劑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質疏鬆藥物治療。
2. 維生素D:充足的維生素D可以增加腸鈣吸收、促進骨骼礦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風險。維生素D不足可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增加骨吸收,從而引起或加重骨質疏鬆症。同時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可降低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維生素D不足還會影響其他抗骨質疏鬆症藥物的療效。在我國維生素D不足狀況普遍存在,7個省份的調查報告顯示,55歲以上女性血清25 OHD平均濃度為18 ug/L,60.0%絕經後婦女存在維生素D缺乏。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成人推薦維生素D攝入量為400 IU(10ug)/d;65歲以上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攝入和吸收障礙,常有維生素D缺乏,推薦攝入量為600 IU(15ug)/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2000 IU(50ug)/d;維生素D用於骨質疏鬆症防治時,劑量可為800~1200 IU/d。對於日光暴露不足和老年人等維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建議酌情檢測血清25 OHD水平,以了解患者維生素D的營養狀態,指導維生素D的補充。有研究建議老年人血清25 OHD水平應達到或高於75 nmol/L(30ug/L),以降低跌倒和骨折風險。臨床應用維生素D製劑時應注意個體差異和安全性,定期監測血鈣和尿鈣濃度。不推薦使用活性維生素D糾正維生素D缺乏,不建議1年單次較大劑量普通維生素D的補充。
TAG: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