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于敏去世,緬懷「國產土專家」隱姓埋名的28年

于敏去世,緬懷「國產土專家」隱姓埋名的28年

2019年1月16日,剛剛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的于敏老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93歲。

于敏老先生的離開,讓人再度想起我國在研製氫彈過程中遭遇的困難,以及最終走出的我國獨特氫彈道路的輝煌。

而這偉大的功績,都離不開這位隱姓埋名28年的先鋒。

其實,中國關於氫彈的一系列行為都相當特立獨行。

沒有蘇聯的援助,我國的核武其研製困難重重,可在原子彈研製成功的兩年零八個月,我國竟完全自主研發出了獨特的氫彈結構。

獨立於美國的技術,成為全人類僅有的兩種氫彈結構之一,要知道,當年蘇聯還是動用情報組織才從美國搞到了氫彈的關鍵技術。

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

因為這種獨特的氫彈結構,充分考慮到了當時我國國情,解決了成本高和維護難的棘手問題,而幕後的英雄竟是一個半路殺出的「純國產土專家」。

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等留學專家中的一股清流,一個被雪藏近30年的「氫彈之父」——于敏。

1926年,于敏出生於河北的一個普通家庭,中學時他就初露頭角,以各科第一的成績聞名全校。

條件艱苦,于敏受同學父親的資助才得以進入北大。

據說,大學時的某次近世代數考試,題目極其困難,連數學系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也才剛剛及格而已,但選修這門課的物理系學生於敏卻拿到了滿分。

中學時的于敏

1950年,正當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大勝之際,美國總統杜魯門在華盛頓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輕率地談到美國正考慮在朝鮮戰爭中使用核武器。

新中國深深地感受到了核武器的威懾力,研發核武器成為了極其重要的國家戰略。

美國總統杜魯門

此時,才剛畢業在北京大學任助教的于敏,被錢三強、彭桓武調入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當時的于敏被告知,調動是因為他家中條件困難,研究所的收入可以減輕他的家庭經濟壓力。

然而于敏並不知道,接下來他要面臨的是什麼挑戰。

1952年北大物理系部分教職員工合影,後排左二為于敏

雖然在某些方面頗有天賦,但成就他的還是勤奮。

于敏在研究所中從事了好幾年基礎理論物理研究,憑藉必須「知其所以然」的鑽研精神,于敏苦心研究。

不久後與楊立明合著了開創性的《原子核理論講義》,被彭桓武稱讚是「國際上一流的」核物理學家。

兩彈元勛彭桓武先生

有一次,一位來自日本的專家來訪中國,在聽過於敏關於核物理方面的報告後頗為驚訝,問道:「於先生是從國外哪所大學畢業的?」

沒料到于敏風趣地回答:「在我這裡,除了ABC外,基本是國產的!」

這也讓于敏得到了日本友人「國產專家一號」的稱讚。

「土專家」于敏

這才剛剛有些許名氣,可于敏卻即將隱姓埋名。

1961年,于敏秘密地來到錢三強的辦公室談話,錢三強開門見山「氫彈的研究以後你來搞怎樣?」

這句命令式的話語嚇了于敏一跳,研究氫彈意味著他要放棄所愛的物理理論研究,而當時正是于敏的科研生涯開花結果之時。

童年于敏

但在事業之外,于敏還有更遠大的抱負,緣起於他童年的一件往事。

那還是日軍侵華的年代,中國倍受凌辱欺壓,當時于敏剛剛學會騎自行車,準備騎車去拜訪同學。

一個日本人不懷好意地開著吉普車迎面而來,差一點就將年幼的于敏攆在車輪底下。

自那時起,于敏心中發誓,一定要科學報國,讓中國強大起來。

沒有過多地猶豫,他做了一個改變世界的決定,他緊緊握著錢三強的手:「我沒有另一種選擇。」

這不僅是國家組織的安排,也是于敏一生的宿命。

錢三強

可是氫彈的研究對於處在嬰兒期的中國是何其的困難。

1959年,本應提供原子彈技術的蘇聯老大哥,因為中蘇交惡,單方面停止了所有合作協定。

中國的原子彈前途未卜,而氫彈研究更是一片空白,于敏所要面對的挑戰自然是前所未有的。

那時的中國還沒有多少人熟悉原子能理論,擔起重任的于敏還是權威專家中唯一沒渡過洋的。

如果換做是普通人可能早就有些膽怯了,可是于敏完全不自卑,他從基礎理論開始研究,沒有老師完全靠自己摸索著學習,竟也摸到些門道。

「土專家」于敏

氫彈的研究工作中最為困難的還是計算問題,全中國僅有的一台每秒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

