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問集》190、十大行書誰評的,排行靠譜嗎?

《書法問集》190、十大行書誰評的,排行靠譜嗎?

目前網上流行的十大行書並沒有明確的出處,距離現在最近的竟然是公元1102年所寫,這個流傳度很高的榜單不靠譜。

【十大行書肯定是北宋之後的人評的,非常不靠譜。】

古往今來各行各業都有許多排行榜,文人相輕誰也不服但是卻有這麼一個天下十大行書排行榜,其中前三名毫無爭議,榜單依次如下。

十大行書之首:王羲之《蘭亭集序》。當之無愧毫無爭議。

寫於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神龍本」為最著,是唐朝馮承素摹本。紙本,行書,縱24.5cm,橫69.9cm。現存北京故宮如下圖。

十大行書第二:顏真卿《祭侄文稿》。極度悲憤國讎家恨。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於唐乾元元年(758年)所寫手稿,現收藏於台北故宮。

十大行書第三:蘇軾《寒食帖》。蒼涼惆悵起伏跌宕。

蘇東坡在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作此兩首寒食詩,《寒食帖》可能是在當年或者1084年寫的。現存台北故宮。

十大行書第四:王珣《伯遠帖》。

王珣(349年—400年)王羲之侄子,《伯遠帖》現存東晉書法家唯一真跡,書寫時間在公元400年之前。《伯遠帖》與王獻之《中秋帖》、王羲之《快雪時晴帖》被清乾隆並稱三希。現存北京故宮。

十大行書第五:楊凝式《韭花帖》。

《韭花帖》行楷書,墨跡麻紙本,高26厘米,寬28厘米,為楊凝式的代表作。楊凝式(873年-954年)。《韭花帖》有人稱之為「小蘭亭」,我個人是覺得不實高估。

十大行書第六:柳公權《蒙詔帖》。

柳公權《蒙詔帖》821年,高26.8厘米,長57.4厘米,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柳公權(778年-865年),楷書四大家之一。柳公權留存極少,此《蒙詔帖》也有疑點,列入其中令人不解。

十大行書第七:歐陽詢《張翰思鱸帖》。

歐陽詢《仲尼夢奠帖》尺寸:縱25.5cm ,橫33.6cm,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歐陽詢(557年-641年),楷書四大家之一。行書相比於歷代諸家並不十分優秀,歐陽詢行書過於內擫,不知為何將此帖列入其中。

《天下十大行書》第八:米芾《蜀素帖》。

米芾《蜀素帖》38歲時所書,被後人譽為「中華第一美帖」。又稱《擬古詩帖》,該帖書於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現存於台北故宮。應該入此榜。

十大行書第九:黃庭堅《松風閣詩帖》。

崇寧元年(1102)九月,黃庭堅與朋友游鄂城樊山,作了這首「松風閣」的詩。墨跡紙本,縱32.8厘米 橫219.2厘米,全文計29行,153字。藏於台北故宮。

注意:此帖為榜單中距離現在最近的,可是還是1102年。

十大行書第十:李建中《土母帖》。

《土母帖》,行書,紙本,縱31.2厘米,橫44.4厘米。凡十行,每行字數不一,共104字,藏台北故宮。李建中(945~1013)。

【一人有感】

這個榜單流傳度很廣,主要有兩個問題。一、時間跨度,最近的只到北宋黃庭堅《松風閣》。二、權威性,有幾個書法界地位和作品都不適合入榜。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榜單,權威性不論,只到北宋時期,這個榜單可能就是黃庭堅之後的人所排。如果明清時期人所排,還是如此榜單,那麼這榜單就是刻意的有目的排列。

不管如何這個榜單只能作為一種談資不足取信。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人筆記 的精彩文章:

《天下十大行書》第八:米芾《蜀素帖》
《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八:宋趙佶《草書千字文》

TAG:一人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