其中近95%的運算力用於原子彈的計算工作,留給於敏小組用於氫彈研究的只有可憐的5%。

電子管計算機

就這樣,直到原子彈研製成功的那一年,四年里,于敏帶領小組已經提交了成果報告69篇。

除了依靠那5%的計算機運算力,更多的時候還是靠于敏驚人的計算能力和超強的記憶力。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的首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可于敏心中除了喜悅之外有了更大的責任。

國家給出了指示「原子彈要有,氫彈要快」,但這時于敏的氫彈研究卻陷入了一個瓶頸。

氫彈的理論模型一直不理想,重量大且威力低,完全不符合要求。

中國首顆原子彈爆炸

究竟是理論沒有吃透還是資料出現了差錯?

一次,于敏在與同事散步的途中突發奇想,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論模型,完全推翻之前結構。

同事與他越聊越是興奮,似乎這樣一來就能解決難題了。

他們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當晚就上計算機演算。

于敏看著印著計算結果的紙帶不斷地送出,一邊看一邊推算著,越算越有底氣,越算越是激動。

看來這次的設想可算走上了正途,于敏趕忙給留在北京的鄧稼先打電話。

鄧稼先

「我們幾個人去打了一次獵……打上了一隻松鼠。」

「你們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

「不,現在還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標本。我們有新奇的發現,它的身體結構特別,需要做進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們人手不夠。」

「好,我立即趕到你那裡去。」

這一通晦澀的通話過後,鄧稼先趕忙與于敏會合。

于敏(右一)與鄧稼先(右二)

中國的氫彈研究終於在於敏的帶領下走上正道,而在我國之前造出原子彈的法國卻在氫彈問題上依舊愁眉緊鎖。

突破了最關鍵的結構設計,氫彈的研製快馬加鞭,1967年,僅僅在首顆原子彈爆炸後兩年八個月,中國的第一顆「于敏構型」的氫彈在羅布泊成功爆炸。

中國首顆氫彈爆炸

中國核武器發展的迅速震驚了全球,兩年多,沒有前輩的指點,自行獨立研究出了氫彈。

這新中國究竟都藏了什麼樣的怪物科學家啊?

蘇聯解體後,解密資料顯示蘇聯的氫彈技術也來自美國的T-U構型,而中國設計的氫彈不僅沒有參照已有的成功構型,竟還解決了成本和維護的難題。

某種程度上,中國原創的「于敏構型」要優於「T-U構型」,至少以當時中國的條件來看,這是公認的。

蘇聯大力出奇蹟的」沙皇炸彈「

而在幕後于敏,貢獻越來越大的同時卻銷聲匿跡了,成了國家機器中一個不知名卻又至關重要的零件。

可是核武器的研究遠還沒有到可以鬆懈下來的時候。

于敏在醫院探望病重的鄧稼先時,他倆討論了一番決定趕在美國打壓之前,開始核武器小型化的研究。

鄧稼先(左)與于敏(右)

此後,我國的核武按照于敏鄧稼先規劃的方向發展,研製成功了大幅度、小型化、高比威力的核武器。

趕在了1996年的全面禁止核試驗協議簽署前,將我國的核武器技術水平提高到了世界一流級別。

1996年安理會決議通過《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

而于敏這個名字在1988年前都是不存在的,他隱姓埋名近30年,直到退休才被解禁。

退休後他深居簡出,過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直到2015年,他被授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世人才知道于敏這個名字,才知道氫彈背後的這個「土專家」。

早在中國氫彈研製成功後幾年,諾貝爾獎得主、核物理專家奧格·玻爾訪華時,于敏擔任翻譯,玻爾稱讚他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

至於他人給的「氫彈之父」之名,于敏心裡卻一直不買賬:「核武器的研製是集科學、技術、工程於一體的大科學系統,需要多種學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現在的成績,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氫彈又不能有好幾個『父親』。」

有人說于敏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科學家,明知氫彈的設計困難重重,非要研究全新的結構。

但很多人還真是就缺了這點「不知天高地厚」的精神,甘於平庸,放棄了追求,淹沒於茫茫人海中。

很多時候人有多聰明並不能決定成就有多高,于敏式的人物靠的是為科研而大隱於世的定力。

「我覺得我也許有點天賦,不過我想我不是很聰明。」——于敏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內容為【SME】公眾號原創,未經授權禁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METalk 的精彩文章:

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化石可能只是一個烏龍
糞便里的惡臭之源,可能就存在於你最愛的香味里

TAG:SMETalk |